1. 我国现存最早的船中国是世界上造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和航海版图的扩大,中国在历史上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船型。 古时,人们“观落叶以为舟”,开始了最初的尝试 浮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水上工具。浮具所使用的物料包括倒下的树干、脱落的树枝,以及随处可见的竹竿和芦苇。树干、竹竿、芦苇等本身浮力小,需要束捆起来使用;而葫芦则具有体轻、浮力大、防水性强的优点。 腰舟:古人一般将三、四个葫芦串接起来,缚在腰间,以提高渡具的浮力。 筏排:为了寻求比浮具更好的水上工具,人们尝试把一些漂浮物捆起来制成筏,如竹筏、木筏、草筏等。筏的出现是人类摆脱水浸主动创造水上交通工具的一个飞跃标志。 皮浮囊:在缺乏木、竹等浮体材料但动物兽皮出产较多的地方,如我国的西藏自治区,人们把兽类兽皮整体剥下、制成一个封闭气密的皮囊,然后吹气,使之膨胀,就可漂浮在水上,支拖1~2个人渡河了。 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期的渡河实践逐渐意识到:把一段树木平整、挖空,就可以成为一只坚固耐用和操作灵便的运载工具——独木舟。独木舟大体问世于旧石器晚期。到了新石器时期,盛产森林的广大地区已普遍使用独木舟了。 为了征服江河湖海,古代造船业逐步形成规模。 木板船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夏朝。据传说,黄帝的大臣共鼓和货狄发明了舟,颛顼[zhuānxū]发明了桨、篙,帝喾[kù]发明了舵和橹,尧发明了纤绳等等。古人运用同样长短的木料,造出容量增大数倍的舟船。 舫,就是两船并列。舫的船行速度较慢,但航行时相对地平稳,古代皇室、贵族们往往加以装饰,乘坐游幸,称为画舫。两船并联之后,甲板面积扩大了一倍以上,加之有两组船底舱,大大增加了承载能力;由于船体加宽,提高了稳定性,航行时更加安全。古人一般利用双体船载客、运货,它是交通运输工具。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较大的诸侯图为河南汲且山彪镇战国墓地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鉴,形象描绘了当时驾船作战的场景。 商代时,我国发明并使用了风帆,大大推进了前进的速度。这是船舶推进动力的一次飞跃,也是人类对自然风力资源的具有创造性的开发。木板船上使用了风帆,就可以因风致远,使航海范围日益扩大,向大海的深远处发展。 2. 我国现存最早的船舶对中国的舰船事业而言,杨槱院士就是这样一位发光发热、照亮后学的老前辈。1917年10月17日,祖籍江苏的杨槱诞生于北京,不久之后,年幼的杨槱随家人南迁广州。 杨槱为中国潜艇等舰船工业发展贡献巨大 广州商旅发达、帆桨云集,珠三角地区也是我国近代船舶工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这给少年杨槱带来了对船舶的最初的直观感受。 而同时,列强军舰横行、国人挣扎度日,青年杨槱便坚定了“学造我们自己的大船”的想法。 高中二年级时,杨槱完成了人生中第一篇论文——《广东造船简史》。 曾经全世界造船业最发达地方在英国 完成高中学业的杨槱,1935年的秋天远渡重洋,来到了当时全世界造船业最发达的英国,进入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求学深造。 1940年3月,杨槱以优异的成绩从格拉斯哥大学毕业。杨槱毅然决定回到正值抗战中最艰难时刻的中国,在当时内地的最大造船厂——民生机器厂担任副工程师,同时在同济大学、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内迁)等校任教。 1944年11月,杨槱应邀赴美国学习考察造船业,并在费城海军船厂监造“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等舰船,掌握了美国造船业的第一手资料。 杨槱二战中监造美军航母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气象一新,杨槱也迎来了事业的新时期,历任同济大学教授和造船系教授,大连造船厂工程师、渤海造船厂筹备处工程师等职务。 198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名单揭晓,在造船业界仅有一人被增选为院士,他就是杨槱。 大半个世纪以来,他培养的学生在我国各大科研院所、造船厂、学校和政府行政管理机构成为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比如知名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蛟龙”号总设计师、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总设计师、中国第一艘海洋石油钻探船设计师…… 正是因为有了杨槱院士和他的学生们以及千千万万造船人,我国舰船事业和海洋事业才日新月异、乘风破浪,从战舰都要去国外买,到新中国自行研制万吨轮船和导弹驱逐舰,再到航空母舰、大型驱逐舰、核潜艇、大型LNG船、油气平台、深潜器等无所不能 3.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船发明的,他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动力的轮船。也是世界上广泛认可的最早的轮船。现代人对轮船的定义太过狭隘,认为只有是通过机械化的螺旋桨推进的船才称得上是轮船。 然而事实上轮船的推进方式,还有是以人力踩踏木轮推进的。早在公元782到785年,我国的杭州知府李皋就开始对船进行改装,通过桨叶拨水推动船体前进,这应该是最原始的轮船,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轮船。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几个世纪以来,轮船快速发展,从蒸汽动力到燃油动力不断改进,一直到今天的水平。这也得益于当时的蒸汽机的发展,还有后来的燃油机的发展。中国的第一艘轮船是在近代洋务运动之后才发明的,当时的曾国藩认识到了自己制造轮船的重要性,所以他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造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艘轮船黄皓号。 中国的造船之路还是很坎坷的,虽然在古代中国的造船业一直名列前茅,但是都以人力和风力为主要动力,所以与现在的蒸汽动力和燃油动力的轮船根本无法相比,这就是古代船只与现代船只的区别。 无论是历史上的第一艘轮船,还是中国的第一艘轮船都对世界轮船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轮船的发展,成为了一个沟通世界各地的一个重要方式。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4. 我国现存最早的g船甲类 乙类 驾驶员 需要有普操G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8 年 第 1 号《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管理规定》第七条,驾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应当申请考取驾驶证。第八条,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员准予驾驶的机型分为: (一)轮式拖拉机,代号为G1。 二)手扶拖拉机,代号为K1。 (三)履带拖拉机,代号为L。 5. 我国最早的船舶是什么方枕流 方枕流,江苏无锡人,1938年毕业于上海海关总署税务专科学校。1946年年初,他到上海招商局任船舶驾驶员。解放前,他历任船舶驾驶员、二副、大副、船长。1949年9月19日,他组织国民党招商局“海辽”轮起义,获得毛主席的嘉勉电。“海辽”轮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直接领导的第一艘海轮起义,方枕流也因此成为海轮起义船长第一人,在中国海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海辽”轮隶属国民党控管的上海招商局,是一艘航行于上海至厦门的客货班轮。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国民党军队溃不成军,随时准备逃离大陆,他们强招各招商局和船公司的船舶抢运物资、军队,规定船员不得擅自离船,声言对违抗的船员以军法论处。正逢岁修的“海辽”轮也在应征之列。 当时“海辽”轮停泊在香港码头,1949年9月18日上午,船长方枕流与中共地下党员刘双恩进行了起义前的最后一次会晤,确定了起义方案,并对整体行动的细节进行了一次慎重而细致的梳理。告别时,方枕流将自己和核心船员的家属托付给党组织,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勇气和决心。 1949年9月19日18时,“海辽”轮悄然从香港起航。21时,方枕流向全体船员庄严宣布“海辽”轮起义。他们首先控制了少数反动船员,然后通过发送巧妙的虚实电报来迷惑敌人。在夜航中,全体船员团结奋战,通宵达旦紧急涂装船身,进行大胆的船舶伪装,避开常规航线,转向马尼拉,穿过巴林塘海峡,绕道太平洋迂回航行,然后航经朝鲜西海岸海域,直插大连港。 船员们冒着生命危险,冲破海上的重重封锁,历经8天9夜,终于到达解放区的大连港。1949年10月1日,“海辽”轮成为新中国第一艘升起五星红旗的海轮,方枕流光荣地成为新中国海轮的第一位船长。“海辽”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海外第一艘成功起义的商轮,吹响了中国海员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奔向光明的响亮号角。 方枕流在解放后为我国的航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1950年5月,他任大连航务局航务处副处长,195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出席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75年,方枕流受命组建大连远洋运输公司,出任公司首任经理,在大连远洋工作的几年中,他为中国油轮船队的诞生和壮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91年6月12日,方枕流在大连去世。2008年11月,方枕流被评为“中国海运60年青史人物”。 6. 中国最早的船在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徐兢奉宋微宗赵佶的命令出使高丽,出发的时候特地建造了两艘大型客船,称做“神舟”。 “神舟”虽然没有留下图形,但是从《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的记载中,人们仍旧可以窥知它的大概情况。 徐兢在书里并没有具体记述“神舟”的情况,但是他对“客舟”有比较详细的记述。“客舟”是福建、浙江一带的客船,船长十多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船上有篙师水手六十人,可以载二千斛粟。一斛就是一石,在船舶的载重量中称一斛,二干斛相当于载重量一百二十吨。船是用整根木头加工成的巨枋,叠合而成,坚固结实,具有很好的抗沉性。 7. 我国现存最早的船坞所在地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在这五处地方投资办厂。从此,外国帝国主义国家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随意开设工厂了,这时主要是在中国的沿海城市。由于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对中国的民族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少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为了谋生,他们不得不到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的工厂去做苦工,成为无产者。这样,鸦片战争结束后的19世纪40年代,在中国沿海城市的外国在中国开设的船坞和工厂中,中国的无产阶级早于中国的资产阶级(既早于官僚资产阶级,也早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这是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这时它的人数还很少,但它是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 8. 中国船的历史中国近代航运发轫于招商局轮船。时间大概是李鸿章奏请朝廷建立招商局轮船公司。招商局轮船是李鸿章发起建立的,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这也是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公司。具体的资料你可以查一下招商局轮船的历史,他的发展变迁基本代表了近代中国航运业发展历程。 9. 中国古代船的发展史船的发展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独木舟的国家之一,并利用独木舟和桨渡海。独木舟就是把原木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简单的船,是由筏演变而来的。虽然这种进化过程极其缓慢,但在船舶技术发展史上,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独木舟需要较先进的生产工具,依据一定的工艺过程来制造,制造技术比筏要难的多、其本身的技术也比筏先进得多,它已经具备了船的雏形。 在中国,商代已造出有舱的木板船,汉代的造船技术更为进步,船上除桨外,还有锚、舵。 唐代,李皋发明了利用车轮代替橹、桨划行的车船、桨划行的车船。 宋代,船普遍使用罗盘针(指南针),并有了避免触礁沉没的隔水舱。同时,还出现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15世纪,中国的帆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优越的船舶。中国古代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18世纪,欧洲出现了蒸汽船。19世纪初,欧洲又出现了铁船。19世纪中叶,船开始向大型化、现代化发展 10. 我国现存最早的船纪传体史书是一月 康熙 1月,康熙派都统公瓦山等赴黑龙江和萨布索等会议,决定在春暖后发兵收复雅克萨。 1月21日,“通州雨红沙,尽晦,张灯火,自辰刻至明晚乃止,家家辇沙十数石。”这次沙尘暴不独出现在通州,过两天,文安县亦有因风霾“白昼如夜”的记录。 1月23日,为了彻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统彭春赴爱珲,负责收复雅克萨。四月,清军约3000人在彭春统率下,携战舰、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从爱珲出发,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 1月27日,已经平定海内的康熙终于忍无可忍,命林兴珠带兵征讨。林兴珠为林顺的侄子,当时驻守河南府洛阳。兵部为林兴珠的出征专门召开了会议。 二月 2月6日,詹姆斯二世继位为英国国王。 2月,雅克萨战争爆发,为清剿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入侵者,清政府开始建立驿站。 2月13日,新任漕运总督徐旭龄陛见,康熙同他研究了禁陋规、节冗费、整理官吏队伍等问题。康熙知道徐任山东巡抚时居官清廉认真,故将他升任此职,勉励他正己率属、清除漕弊。徐感激皇上的知遇之恩,提出了一套禁陋规、节冗费的计划,受到康熙的称赞和支持,他的计划也得以批准。 2月22日,路易十四发布敕令,宣布废止南特令,把新教徒拥有的权利再度取消了,是为南特敕废止令。 三月 3月,康熙帝在理政之余,将《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纲目》、《纲目大全》三部编年体史书通读,朱笔圈点,做出批注,达107则。 3月,康熙帝下令:废除明朝以来的禁海令,设立粤、闽、江、浙四大海关。虽然表面上是四口通商,但由于贸易量有限,其实外洋商人大多只在广州一口贸易。 四月 4月,清廷命都统彭春、副都统郎坦、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水陆军3000余人由黑龙江城(今爱珲)出发。 4月13日,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发布的一个敕令,内容是确保宗教宽容,是为南特令。 五月 5月22日,进围雅克萨。当即通谍俄军撤离。俄军统领托尔布津恃强负固,置之不理,企图负隅顽抗。 5月24日,从尼布楚增援雅克萨的俄军哥萨克兵乘筏顺江而来,被清军福建藤牌水兵猛劈狠砍,大部被打入江中,余众溃散而逃。清军无一伤亡。同日晚,清军在城南佯攻的同时,其他陆路清军激烈攻城,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和红夷大炮等火炮从三面轰击,杀伤城内100多人,摧毁所有城堡和塔楼。 5月,在经过一系列纷繁复杂的政权轮替后,查理一世的儿子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对父王悲剧铭刻于心的詹姆士二世,不想重蹈覆辙,他准备扩充军队,试图让英国重新回到查理一世统治的时代。 七月 7月15日,清军克复雅克萨后,吉林兵暂行撤回。由盛京、达斡尔派兵接替,前往黑龙江驻防。 7月,清廷以妈祖庇佑清军有加,封为“天后”,从此“妈祖宫”改名为“天后宫”。澎湖四面环海,因此每年一度的“妈祖出巡”是以浩荡的船队绕巡各村港口,数十艘的船只结队而行,壮观的场面别具特色。 八月 8月,路易十四向中国派遣了第一批耶稣会传教士,开启了早期中法文化交流的大门。 法王路易十四向中国派遣五名文化造诣颇深、精通天文数学的传教士。 十月 10月18日——法国路易十四废除南特赦令。 10月24日命萨布素及副都统一员驻扎墨尔根。黑龙江城设副都统一员,从宁古塔、吉林流入中择500名兵丁发往黑龙江城驻防。10月29日——普鲁士接受法国被迫害的新教徒。 十一月 11月,哈雷登门拜访牛顿时,牛顿已经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他解决了胡克等人没有能够解决的数学论证问题。 十二月 法国从西班牙接管得克萨斯。清朝在上海设立江海关。 出生 2月23日——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德国-英国作曲家(逝世于1759年)3月21日——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国作曲家(逝世于1750年)8月18日——布鲁克·泰勒,英国数学家(逝世于1731年)10月1日——查利六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逝世于1740年)10月26日——多美尼克·斯卡拉蒂,意大利作曲家(逝世于1757年) 1685年 - 逝世 龚隹育,清朝大臣(出生于1622年)2月6日——查利二世,英国国王(出生于1630年)3月22日——后西天皇,日本第111代天皇(出生于1638年)5月30日——纳兰性德,清朝诗人(出生于1655年 |
江南造船厂在哪里? |
2024-03-12
|
查看详情 >> |
光租服务与干租服务的区别? |
2024-03-12
|
查看详情 >> |
中国三大造船厂是谁? |
2024-03-12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