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舶设备管理总结一)船舶的重量吨位(Weight Tonnage) 船舶的重量吨位是表示船舶重量的一种计量单位,以1000公斤为一公吨,或以2240磅为一长吨,或以2000磅为一短吨。目前国际上多采用公制作为计量单位。船舶的重量吨位,又可分为排水量吨位和载重吨位两种。 (二)排水量吨位(Displacement Tonnage) 排水量吨位是船舶在水中所排开水的吨数,也是船舶自身重量的吨数。排水量吨位又可分为轻排水量、重排水量和实际排水量三种。 (1)轻排水量(Ligth Displacement),又称空船排水量,是船舶本身加上船员和必要的给养物品三者重量的总和,是船舶最小限度的重量。 (2)重排水量(Full Load Displacement),又称满载排水量,是船舶载客、载货后吃水达到最高载重线时的重量,即船舶最大限度的重量。 (3)实际排水量(Actual Displacement),是船舶每个航次载货后实际的排水量。 排水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排水量(长吨)=长*宽*吃水*方模系数(立方英尺)/35(海水)或36(淡水)(立方英尺) 排水量(公吨)=长*宽*吃水*方模系数(立方米)/0。9756(海水)或1(淡水)(立方米) 排水量吨位可以用来计算船舶的载重吨;在造船时,依据排水量吨位可知该船的重量;在统计军舰的大小和舰队时,一般以轻排水量为准;军舰通过巴拿马运河,以实际排水量作为征税的依据。 载重吨位(Dead Weight Tonnage,缩写为D。W。T。) 表示船舶在营运中能够使用的载重能力。载重吨位可分为总载重吨和净载重吨。 (1)总载重吨(Gross Dead Weight Tonnage)。是指船舶根据载重线标记规定所能装载的最大限度的重量,它包括船舶所载运的货物、船上所需的燃料、淡水和其他储备物料重量的总和。 总载重吨=满载排水量一空船排水量 (2)净载重吨(Dead Weight Cargo Tonnage,缩写D。W。C。T。)。是指船舶所能装运货物的量大限度重量,又称载货重吨,即从船舶的总载重量中减去船舶航行期间需要储备的燃料、淡水及其他储备物品的重量所得的差数。 船舶载重吨位可用于对货物的统计;作为期租船月租金计算的依据;表示船舶的载运能力;也可用作新船造价及旧船售价的计算单位。 (二)船舶的容积吨位(Regist 2. 船舶设备管理总结报告内勤工作比较杂,大概有以下工作 一、协助领导草拟工作计划、总结和各类报告。 二、按要求汇总、统计、上报敌情、政情和治安情况。 三、即使准确统计有关数据,上报各种报表,做好日常考勤登记和出勤统计。 四、搞好文书材料收发、登记、阅办和分类管理工作。 五、做好资料、稳当、印章管理和文印工作。 六、负责全处财务报帐,会同户籍管理员搞好分管工作及办公室日常接待、管理工作。 七、按月拟造临时工工资表,送领导审批后,及时发放。 八、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九、根据工作需要,如果调整工作岗位,则应履行相应岗位工作职责。 3. 船舶管理工作总结1,简单的说:在保持船壳贴近码头的前提下,各系泊缆绳受力均匀。 2,详细的讲:要根据船舶靠泊的港口潮流、潮汐、货物装载情况调整缆绳受力。例如顶流靠泊在流速较大的内河港口时,船舶的头缆和艉倒缆受力肯定会比艏倒缆和艉缆受力大;在涨潮卸货的时候,船体上升的幅度会很快,需要适当松出各个缆绳。 所以当值水手的责任担负这船舶的靠泊安全,尤其是在流速较大的港口,一旦发生缆绳断裂船舶碰撞的行为都会给船舶、船东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巡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缆绳受力情况。 4. 船舶动力设备操作总结我们常见的水上推动器有快艇喷水式推进器和螺旋桨推进器,那这两个推进器哪个更好呢?其实两个机器各有优势,具体用户可以根据机器所需动力来选择推进器。为了大家能够快速选择,我们把这两个机器做了基本总结,大家在挑选时可以作为参考。 喷水推进优点:优异的操纵性和机动性、高航速时推进效率高、主机不易超负荷、适于浅水航行,一般用于高速高性能舰船,并且逐渐应用于大中型舰船。 螺旋桨构造简单、重量轻、效率高,在水线以下而受到保护。螺旋桨是现代船舶的主要推进工具,现在大多数船舶是用螺旋桨来推进的。劣势:易造成的船尾振动、结构损坏、噪声、剥蚀等问题。 相对而言,快艇喷水式推进器运行速度快,适合浅水区域航行,这种推动器较为安全。螺旋桨使用效率高,但是问题也相对多一些。 5. 船舶设备管理总结怎么写1、按照汽轮机的热力特征分类 (1)、凝汽式汽轮机: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做功以后,除小部分轴封漏气外,全部进入凝汽器凝结成水的汽轮机.实际上为了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减少汽轮机排汽缸的直径尺寸,将做过功的蒸汽从汽轮机内抽出来,送入回热加热器,用以加热锅炉给水,这种不调整抽汽式汽轮机,也统称为凝汽式汽轮机. (2)、抽汽凝汽式汽轮机:蒸汽进入汽轮机内部做过功以后,从中间某一级抽出来一部分,用于工业生产或民用采暖,其余排入凝汽器凝结成水的汽轮机,称为一次抽汽式或单抽式汽轮机.从不同的级间抽出两种不同压力的蒸汽,分别供给不同的用户或生产过程的汽轮机称为双抽式(二次抽汽式)汽轮机. (3)、背压式汽轮机:蒸汽进入汽轮机内部做功以后,以高于大气压力排除汽轮机,用于工业生产或民用采暖的汽轮机. (4)、抽汽背压式汽轮机: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和生产过程的需要,从背压式汽轮机内部抽出部分压力较高的蒸汽用于工业生产,其余蒸汽继续做功后以较低的压力排除,供工业生产和居民采暖的汽轮机. (5)、中间再热式汽轮机:对于高参数、大功率的汽轮机,主蒸汽的除温、初压都比较高,蒸汽在汽轮机内部膨胀到末几级,其湿度不断增大,对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很不利,为了减少排气湿度,将做过部分功的蒸汽从高压缸中排出,在返回锅炉重新加热,使温度接近初始状态,然后进入汽轮机的的低压缸继续做功,这种汽轮机称为中间再热式汽轮机. 2、按用途分 (1)、电站汽轮机:仅用来带动发电机发电的汽轮机称为电站汽轮机. (2)、供热式汽轮机:既带动发电机发电又对外供热的汽轮机称为供热式汽轮机,又称为热电联产汽轮机. (3)、工业汽轮机:用来驱动风机、水泵、压缩机等机械设备的汽轮机称为工业汽轮机. (4)、船用汽轮机:专门用于船舶推进动力装置的汽轮机称为船用汽轮机. 3、按汽轮机的进汽压力分 (1)、低压汽轮机:进汽压力为1.2~1.5MPa (2)、中压汽轮机:进汽压力为2.0~4.0MPa (3)、次高压汽轮机:进汽压力为5.0~6.0MPa (4)、高压汽轮机:进汽压力为6.0~10.0MPa (5)、超高压汽轮机:进汽压力为12.0~14.0MPa (6)、亚临界汽轮机:进汽压力为16.0~18.0MPa(7)、超临界汽轮机:进汽压力大于22.17MPa 6. 船舶建造总结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好的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此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 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 乌云骤聚,大雨突降,顷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 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 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 7. 船舶机务工作总结第一,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体现了民航业的价值追求,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民航业内在要求的高度统一,在全行业提倡开展作风建设,也是为了通过培育优良的作风,进一步提升民航安全运行水平,使旅客生命安全得到更好的保护。 民航运输的载体是飞机,在万米高空中安全可靠的飞机是旅客和机组生命安全的唯一保障。作为一名机务人员,我们对飞机负责就是对生命负责。每一个航前、短停和航后,认真仔细检查飞机,大到发动机故障,小到旅客扶手盖板毛刺,做到事无巨细皆认真对待。每一次排故和换件,必须按工卡手册施工,不论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还是“笨手笨脚”的新学徒,都要坚持以“APS”为抓手,为飞机维修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每一次放行,都要以最高标准认真对待,严把放行关,做到飞机不带疑问上天。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越高,把工作做得越极致,让飞行安全的裕度更高,让机组和旅客的心更踏实。这是作风的养成,这是 “敬畏生命”。 第二,敬畏规章 敬畏规章体现了民航业的运行规律,是安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高度统一,要通过深化作风建设,努力把规章外在的强制要求转化为员工内在的自我约束,真正做到按章操作、按手册运行,真正做到规章执行令行禁止。 民航的各类规章是在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训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验结晶。标准程序、检查单、交叉检查、标准通话、指令复诵与证实、交接班重叠、小事大查、不正常信息通报等现在这些耳熟能详的运行要求,无一不是民航业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一次次事件后分析原因总结制定的针对性规定,每一条规定下都躺着一个“英雄”。这些规定体现了民航业的运行规律,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值得每一个民航人敬畏。 机务工作是繁琐复杂又多样性的,这就决定了机务工作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然而规章制度又像一条条“警戒线”,把这样一个团队规范起来,告诉每一个个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代又一代的机务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我们铺好了保证安全的道路,我们应该对规章心怀敬畏,不要轻易去逾越它,挑战它。平时,我会经常去学习和回顾一些典型案例,发现所有的差错或者事故的发生都伴随着工作者对于规章的漠视。这一个个案例都警醒着我,假如这些人都心怀敬畏,那么规章制度不仅不是枷锁,反而是保护我们的“救命绳”。学习规章,利用规章,敬畏规章,让我更加坚信,作为一名民航机务工作者,航空安全我可以守护! 第三,敬畏职责 敬畏职责体现了民航人的职业操守,是岗位责任和专业能力的高度统一,民航人要对自己的岗位职责高度认同,在关键时刻绝不放弃责任,自觉按照岗位要求提升专业能力,自觉抛弃不适应岗位职责的不良习惯。 “航空机务,保障航空机务系统飞行安全,机械、航电设备等原因飞行事故万时率控制在0.1以下,飞机完好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维修质量高、保障能力强的安全技术人员。”这可能是对机务工作最官方的解读了。简单地说,机务的职责就是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保证飞机的适航性。机务工作不简单,随着飞机机型的更新换代,更多新技术新材料逐步使用到飞机上,我们必须不断地积累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维护飞机,保证飞行安全。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而我们机务作为保证飞行安全的中坚力量,公司花大力气培养我们,就是要求我们在关键时候绝不放弃责任,用最优的方法和最快的速度排除故障,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兼顾效率,为公司的安全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我们机务工作者的岗位责任 8. 船舶结构与设备总结轮船主要由船体、船舶动力装置、船舶舾装和其他装备构成。 船体骨架是由龙骨、旁龙骨、肋骨、龙筋、舭龙骨、船首柱和船尾柱构成,它们共同组成了船舶骨架。龙骨主要承受船体的纵向弯曲力矩。旁龙骨承受部分纵向弯曲力矩,并且提高船体承受外力的强度。 肋骨承受横向水压力,保持船体的几何形状。龙筋和肋骨一起形成网状结构,以便固定船侧板,并能增大船体的结构强度。舭龙骨能减弱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的摇摆现象。 9. 船舶设备管理总结范文1、简单的说,在保持船壳贴近码头的前提下,各系泊缆绳受力均匀。2、详细的讲,要根据船舶靠泊的港口潮流、潮汐、货物装载情况调整缆绳受力。例如顶流靠泊在流速较大的内河港口时,船舶的头缆和艉倒缆受力肯定会比艏倒缆和艉缆受力大;在涨潮卸货的时候,船体上升的幅度会很快,需要适当松出各个缆绳。所以当值水手的责任担负这船舶的靠泊安全,尤其是在流速较大的港口,一旦发生缆绳断裂船舶碰撞的行为都会给船舶、船东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巡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缆绳受力情况。 10. 船舶年度工作总结交通强国建设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试点任务要点 一、绿色航运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推进现有集装箱、散货、杂货船舶受电设施升级改造,分步推动挂五星旗沿海航行船舶实施符合岸电要求的相关改造。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升级改造,重点推进连云港新东方码头、泉州太平洋码头、武汉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建立实施岸电使用制度,鼓励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总结岸电推广经验,提高岸电使用率。打造绿色航运样板工程和绿色航线,积极推进40万吨超大型干散货船航线岸电使用、津冀港口集装箱和干散货船舶岸电使用、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使用,形成绿色航运建设和推广机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三)预期成果。 通过2年时间,完成35艘挂五星旗沿海航行集装箱船舶、16艘散货船舶、16艘杂货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完成连云港新东方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4套。新建集装箱船舶、散货船舶全部加装船舶受电设施,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艘次年均增加10%以上,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100%使用,年替代燃料量8万吨标准油,年减少二氧化碳25万吨。绿色航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绿色航运机制、绿色航线建设等方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相关政策成果、技术标准等。 二、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加强航运数据共享。加强与航运产业链上下游、政府监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对接,推动航运数据互联互通。依托区块链技术,强化多方数据共享,推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衔接。利用跨链存储、去中心化和加密技术,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开展航运区块链相关标准研究,推进航运数据安全制度建设。 2.优化航运服务流程。依托区块链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和不可更改性,改造传统航运服务模式和单证体系,建立多式联运全程“一单制”,优化航运服务流程。 3.拓展航运物流服务。推动航运物流信息透明化与全程共享。优化库存管理,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基于航运物流全程可视化信息数据,提供物流征信服务,创新航运物流信用监管模式。 4.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物权凭证的真实性、可承兑性和防伪性,打通供应链金融信息通道,加强供应链金融产品研发。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初步建成,进口提货单、提单等海运单证基本完成电子化,初步实现区块链流转。危险货物全程监测监控、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发取得有效进展。 通过3—5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基本建成,并实现航运领域多场景应用。航运物流实现“无纸化”“零接触”,航运数据安全保障达到新高度。在航运区块链建设方面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海运全程单证数据、区块链流转流程、技术与接口标准、数据安全等方面形成相关标准规范。 三、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业务流程数字化。以运输产品为中心,标准化、数字化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实现产品运输全过程可视化。建立作业任务自动分配与自动监控工作机制,推进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提升内部协同效率。 2.客户服务数字化。客户交互方式数字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预警功能和例外管理,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和业务操作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3.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推动航运业务规则数字化,建立集装箱舱位、设备资源预测分析模型,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依托大数据,加强船舶航速智能优化管理,减少能源浪费。以机器学习为重点,优化与模拟空箱调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搭建智能决策平台,自主研发算法模型,推动智能审批,提升市场及时响应能力。 (三)预期成果。 通过3年时间,基本建成集装箱管理系统,并在外贸核心业务开展应用。作业任务自动分配、自动监控等机制逐渐完善,实现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内部协同效率显著提升。货物运输实现面向客户的全程可视化和例外预警。实现对船舶航速的智能优化管理和对空箱的优化调运配置,能源、资产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建成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市场及时响应能力大幅提高。 四、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建设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搭建航运数据集成平台。推动数据中台建设,加强大型航运企业数据、市场行情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等整合。建设数据集成平台及展示平台,提高航运经营数据等业务的可视化程度。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构建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生产运营、投资、财务、安全和人力资源等多维分析和自助服务。加强数据质量、元数据和数据安全统一管理。 2.提升航运数据集成平台能力。完善优化数据中台、决策支持系统、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打通数据壁垒、进行功能扩充,满足各业务部门需求。搭建数据实验室平台,实践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开展专项智能应用,提升扩展数据集市,新建投资、财务、采购等业务数据集市。扩展元数据、数据质量等数据管理功能。 3.加强智能航运应用。推动产业集群数据统一纳入数据中台,加强外部数据资源采集,拓展数据中台服务功能。优化数据实验室平台,建立深度学习框架与知识图谱,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析与建模。扩建数据自助服务平台,推动集团级数据资产自主应用。优化和扩展“团队智能管理”“智慧舆情”等专项智能应用。优化数据管理功能,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自动化管理。研究构建航运指数体系。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基础建设,初步实现数据管理和服务功能。航运业相关数据积累量达到60TB,建成不少于3个模型算法的算法库。 通过3—5年时间,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系统进一步优化,应用成效显著。建成150个应用服务封装,企业用户数量超过300家,系统用户数量超过2000人。建成不少于6个模型算法的模型算法库,建成航运业行业指数体系。航运数据赋能服务航运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五、智能船舶发展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船岸数据平台开发。建设船岸数据中心。推动智能航运数据可视化监管应用中心建设,开发应用营运能效优化管控、机舱设备健康运维辅助决策、船舶结构安全评估、发电机运行监管等数据应用系统。加强行业数据共享衔接,畅通船岸数据通道,提升海事监管、船舶安全等数据支撑能力。 2.企业智能船舶标准制定。建立智能船舶运营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制定船舶智能化设备系统配套标准。搭建设计船舶智能化系统架构。研究制定集团智能船舶通信协议与接口、数据传输与交换等相关标准。 3.新技术集成应用。依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及自组网系统,增强大型集装箱船舶态势感知能力,开展感知图像识别及安全保障功能验证。推进远海、近海智能避碰及自主航行测试。加强货物状态监控与优化配载研究应用。 4.智能化方案应用推广。完善新造船项目技术规格书,增加智能船舶符号,增设集成平台、智能机舱、智能航行与智能能效等功能。研究制定营运船舶技改方案,增设智能船舶集成平台、智能能效、智能机舱等功能模块。强化智能船体结构应力监测能力,加快在大型散货船、矿砂船、大型油轮、大型集装箱船等船型中推广应用。开展全船能效监测与优化控制,优化以机舱综合能效为中心的能源管理模块。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初见成效,形成企业智能船舶相关标准,完成船岸数据中心建设,智能船舶运营数据共享水平有效增强,数据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3—5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智能船舶营运数据实现深度应用,海事监管、船舶安全、营运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智能化方案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建成不少于100艘标配智能船舶系统的智能化船队。 |
上一篇:中国l历史最大一次船舶(我国现存最早的船) | 下一篇:边防办职责? |
江南造船厂在哪里? |
2024-03-12
|
查看详情 >> |
光租服务与干租服务的区别? |
2024-03-12
|
查看详情 >> |
中国三大造船厂是谁? |
2024-03-12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