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船员招聘 > 船舶海工 > 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为何有人说他让中国造船业倒退几百年?
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为何有人说他让中国造船业倒退几百年?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08-17 00:47    点击:335   编辑:admin

一、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为何有人说他让中国造船业倒退几百年?

康熙本人学习了历法、几何、西医和哲学等西方科学著作,还刊行了部分图书,但可惜,除了用来炫耀外,沒有在中国实行一丝半点。这些知识被融于他的治国理论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西方的科技理论是有害于爱新觉罗的家国统治的,所以严禁西方的科学技术流传,如机关枪的雏形和今天说的造船技术。

中国在宋代已经可以造大船了,明代郑和下西洋时,造船技术是居世界前列的。明未虽有所衰退,但仍可造大船。至康熙时,造船技术后退到不如宋朝,确实后退了几百年。清朝在马嗄尔访华时,老百姓看到极普通的船队,目瞪口呆,不知为何有如此大的船只。

自收复台湾后,民间要求海外贸易呼声渐高,康熙也批准了。但是对船的大小、火器都有严格限制,这些限制是非常苛刻的,完全不可能出远海。

1、出海限定载重量为500石以下,只能打造单桅啇船。这种船只能跑内河,在大海上受不了风浪。不能造双桅船,造船技术迅速下降。

2、后来放宽了,可以造双桅船了,但严格限制尺寸和人员。船员不得超过24人,桅杆的高度不得超过一丈六、七尺。

3严禁国内啇人在外国打造船只、违者严加治罪。

4船上鸟枪不得超过八杆、腰刀不过十、弓箭不过十、火药不得超过二十斤。

这样的防守能力,根本不能出海,因为当时海盗很多。

30年后,康熙再度禁海,船厂就无用了。

从以上几条中可以看出,康熙是把汉人造反的一切苗头扼杀于萌芽状态。

为了他的家国天下,使中国的造船业到退了几百年。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时,亳无还手之力。

千古一帝,指的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吧。康熙,啧啧啧,那群人吹出来的,谎言吹了一千遍就成真了。明朝其实还是世界领先的,造船业和海上丝绸之路达到巅峰。更别提还有郑和下西洋。最大的船长四十四仗四尺,阔一十八仗(大概长124米,宽50米),载重800吨,可容纳上千人。以管窥豹,可见明朝海运多少发达。

到了清朝呢?康熙颁发了沿海居民内迁五十海里的迁海令,派出官兵强行摧毁沿海房屋以及出海船只,凡有违令者,斩。除了迁海令,还有一个禁海令,禁止商民船私自入海,不允许海上贸易,违禁者就地正法。这是历史书上学过的。

后果呢,直接导致沿海华北华南渔业盐业废置,直接切断了对外一切海上贸易,也断送了我们数百年的航海成就。然后康熙关起门来,成了唯一的主子,奴才们就吹呀吹呀,上天了。

二、听人说美国造船业一直在衰退,但是为何依旧能造出全世界最先进的军舰?

奉献精品内容,欢迎订阅本号!

我是科罗廖夫,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美国造船业的确在衰弱,世界船舶市场,中日韩船舶产量遥遥领先,其中,韩国和日本占据着高端造船市场,中国占据中低端造船市场且产量最大。其实,美国人称造船等重工业为夕阳工业,美国GDP中服务业占比相当高,其中新兴行业有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美国科技发达,军事科技要远远领先世界20年以上。

针对中国和德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计划,美国也有其相应的计划,就是特朗普提出的贸易战和让美国制造业回流还有减税,从而让制造业(包括造船业等)焕发生机。美国船舶制造业衰落并不代表美国的造船科技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军工技术衰落,而军工技术的强大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实力。

除了经济军事科技以外的因素,这就是美国的军事思想,自马汉的海权论诞生以来,美国人在海军战略战术和思想方面就逐步走在世界领先位置。美国是一个非常有忧患意识的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中,对航母技术的应用上,美国人非常重视,朝鲜战争后美国更加重视航母对局部战争的作用,现在,福特级航母依然保持技术领先。

而像朱姆沃斯特级驱逐舰,源于美国海军武库舰的思想。濒海战斗舰是为了应对局部战争或小型冲突,为了快速反应设计的。之所以说的笼统是因为问题的覆盖面太大了。

既然题主已经用了“听说”一词,就表明这个说法有可以再思考和商榷的地方。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造船技术和造船业之间存在着差别。

一方面,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生质的变化。美国在当今世界是毫无疑问是第一科技强国,科技实力是毋庸置疑的。美国仍然是造船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海军及其生产、配套的军事舰船(如航母),是全球最先进的。美国造船业衰落主要不是因为技术上的原因,而是因为成本的问题。任何行业的资本都是逐利的,当一个行业的成本过高,利润下降后,资本会撤出并转移到其他高利润的行业中。造船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行业,涉及到几十上百甚至上千种上下游产业链,且各行业相互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美国是一个人力成本很高的发达经济体,人力资源的上涨给美国的制造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全球化时代,如果非命脉型的产品从国外进口更经济、更划算,就不需要都自己生产了。其实,美国主要进口的也是商用船只,而非军事舰船。

另一方面,亚洲国家(尤其是我国)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加之技术进步,造船业向东亚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造船业因此有长足进步。我国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也是推动造船业进步的原因之一。

(中日韩是大型船只生产总吨位的前三甲)

简单的理解,美国不是造不出来大型船只,而是不需要自己建造。如果美国真的到了需要自己造船,能够快速的恢复期生产能力。不过,东亚国家给美国造船业形成了竞争压力,也是不争的事实。

(2001年-2007年,中日韩三国在造船业市场的份额变化,中国赶超韩国的趋势明显。)

三、韩国的造船业?

韩国是世界造船强国。早在1962年,韩国就颁布了《造船工业奖励法》以鼓励造船业的发展。第二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期间,韩国造船业主要是开始建造出口船只,进入国际市场,为后来的起飞打下初步的基础,但发展规模并不大。20世纪70年代,重工业成为韩国第三个五年经济计划的发展重点。造船业与机械、化工等工业被作为战略行业发展。1973年,蔚山船厂建成,成为韩国造船工业起飞的标志。在此期间,玉浦船厂(现大宇造船工业公司玉浦造船厂)和高丽船厂(现三星重工巨济船厂)开始动工兴建。大韩船厂也新添了一座15万吨级船坞。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韩国造船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81年,韩国造船能力上升到400万吨,产量达到107.2万吨,能力和产量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设备自给率水平也迅速提高。

第五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期间,国际船舶市场严重恶化,韩国造船业规模没有多大扩展,但产品水平、生产效率、材料自给率都有较大的提高。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国际船舶市场好转,韩国造船业进入新的提高期。1994年,韩国政府取消了对韩国船厂产能限制。韩国造船企业纷纷扩充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一些韩国造船企业倒闭。危机过后,韩国在1999年的造船订单量达到了1184万吨,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韩国在油船、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船(LNG)、浮式生产储油船、高速和超大型船以及豪华游轮等都居世界领先地位。其中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和STX造船海洋是世界前四大造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