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船舶类型 > 内河船 > 内河船舶救生艇使用规范(内河船舶救生艇使用规范最新)
内河船舶救生艇使用规范(内河船舶救生艇使用规范最新)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4-04 00:53    点击:400   编辑:admin

一、逃生艇能坐多少人?

船舶救生艇应至少能乘载5个坐下的人员和1个躺下的人员(至少6人)。

下面我们来了解下救助艇的相关要求。

1、须符合对救生艇的一般要求。

2、其长度应不小于3.8m,且不大于8.5m;

3、应至少能乘载5个坐下的人员和1个躺下的人员(至少6人)。

4、刚性与充气混合结构的救助艇,应符合其适用的要求,并通过主管机关认可。

5、除具有足够舷弧的救助外,救助艇应设有不少于15%艇长的延伸艇首盖。

6、救助艇应能以航速达到6kn进行操纵,并保持此航速至少4h。(救助艇的航速可以超过6kn)。

7、救助艇在海浪中应具有足够的机动性和操纵性,以便能从水中拯救人员、集结救生筏,并能以至少2kn航速拖带船舶所配备的载足全部乘员及属具或相当重量的最大救生筏。

8、救助艇若装设舷外发动机,舵与舵柄可以是该机的组成部分。救助艇还可以装设具有认可燃油系统的汽油驱动舷外发动机,但燃油柜应有特殊的防火和防爆保护。

9、拖带装置应永久地安装在救助艇上,其强度应足够集结或拖带船舶所配备的载足全部乘员及属具或相当重量的最大救生筏。

10、救助艇应设有存放小属具的风雨密封贮存处。

二、在救生艇里每人每天饮水标准是多少?

救生艇:是按照额定乘员每人3L配备的,可供满载人员7天使用(最初的24小时不供给淡水,伤病员除外)。

救生筏:是按照额定乘员每人1.5L配备的,可供满载人员4天使用(最初的24小时也不供给淡水,伤病员除外)。

2.淡水的分配与使用

艇筏上的淡水要集中存放,并有专人管理和分配。淡水的分配方法是:从弃船求生24小时后每人每天0.5L。饮用时,最好将每天分到的淡水分为三等份,日出前喝1/3,日间喝1/3,日没后喝1/3。饮用时不要一口饮尽,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喝,水要尽可能地在嘴里含一会儿,润一润嘴唇,然后慢慢下咽。

三、救生艇靠泊注意事项?

一、施放时机的选择 (1)由于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存放设计位置处于船尾一侧,一般靠泊时不宜施放。据施放时的观察,救生艇下滑时的惯性冲力很大,救生艇落水后的第一位置至母船船尾的距离约50-60米之远。

因此,演习应选择在海航行或港口锚地施放比较安全。若准备在某港口锚地进行施放演习,则必须事先选择好合适的锚位,如锚地船舶拥挤也不宜施放。 (2)考虑到施放救生艇后必须将救生艇回放复位的方便,水文气象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宜选择天气晴朗,蒲氏风力小于4级,浪小于1米,流速小于2节为合适。

当然能选择到晴天,无风、无浪、无流的条件更为理想。 二、放艇前的准备工作 (1)放艇前先召开一个由全体船员参加的短会,布置任务,明确分工,统一指挥。 (2)施放操练开始前,负责指挥的高级船员应将程序须知再度布置给艇上船员。

四、船舶救生艇前后缆绳怎么固定?

       船舶救生艇前后缆绳一般是在收放救生艇的时候使用,等救生艇到了水面以后就会脱开,一般都是在栏杆上缠绕一圈,随时收放的。

五、救生艇属具配备要求?

救生艇是一种用于遇险船只紧急撤离的救生设备,其配备要求受到国际海事组织(IMO)公约的规定。根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中对救生艇的规定,救生艇需要配备以下属具:

浮性设备:包括漂浮装置、浮起绳和浮球等物品,以确保救生艇在倾覆、沉没或浸水时仍能保持浮力和稳定性。

乘员用具:包括救生衣、救生圈、划桨、手摇泵、灭火器、信号弹、食品和饮用水等物品。

航行设备:包括指南针、日晷、航行灯、搜救灯、信号灯以及警告装置等。

电器设备:包括导航设备、通讯设备、无线电台、应急发电机、蓄电池等。

此外,救生艇还需要配备适当的控制和传动装置,如舵轮、油门、传动机构等,以保证艇的操纵性能和漂流控制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救生艇属具配备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其合理性和完整性直接关系到救生艇的实际使用效果和安全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救生艇及其属具,确保其功能完好有效

六、内河什么货船应该配备激动救生艇?

机动救生艇(motor lifeboat)是依靠动力机械推进的救生艇。一般采用压燃式内燃发动机,功率约为14.7kw,转速1500r/min,经齿轮箱减速后由离合器传至推进器,并设有倒车装置。要求保持随时可以使用的状态,应在低湿(-15℃)条件下易于启动。艇在20°横摇及10°纵摇的情况下,艇机仍能正常运转。艇机设有耐火材料制成的防护罩,以保证能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使用。

当载足全部乘员和属具时,艇在静水中的航速应为:客船、油船、科学调查船、水产加工船等所配备的机动救生艇的航速至少为6kn,并能以2kn航速拖带一只载足25人乘员及属具的救生筏;其他船舶的机动救生艇的航速至少为4kn。

七、两舷救生艇使用方法?

两舷救生艇的使用方法:艇长站在艇舷边指挥,先取下艇罩;接着两人登艇,解开绳索,塞牢艇底塞,检查稳艇索是否解开,带好首尾缆绳,送出止荡索,拔去安全销,解脱安全钩,检查短拉索是否系牢,卸下梁木。

叫到艇长下令放艇,副艇长提起艇机制动杆,将艇降至登艇甲板,艇员按顺序登艇

八、尾抛式救生艇怎么样脱钩和复位?

尾抛式救生艇的脱钩和复位方式会因不同的型号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脱钩和复位方法:

脱钩:尾抛式救生艇的脱钩方式主要有两种:手动和自动。手动脱钩是通过手动操作救生艇上的脱钩器,将救生艇与母船分离。自动脱钩则是通过事先设置好的触发机构,当救生艇受到外力或发生特定情况时,自动脱离母船。

复位:当救生艇被使用后需要将其复位,使其重新装载到母船上,以备下次使用。复位方法通常是在救生艇被成功脱钩后,通过拉动复位绳或手动将救生艇放回母船指定的位置。在复位过程中需要注意,必须保证救生艇与母船对齐,并将救生艇的脱钩器正确地安装到母船的悬挂点上。

需要注意的是,尾抛式救生艇在脱钩和复位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救生艇的使用说明和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以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九、救生艇释放时间要求?

对于救助艇的存放、集合与登乘布置、降落与回收装置的主要要求如下:

1、救助艇应存放在适宜降落并收回的位置,并处于5min内降落下水的备用状态。如救助艇兼作救生艇,应符合救生艇的存放要求。

2、如救助艇是船舶救生艇筏中1艘者,其登乘布置与降落站应符合救生艇的集合、登乘布置与降落的要求。

3、客船与货船配备的一切救助艇,当船舶在静水中前进航速达到5kn时,应能降落下水,必要时可利用艇首缆。

4、救助艇载足全部乘员及属具在中等海况下回收的时间应不超过5min。如救助艇兼作救生艇,它应是能迅速收回载足救生艇属具及至少6个定额乘员的救助艇。

十、船舶救生艇启动需要拔掉电源吗?

拔掉。施放前,拆下绞艇机帆布罩,拆去救生艇电瓶充电电源线,确认无任何影响放艇操作的障碍。

检查、配齐艇内属具及备品,储油是否充足,试验应急照明,发动艇机正反转及转舵试验,吊艇机械进行运转试验,制动器是否完好,每个导向滑车、吊艇滑车、钢丝绳及吊艇钩等检查无损,艇底塞完好,备好两根艄缆。在港内放艇,是否已报港口当局的同意;在海上航行时,主机是否已停车且无余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