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珠海银坑旅游景点1,九洲岛 位于香洲东南面,距市区九洲港2千米。它是由大九洲、九洲头洲、鸡笼洲、横山洲、横挡洲、海獭洲、茶壶盖洲、大西排洲、龙眼洲等九个岛屿组成,总面积5平方千米。 2,东澳岛 位于万山群岛中部,距香洲30多千米,面积约5.7平方千米。东澳岛完整地保留着原始自然的生态环境,植被覆盖率达82%。岛上有石室、求子泉等。 3,银坑海滩浴场 位于香洲以北约7千米的大浪湾。海湾长约900米,沙滩宽30多米,地势平缓、沙粒较细,向浅海滩延伸50米左右。 4,金海滩 金海滩始名长沙湾,位于珠江入海口西侧,三灶岛的南端,东南两面环海,北倚炮台山。海滩长2300米,纵深500余米,面积1.3平方千米,滩势平坦,入水平缓,沙质匀细。是天然的海滨游泳与度假休闲的场地。 5,南沙湾海滩 位于东澳岛。内滩长410米,水深13~17米。宜泳、宜钓、宜泊、宜海上娱乐。 2. 珠海市银坑九寨沟风景不用门票的,自己去就行 3. 珠海银坑旅游景点有哪些珠海银坑半岛占地1200个平方左右。 4. 珠海银坑在哪里疫情期间,都不开放。其余还是开放的。海滨浴场不收费,可以下水游泳,但是要在安全范围内,珠海有很多美丽的沙滩的,市区情侣路就有海滨浴场,美丽湾,银坑大浪湾,叠石海滩。 金湾,高栏港有金沙滩,银沙滩,飞沙滩,西沙湾,小三浪,琪澳岛也有…是不是觉得太多了。 5. 珠海银坑山第90回: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诸葛亮五擒五纵孟获之后,攻下三江城,直逼梁都洞银坑山。孟获之妻祝融夫人见情况危急,亲自在银坑山与蜀军交锋,擒了张嶷和马忠两员蜀将。诸葛亮派赵云、魏延将祝融夫人擒获,换回张、马二将。次日,孟获请八纳洞主木鹿大王前来助阵,放出猛兽,赵云、魏延无法抵挡,只得撤兵。二将向诸葛亮请罪,诸葛亮微笑道:“不怪你等,我在隆中之时,就知南兵有驱兽之法,此次南征已备下破此阵之物,明日待我亲去迎战。” 诸葛亮乘车督战,待南兵驱赶野兽扑来,一挥羽扇,掌车军士打开红油柜车,露出十个木制假兽。军士用火将假兽腹下火线点燃,假兽口吐火焰,鼻冒黑烟,直向南兵冲去,真兽却不敢前进,惊而转向南兵阵中冲去。南兵大乱,木鹿大王死于乱军之中,蜀军乘胜夺占了银坑山。 孟获无奈,令内弟带来洞主诈降,又被诸葛亮识破,孟获第六次被擒,因其心仍不服,诸葛亮再次放他回去。 孟获又请来乌戈国王兀突骨,率三万藤甲军在桃花渡口下寨,以待蜀军。此藤甲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诸葛亮决定用火攻,他派赵云去盘蛇谷准备柴草,令魏延在半月内连输十五阵、弃七个营寨,以此诱敌深入,终于火烧了藤甲军。赵云又将祝融夫人和带来洞主等一并擒住,孟获单骑突围,被马岱生擒。 孟获以为此次被擒必死无疑,未料诸葛亮又令马谡前来放他们回去,并备美酒送行。七擒七纵自古未闻,孟获深感羞愧,至此心服口服,又见蜀军送来稻种、干粮、马匹,深为感动,他率众人向诸葛亮请罪,表示:“丞相天威,南人永不复反矣!” 诸葛亮平定南方后,路经泸水,风涛大作,军不能渡。亮询问当地百姓后,制作馒头,以代人首,临江祭奠。 孟获回寨后,献上南中兵民、牲畜、土地表册。诸葛亮抚慰孟获,将表册交还与他,令他永为南王。下令退军。 6. 珠海银坑旅游景点大全隐贤山庄 隐贤山庄景区有如下景点:29米高汉白玉普慈观音圣像、晚翠居(即李觉斯纪念馆)、大肚弥勒佛、大清宫、月华泉、独脚天蟾、佛香塔、仙人床等。 铁路公园 常平铁路公园主要有集会广场、汇泉湖、榕树公园三大景点。银坑森林公园 银坑森林公园是常平镇比较知名的旅游景点。7. 珠海银坑 公园中山有什么地方好玩,下面就给大家推荐几个中山好玩的地方: 1、长江浪漫水城--中山最大的水上乐园。 中山长江浪漫水城是一个集现代旅游文化、水文化、南太平洋海岛土族风情文化为一体的主题公园。 2、中山詹园--不可不去的地方。 中山詹园,又名中山大宅门,座落于中山市南区北台,是目前岭南最大的私家庭园。 地址:中山市南区北台村 105 国道旁。 3、中山夏威夷--中山最大养生水疗馆。 中心集运动、健身、水疗、养生、美容、塑身、餐饮、休息及戏水之全方位顶级功能设施于一体的健康水疗中心。男女老少皆适宜使用。地址:石岐区康华路东段沙岗墟旁。 4、中山三乡泉眼温泉--100%纯天然温泉 温泉水含有钠、钾、钙、铁、锌等人体必须的丰富微量元素,对人体有保健作用。 地址:中山三乡镇泉眼村,距中山温泉宾馆南面约4公里。 5、长江叠翠--中山新十景 森林与水库想组合的绿色游览景点,还有众多的娱乐项目可玩。 地址:石岐镇东南方向大概九公里出。 6、五桂山逍遥谷--坐落于中山唯一山峰的公园 中山之肺,为中山的空气质量与调节做出重要贡献,景色优美,可跟岭南名山西樵山和罗浮山媲美。 地址:中山市银坑。 7、中山象征--阜峰文塔 周围植被丰富,空气质量相当不错,是晨运锻炼的好地点 地址:中山市市区中心 8、小榄镇--菊城金瓣 因为爱菊养菊而闻名,花开时节,满城即是菊花。 地址:小榄镇 9、孙中山纪念堂--纪念国父之地 用于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地方,里面大多为历史纪念物品 地址:石岐城中心 10、中山紫马岭公园--广东省最大郊野公园 中山免费公园之一,玫瑰园是其中最值得游览的地方 地址:中山市中山三路南侧 8. 珠海 银坑半岛省份简称,指中国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为止,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一级行政区,之后数量一直稳定不变。 简称表 1999年以后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山西省 晋 太原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辽宁省 辽 沈阳 吉林省 吉 长春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上海市 沪 上海 江苏省 苏 南京 浙江省 浙 杭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福建省 闽 福州 江西省 赣 南昌 山东省 鲁 济南 河南省 豫 郑州 湖北省 鄂 武汉 湖南省 湘 长沙 广东省 粤 广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海南省 琼 海口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重庆市 渝 重庆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青海省 青 西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台湾省 台 台北 ①当省份有两个或多个简称时,车牌简称取与省份全称有同字的。如:四川简称“川”或“蜀”,车牌简称取“川”字。 ②内蒙古自治区简称为“内蒙古”,不简称“蒙”,但在车牌号中,只能使用一个字,所以用“蒙”字代替。 ③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进入内地车牌代码分别为“粤Z 港”“粤Z 澳” 1949年至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划分为六个大区 。 1954年以后撤销大区,大区实际上属于军事政区为主。1949年六个大区下辖50个“省级行政区”,即30个省、1个自治区(内蒙古)、12个直辖市(南京、重庆、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后改名为汉口)、广州、西安、青岛等)、5个行署区、1个地方(西藏)、1个地区(昌都地区)。 1953年分六个大区和西藏、内蒙古,共计30个省、1个自治区、14个直辖市、1个地方、1个地区。 1954年调整为31个省级行政区即25省、1个自治区(内蒙古)、3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1个地方(西藏)、1个地区(昌都地区)。 1965年全国调整为29个省级行政区,即22个省、5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 1967年天津自河北省分立,恢复成立天津市(直辖市)。 1988年撤销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 1997年重庆从四川省分立,成立重庆市(直辖市)。 1997年,香港脱离英国殖民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澳门脱离葡萄牙殖民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简称来源 北京市 简称:京 由来:以省、市、区名称的第二个字为简称的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中华民国时期称为北平,后复称北京。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天津市 简称:津 由来:以省、市、区名称的第二个字为简称的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1965年与河北省合并,1967年,天津恢复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上海市 简称:沪 其他简称:申 由来: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江苏省 简称:苏 省会:南京 由来:以省、市、区名称的第二个字为简称的有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浙江省 简称:浙 省会:杭州 由来: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安徽省 简称:皖 省会:合肥 由来:以境内山名是皖,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福建省 简称:闽 省会:福州 由来: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境内有江叫闽江,以闽江为母亲河,所以简称“闽”。 江西省 简称:赣 省会:南昌 由来: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因境内有贯穿省内南北的河流叫赣江,以赣江为母亲河,故简称“赣”。 湖南省 简称:湘 省会:长沙 由来: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因境内有贯穿省内南北的河流叫湘江,以湘江为母亲河,故简称“湘”。 山东省 简称:鲁 省会:济南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南省 简称:豫 省会:郑州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豫”是河南的简称。出自《周礼·职方》:“河南曰豫州,豫州在九州之中,言常安逸。又云: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故云豫也”。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内蒙古自治区 简称:内蒙古 首府:呼和浩特 由来:以区名的前三字为简称的有内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唐为突厥地;宋时出现蒙古部落;后建元朝,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分达靼鞑及瓦剌;清统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建国前中共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湖北省 简称:鄂 湖北 省会:武汉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战国楚国在此建都,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宁夏回族自治区 简称:宁 首府:银川 由来:以西夏安宁得名。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为宁夏得名的开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建国后撤消并入甘肃省,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简称:新 首府:乌鲁木齐 由来:新疆,意为“故土新归”。唐宋为西域;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其时贵州新辟疆土亦称新疆);清末设新疆省,是为新疆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后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广东省 简称:粤 省会:广州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东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西藏自治区 简称:藏 首府:拉萨 由来:以省、市、区名称的第二个字为简称的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建国后仍之,后改西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海南省 简称:琼 海南 省会:海口 由来:海南,以海南岛得名。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明属广东省;清仍之,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民国仍之,后设海南特别行政区,仍属省;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仍属省,1988设立海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西壮族自治区 简称:桂 首府:南宁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复设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四川省 简称:川或蜀 省会:成都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以省、市、区名称的第二个字为简称的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北省 简称:冀 省会:石家庄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贵州省 简称:贵或黔 省会:贵阳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贵州,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重庆市 简称:渝 其他别称:巴 由来:重庆古称“巴”,商周时期为巴国首都。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1954年并入四川省,1997年,重庆恢复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山西省 简称:晋 省会:太原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云南省 简称:云或滇 省会:昆明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汉即设云南县,为云南得名的开始。唐为六诏,后为南诏;宋为大理国;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省 简称:辽 省会:沈阳 由来: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 1929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陕西省 简称:陕或秦 省会:西安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陕西,以陕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鄜延、邠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吉林省 简称:吉 省会:长春 由来: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吉林,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唐属东北民族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省 简称:甘或陇 省会:兰州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省 简称:黑 黑龙江 省会:哈尔滨 由来: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青海省 简称:青 省会:西宁 由来: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属吐蕃;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的开始;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 台湾省 简称:台 台湾省 省会:台北 由来: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台湾,以台湾府得名。唐宋均为化外地;元在澎湖设巡检司,兼管台湾渔民;明为荷兰所占,明末郑成功收复,设东宁省及承天府;清郑氏,设台湾府及台厦道,是为台湾得名的开始,并正式称台湾岛,后改台厦道为台湾道;清末设台湾省,后为日占,仍称台湾;民国收复,恢复台湾省,省名至今未变。 香港特别行政区 简称:港 香港 由来:宋代以前,香港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1997年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取全称中的“港”字作为简称。 澳门特别行政区 简称:澳 由来:澳门名字最早记录于明朝史书,叫做“蚝镜”(濠镜),意为海湾如明镜,盛产“蚝”。后又称做“澳”,即船只停航寄泊的地方,故称“蚝镜澳”,因隶属广东香山,亦称“香山澳”。“门”字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本地内港的妈祖庙,隔海同湾仔的银坑相望,形成的海峡象门;另一说是本地南面的氹仔、小横琴、路环、大横琴四岛离立对峙,海水贯流其中呈十字门状;再一说是本地南台山(妈阁庙山)和北台山(莲峰山)相封成门。总之,既是澳,又是门,故曰澳门。1999年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华民国自1949年为止,划分为35个省、2个地方、1个特别行政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行政区划作废。 民国时期简称表 1949年之前 绥远省 绥 归绥(今呼和浩特) 热河省 热 承德 辽北省 洮 辽源(今双辽) 安东省 安 通化 松江省 松 牡丹江 合江省 合 佳木斯 辽宁省 辽 沈阳 吉林省 吉 吉林 察哈尔省 察 张垣(今张家口) 河北省 冀 清苑(今保定) 山西省 晋 太原 黑龙江省 黑 齐齐哈尔 嫩江省 嫩 齐齐哈尔 兴安省 兴 海拉尔(今呼伦贝尔) 江苏省 苏 镇江 安徽省 皖 安庆 浙江省 浙 杭州 福建省 闽 福州 江西省 赣 南昌 山东省 鲁 济南 河南省 豫 开封 湖北省 鄂 武昌 湖南省 湘 长沙 广东省 粤 广州 广西省 桂 桂林 四川省 川 成都 贵州省 黔 贵阳 云南省 滇 昆明 西康省 康 康定 陕西省 陕 西安 甘肃省 陇 兰州 青海省 青 西宁 宁夏省 宁 银川 新疆省 新 迪化(今乌鲁木齐) 台湾省 台 中兴新村 海南特别行政区 琼 海口 西藏地方 藏 拉萨 蒙古地方 蒙 库伦(今乌兰巴托) 中华民国初期,承袭清朝旧制,依当时顺序排列,有直隶、奉天、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22省。北洋政府在22个省之外设了京兆、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等几个特别区域,西藏、外蒙古、青海3个地方,另保留阿尔泰、塔尔巴哈台、伊犛3地区(后均并入新疆省)。国民政府北伐后,改直隶、奉天2省为河北、辽宁,并京兆特别区入河北,将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宁夏、青海改建为6个省(川边特别区改建西康省),总计28个省,另外加上西藏、蒙古2个地方,以及分自俄、英收回的东省特别区、威海卫行政区,并先后设置南京、重庆、上海、北平、天津、武汉(后改名为汉口)、广州、西安、青岛等9个特别市(即直辖市)。1945年后,国民政府将东三省划分成九省,增设辽北、安东、合江、松江、嫩江、兴安等6省及沈阳、大连、哈尔滨等3个直辖市。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和澎湖,台湾成为35行省之一。并将海南岛设立海南特别行政区,作为建省之准备。 关于外蒙古问题。中华民国于1946年承认外蒙古独立,因此《中华民国宪法》行宪时的固有领土并不包括外蒙古。 简称歌 辽吉黑蒙 冀晋陕宁 鲁皖苏浙 渝沪津京 豫鄂湘赣 台闽滇琼 川黔粤桂 甘新藏青 港澳回归 举国欢庆 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顺口溜 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 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 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 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 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 |
上海轮渡游船码头时间表(上海轮渡码头时刻表) |
2024-03-11
|
查看详情 >> |
涠洲岛船票码头(涠洲岛上船码头) |
2023-03-17
|
查看详情 >> |
码头文化的特点(码头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
2023-03-16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