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港口码头 > 古代台湾最主要重要码头(我国古代台湾具有哪些称谓)
古代台湾最主要重要码头(我国古代台湾具有哪些称谓)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2-20 22:24    点击:212   编辑:admin

1. 我国古代台湾具有哪些称谓

台湾"这一名称出现不过300多年,但是两岸人民对台湾宝岛早有称呼,历史上对台湾的称呼有近十个,如《禹贡》中的"岛夷",汉代的"东"、"东鲲",三国时代的"夷洲",隋代的"琉求",唐至元时期

元时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民众齐家中环。明朝明代万历年间在公文中出现"台湾"。

2. 我国古代台湾具有哪些称谓和特点

台湾在东晋时候的名称是:夷洲。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

史载,三国时吴国孙权于公元230年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达台湾岛,并带回当地居民数千人,这是见于正史记载的大陆政府第一次经略台湾。

东吴丹阳太守沈莹据此著《临海水土异物志》一书,说当时的台湾先民各有部落统属,使用石器和骨器,种植五谷,兼营渔业。

有纺织业,能作细布,并饰以花纹。以粟为酒,唱歌娱乐,有猎首及已婚女子凿去前齿的习俗,与大陆浙南闽北一带的“安家之民”颇为相似。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中指出:“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台湾古称夷洲﹑流求。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的情景。

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以前,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等对此就有所著述,它们是世界上记述台湾最早的文字。公元三世纪和七世纪,三国孙吴政权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后派万余人去台。”

扩展资料:

关于台湾少数民族的来源,主要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认为是中国大陆百越民族中闽越的一部分。

第二种认为是来自菲律宾、婆罗洲诸群岛的马来人。

第三种认为主要源于闽越,在历史发展中又先后融合进了来自琉球群岛、菲律宾、婆罗洲及密克罗尼西亚诸岛的移民,各种移民交相融合。

多源说较易为现今的学者所接受。1970年,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一块人类头顶骨化石残片,时间距今约二到三万年前,属于旧石器时代后期的遗物。

以后又陆续发现了6件人头骨片化石,被定名为“左镇人”,这是迄今被发现的最早台湾居民,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有亲缘关系,应该是从大陆移居台湾的。

新石器时代如圆山文化时代和卑南文化,与大陆东南沿海的新石器文化有共同之处,即都有绳纹特征。

有学者认为圆山文化的创造者是从大陆移居台湾的。

3. 我国古代台湾具有哪些称谓呢

秦朝称台湾为“瀛州”,三国时期称为“夷州”,隋代改为“流求”,宋朝称“毗舍耶”,明初又叫做“东番”,后来则有“鸡笼山”、“北港”、“笨港”、“台湾窝”等诸种称谓。直到明代万历年间,才开始有“台湾”之称。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收复台湾,曾改名为“东都”,其子郑经继位时,即更名为“东宁”。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录属于福建省。

4. 古代台湾用过的称呼

台湾在三国时称夷洲。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大陆军民东渡台湾,垦拓、经营台湾岛,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到了6世纪末、7世纪初的隋代,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访察异俗”,“慰抚”当地居民。此后由唐到宋的600年间,大陆沿海人民,特别是福建泉州、漳州一带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从事垦拓。至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有军民屯戍。

自此后,大陆和台湾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渐频繁。

5. 古代台湾称为

一、春秋战国时期称台湾为“岛夷”;

二、秦朝称“瀛州”;

三、在三国时期称“夷洲”;

四、 隋朝至元朝称“流求”;

五、清朝时期改名为“台湾”。

6. 我国台湾古时具有以下哪个称谓

琉球是台湾的旧称。

琉球只是其中一个称呼而已 秦朝称台湾为“瀛州”,三国时期称为“夷州”,隋代改为“流求”,宋朝称“毗舍耶”,明初又叫做“东番”,后来则有“鸡笼山”、“北港”、“笨港”、“台湾窝”等诸种称谓。直到明代万历年间,才开始有“台湾”之称。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收复台湾,曾改名为“东都”,其子郑经继位时,即更名为“东宁”。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录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