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港口码头 > 长兴县渔人码头(长兴县渔人码头在哪里)
长兴县渔人码头(长兴县渔人码头在哪里)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4-20 14:30    点击:227   编辑:admin

1. 长兴县渔人码头在哪里

浙江湖州主要旅游景点有:

1、飞英塔;

2、莫干山;

3、太湖旅游度假区;

4、顾渚山;

5、仁皇山景区;

6、陈英士故居;

7、法华寺;

8、南浔古镇;

9、安吉竹博园;

10、中南百草园。

1、飞英塔:

飞英塔位于湖州市内塔下街。该塔始建于唐代,据宋嘉泰《吴兴志》载,唐咸通年间(860—872),“僧云皎咸通中飞锡长安,僧伽授以舍利七粒及阿育王饲虎面像”,归来后建石塔藏之。“塔始中和四年(883),成于乾宁元年(894)”,名上乘寺舍利石塔。

北宋开宝(968—975)中,又建木塔罩护,形成“塔里塔”。根据建外塔缘由,取佛家语“舍利飞轮,英光普照”中之二字为塔名,名为“飞英塔”。上乘寺也易名为“飞英寺”。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塔遭雷击而焚于火,因“舍利无恙”,旋即重修,至今石塔中仍有“绍兴二十四年”等题记。

外塔亦于南宋端平初(1234)“葺而新之”。元、明、清三代多次修缮。1929年,因年久失修,致塔顶倒塌。1961年4月,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飞英塔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该塔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维修单位,维修工程在1986年底竣工。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飞英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莫干山: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德清县境内,属天目山余脉,相传是干将莫邪铸剑之地。

景区主峰塔山海拔758米,风景秀丽。素有“清凉世界”之美誉,被誉为“江南第一山”,与北戴河、庐山、鸡公山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莫干山已有2000多年的开发历史,自然景观独特,景区植被覆盖率高达92%。遍山竹海,日本冷杉和宋代银杏挺拔,流泉飞瀑随处可见。莫干山多雨多雾,雨后大雾更是一绝,山腰以下全被云雾吞没,塔山之顶飘浮于云层之上,如大海中的小岛,又像空中楼阁,虚无缥缈,好似仙境一般。

莫干山中心景区包括塔山、中华山、金家山、屋脊山、莫干岭、炮台山等,既可看日出、云海,更可观瀑布、清泉。莫干山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明清之际,曾有“水乡佛国”的说法。清末民初兴建的数百幢别墅,掩映在竹林绿荫之中,非常清幽,被称为“世界建筑博物馆”。莫干山周围景点丰富,包括下渚湖湿地,新市古镇,觉海寺等。

3、太湖旅游度假区: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是太湖南岸唯一的省级旅游度假区,位于湖州市区北部、太湖南岸。这里,碧波如镜,渔帆轻移,芦苇连片,绿林成带,尽得太湖自然风光之神韵。

太湖旅游度假区集山、水、湖、湿地等重要旅游资源于一地,这里岸线长,水面开阔,浜湖区几乎是环太湖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度假区中央是7平方公里、保持原生态的湿地,水生植物和鸟类资源丰富。

度假区内天然河道纵横交错,星罗棋布。乡村居民逐水而居,粉墙黛瓦,或耕或渔,与原始的自然环境和谐结合,韵味无穷。度假区现有太湖山庄、哥伦波城堡、太湖乐园、太湖之舟、太湖明珠、国际会展中心、温泉度假中心、丘城小镇、渔人码头等景点。

4、顾渚山:

顾渚山位于长兴县水口顾渚、金山两村,因唐代茶圣陆羽在此撰写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经》和盛产唐代贡品——紫笋茶、金沙泉水而闻名于世。

顾渚山海拔355米,西靠大山,东临太湖,气候温和湿润,土质肥沃,极适茶叶生长。唐代湖州刺史张文规称:“茶生其间,尤为绝品”。茶圣陆羽与陆龟蒙在此置茶园,并从事茶事研究。

陆羽在此作有《顾渚山记》,顾渚山是陆羽撰写《茶经》的主要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

顾渚山景区主要有忘归亭、贡茶院(遗址)、霸王潭、寿圣寺、虎头岩、斫射山五大景区和境会亭、金山摩崖石刻景点组成。中心景区为顾渚村,主要景点有:陆羽山庄、忘归亭、金沙泉、贡茶院、清风楼、枕流亭、息躬亭、木瓜堂、圃里茶园等景点。顾渚山景区山清水秀,修竹苍翠,其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已成为海内外人士追寻陆羽足迹,研究茶文化真谛的绝佳游览胜地。

5、仁皇山景区:

仁皇山景区通过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有机组织景区景点,形成了“一心一环两片双轴多区”的规划结构。

一心指文化“心”——以仁皇飞云景区为核心,强调文化内容的表达;一环指休闲“环”——环仁皇山山麓的休闲景观大道;两片指山林片和平原片;双轴指以南入口、仁王寺和仁皇阁组成的南北向景观控制轴和以东入口、仁皇阁和山脊线组成的东西向景观控制轴;多区指沿休闲景观大道两侧的多个功能区。

景观内涵可概括为:一阁(仁皇阁)、一寺(仁王寺)、一街(民俗文化街)、一园(文化创意园)、十大景点(仁皇晨曦、仁梵晚钟、凤台飞云、平湖远眺、凰咮听泉、山水清音、水岸花秀、香雪梅灿、枫坞花绚、曲竹石幽)、十大特色植物(梅花坡、桂花雨、樱花林、荷塘月、竹林风、杜鹃溪、枫林霞、山茶径、桑梓园、菰草田)和十二国会所。

6、陈英士故居:

陈英士故居又名“五昌里”,辛亥革命烈士陈英士出生处,始建于清初,部分已毁,现存为清末江南传统建筑群。陈英士在此度过儿童及少年时代,其侄陈果夫、陈立夫也诞生于此。故居围绕陈英士在海峡两岸有着共同价值认同的“推翻帝制,维护共和”这一历史功绩,以陈英士一生的革命活动为陈展主线,客观、全面展示了陈英士的生平及历史功绩。

7、法华寺:

法华寺又称白雀寺。在湖州西北9公里,弁山东麓石斗山。晋王羲之曾登临。

南朝齐(479—502)比丘尼道迹字总持曾在此山诵法华经,昼夜不息,共二十年,圆寂后即葬其处,相传梁大同元年(535)道迹灵骨所藏之宝龛忽生青莲,有司录实奏闻,诏建法华寺。道迹生前在诵经时,经常有白雀旋绕,若听法状,故又称白雀寺。

唐宰相李绅和五代吴越王曾改名惠觉寺。北宋治平(1064—1067)中僧如松重建,仍名法华寺。清康熙年间僧戒清募捐重修,嘉兴宋旭曾绘名山十一景于殿壁。

8、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南浔古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合璧建筑多样的江南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始建于公元1252年,景区占地面积34.27平方公里,东界至宜园遗址东侧起,西界至永安街起,南界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起,北界至百间楼。

景区拥有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氏旧宅、通津桥、洪济桥、颖园等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兴福桥、通利桥、新民桥等3处市级文保点,生计米行、刘氏景德堂旧址、周庆云旧宅等21处历史建筑。

9、安吉竹博园:

安吉竹子博览园前身为安吉竹种园,位于中国著名竹乡--浙江省安吉县境内,它是竹乡旅游的经典之作、王牌景点,是集竹文化、竹工艺于一体的中国竹子博物馆和亚洲规模最大的安吉竹种园的完美结合,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整个竹博园是融科研、生产、生态、旅游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竹类大观园。素有"都市后花园"之美称的安吉竹博园,全园总占地面积600亩,汇集了大江南北,海内外竹子34个属304个品种。

10、中南百草园:

中南百草园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生态休闲观光景区之一,地处竹乡浙江省安吉县境内,总面积5600亩,已投资6亿多元,是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获得全国创业带动型优秀企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园区)等众多荣誉。

经过多年的发展,景区已形成了集休闲运动、生态观光、教育培训、农业开发、商品贸易等多产业的经营格局。景区特别划分出大致的七大功能区,包括生态植物观光区、野生动物繁殖区、户外体育运动区、黄浦江源湿地水上漂流、原始淡竹宫、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休闲度假区等,八大景、十八园也包含在其中。

2. 长兴渔人码头好玩吗

1.湖州太湖

太湖南岸春风起,小梅山下梅花开。位于太湖南岸的小梅山和小梅港都因梅而得名,这里自古以来就是种梅、赏梅的胜地。每年2-4月,太湖度假区都会举办“南太湖梅花节”,一系列以“梅”为主题的特色活动,将为游客奉上一道春日旅游大餐。游客不仅能在风光秀美的南太湖欣赏十里梅海的风韵,还可以参加很多精彩的互动活动。此外,度假区的长田漾湿地公园、渔人码头,芦苇飘荡,还是赏芦花的好去处。度假区集旅游、购物、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MaiGoo小编建议你春天来这里讨一讨春闲,亦未尝不可。

2.中南百草园

中南百草园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植被覆盖率达95%,是天然的绿色大氧吧。植物世界由碧水晨曦、丹枫流霞、百草映雪等八景和白茶园、桂花园、紫竹园、采摘果园、淡竹林等十八园组成。园中种植的5000平方米樱花,颇具规模,成为长三角地区观赏樱花的好去处。樱花的花期不长,中南百草原每年春天都会举办“浪漫樱花节”。在园中坐上游览观光车,欣赏一路上连绵不绝的樱花美景,令人迷醉。

3.莫干山

莫干山的春季,初为幽兰飘香,沁人肺腑继而修竹吐翠,遍山皆绿,后为杜鹃盛开,姹紫嫣红,正如“前花未后花繁,满山七色巧打扮”。云雾变幻,竹笋破土,山花争艳,晨雾中一幅幅完美的“山居图”,令人陶醉不已。山上常常出现大雾。大雾起时,四周的群山、别墅都潜形匿迹,躲进了雾的帷幕。向下俯瞰脚下云海翻腾,犹如汹涌的波滚,犹如汹涌的波涛,气象万千。

4.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旅游景区共分三大区块。第一块是南浔旅游景点富集区,张石铭故居、刘氏梯号等景点分布其中。第二块是由小莲庄、嘉业堂、文园等景点组成的中心景区。第三块是以东大街以东的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主的东北区块。南浔的春天,水暖花开,阳光明媚,沿河两岸新绿的柳树分外迷人,是水上游古镇镇的最好时节。

5.安吉竹博园

安吉竹子博览园是一家集竹海观光、竹文化主题体验及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竹类大观园。轻舟赏竹翠,曲径闻竹香,凭窗听竹语,登高观竹浪,396个竹子品种让你体验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竹子意境;四只国宝让你感受大熊猫的迷人萌态;识竹品竹之余,或泛舟湖上,或品茗林间,或挑战自我,是深度体验的江南竹文化之旅第一站,是春季赏花度假,亲子出游的理想之地。

6.下渚湖湿地

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面积约为3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中心湖泊1.26平方公里,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朱鹮易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基地、国家野生大豆保护区、浙江省50个最值得去的景区之一,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2011年荣获“中国最美湿地”荣誉称号。每年3到4月,德清下渚湖仿佛披上了“金黄的嫁衣”。登上3号岛,百亩油菜花已陆续开放,岛上一片生机盎然。

7.安吉江南天池

江南天池位于海拔近千米的天荒坪,在翠竹簇拥、群山环抱之中,以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为依托,将雄伟的电站建筑与秀丽妩媚的自然风光结合,成为了安吉生态旅游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竹海茫茫,时有涧水瀑布跃入眼帘,登临搁天峰顶,游客可倚蓝天、揽白云,相约一起傲视磅礴天际,共赏天池壮美,沐浴自然清新。景区内,四季景色宜人,春天山花烂漫,云雾缭绕。

8.城山沟

城山沟景区占地2000余亩,是一家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住宿、水上活动、果园采摘等多位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景区分为五个功能区:水上活动区、服务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果园采摘区、城山寺庙文化区。景区内旅游体验活动众多,每年定期举行桃花节、采桃节、乡村音乐啤酒节等旅游节庆活动。这里春季可赏花卉有桃花(3月中旬-4月上旬)、油菜花(3月中下旬)、杜鹃花(4月上旬)。

9.太湖图影湿地文化园

长兴图影湿地文化园,东临浩瀚的太湖,西、南、北环绕有弁山,距长兴12公里,湖州10公里,景区为天然的湿地,由码头、大地景观、生态岛三部分组成,总面积5000亩,是集原生态展示、文化宣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温暖的春天,一大片油菜花海在图影湿地娇艳盛开。远远望去,满畦的油菜花简直成了绿的世界,花的海洋,非常迷人。

3. 长兴县渔人码头订餐电话

是有很多种选择的,但是最经典的一条是从大渔山下的长兴岛码头出发,沿着海边一直往东走,经过海滨风景区和青年路,到达东风路,再往南绕过东风岛,最后在远东路附近的轮渡口转回长兴岛码头,全程大约30公里,骑行时间以两到三个小时为宜。这条路线相对容易理解,风景也非常美丽,可以沿途欣赏到海景和自然风光,路面大部分为柏油路面,但也有部分路段是石板路面,需要注意安全。此外,长兴岛还有其他一些适合骑行的路线,比如可以到南竿村和老虎滩等景点,而这些路线会更具挑战性和美感,需要技术和体力的支撑,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做选择。

4. 吴兴区渔人码头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②西塞山:浙江湖州。  ③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④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⑤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⑥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⑦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⑧不须:不一定要。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赏析  张志和的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平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苏子瞻极爱此词,患声不可歌,乃稍损益,寄《浣溪纱》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黄鲁直闻而继作。江湖间谓山连亘入水为矶,太平州有矶曰新妇,池州有浦曰女儿。鲁直好奇,偶以名对而未有所付。适作此词,乃云:“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子瞻闻而戏曰:“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志和得无一浪子渔父耶!”人皆传以为笑。前辈风流略尽,念之慨然。小楼谷隐,要不可无方外之士时相周旋。余非鲁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与游也。(叶梦得《岩下放言》)  山谷(黄庭坚)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耳。因以宪宗遗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龄劝归之意,足前后数句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东坡笑曰:鲁直乃欲平地起风波也。 (摘自《白香词谱笺》)  作者简介:  张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其兄张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越州(今绍兴市)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史载唐肃宗曾赐他奴婢各一人,张志和让他们结婚,取名渔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

5. 长兴渔人码头导游词

黑嘴子海产品批发市场,兴工街长兴市场,疏港路海产品批发市场,棒棰岛渔人码头,大连的海鲜大多是山东,丹东和旅顺等地运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