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预约)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1-18 20:07   点击:59  编辑:jing 手机版

1.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新馆位于图文信息中心一至六层,馆舍总面积二万多平方米;采用借阅合一、师生合一的服务模式,借阅面积达八千平方米。图书馆下设办公室、资源建设部、借阅部、信息咨询部、读者服务部五个部门。

2008年10月,图书馆随学校整体搬迁至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原来的军工路校区图书馆和学海路校区图书馆重新合并。新馆所在的图文信息中心为校内最高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校园中心区域,不仅为全校师生利用图书馆提供了便利,更以江南书院式的“简致和美、清雅峻逸”建筑风格,处处透着浓郁的书香气息。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前身是“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图书室”,初创于 1912 年。 1952 年成立上海水产学院图书馆。1985 年改名为上海水产大学图书馆。2008年5月6日正式改名为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经过几十年的馆藏建设,已成为国内收藏水产科学文献历史最悠久、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图书馆之一,并被国内水产界视为水产科学文献的重要信息中心。

2.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预约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座位不能预约,开馆后按先后秩序入座。

3.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怎么样

图书馆整体宏伟大气,古风蔚然。中轴对称的造型烘托出其稳重而严谨的大家风范,在沉静的色彩的烘托下仿佛古代鸿儒之冠带,彰显着为学者洁身自好、儒雅宁静之学风。玻璃幕墙的通透明快与沉稳的建筑体型完美结合,寓意融合古今、学冠中外

图书馆象浩瀚大海中的一艘油轮,给你充分的休息与补给;

图书馆像茫茫宇宙中的空间站,有了它我们才能站住脚跟;

图书馆象落满树叶的后山,一页页的书汇总在一起,才最最塌实.不会失重于知识的维度.

以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为例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46年,前身为东北大学图书资料室,馆址在佳木斯,1948年学校迁往吉林市,正式成立东北大学图书馆。1949年7月,图书馆随学校迁往长春,1950年4月1日随校名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1958年10月,因隶属关系改变,图书馆再次随校名易名为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1978年,学校重新划归教育部领导,1980年,图书馆恢复现名。

东北师大图书馆是一所为教学科研服务、文献资料丰富的大型图书馆,现有藏书260万册,各种数据库56种。其中古籍46万册,内有善本书1200余种、明版书800余种、清代禁毁书数十种、钞本近百种,较著名的有翟金生泥活字《修业堂集》、明版袁氏嘉趣堂翻宋本《文选》、殿版《八旗通志》等,丛书2000余种、诗文集5000余种、地方志2000余种,近年来出版的影印本大套古籍《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大藏经》等均已入藏。外文图书40万册,其中日文图书12万册,建校初期,我馆先后接收了伪长春大学、长白师范学院等校的部分藏书,日伪时期东北地方文献有较多收藏,成为我馆藏书的一个特点。普通中文图书180余万册,教育、语言、文学、历史、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基础学科的图书收藏比较系统。期刊收藏1万余种,合订本27万册,解放前的重要期刊较多,东北解放区出版的期刊收藏较全。近几年每年订购图书1万余种3万余册,订中文现期期刊3140种,外文期刊200余种。有中文电子图书56万册,外文电子图书8000册。

4.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

校园环境从三个方面来讲,总体上,海事要好些。

一、绿化环境上:海事的绿化要比海洋好。

1、就目前来说,海事的高龄树木要比海洋多,并且栽种时间也比海洋早(截至2015年)。

2、海洋教学楼旁边有一片桃树林,入秋以后光秃秃的,在妖风狂妄的临港,拉低了整体的自然环境。

二、人文环境上:考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海事的校园布局上,非常有特色。

1、学生社团中心,单独的一栋人为建筑的船舶里面,临水而建寓意启航待发,正门面对宿舍北广食堂及社团和品牌活动,后门出来就会面朝大海心旷神怡。

海洋的学生社团中心,相比就差很多,并且有些不突出。

2、宿舍,海事布局上采取男生包围女生的战略,女生宿舍在校园中心,外围是男生宿舍包围。中间还有个北广,吃的很多很方便。

3、教学楼,去上课要翻山越岭,这种情况几乎所有海事学生都要经历,就是因为有座人造的小山丘,增添校园的空间层次感。

不过,如果起晚了,奔跑爬山气喘吁吁进入教室,很容易被识别的。海洋的上学过程相比简单,更有利于学习快速奔跑。

4、图书馆,大学校园环境较量,必须提到图书馆。这一点上,海洋大学完败。因为海事的图书馆做的相当好,一种现代购物商场的既视感,书籍种类齐全,面朝湖面,落地窗大面积采光,阳光播撒进来就是学习和恋爱的天堂。并且,还有一个空中花园。

海洋的图书馆,相比就有些古色古香。不管是座凳,还是书籍,都感觉曾经沧海难为水。

5、体育馆。海事的体育馆要好,面积大设施齐全。

另外,海事的游泳馆在室内,而海洋的游泳馆是露天的,风格不同。

三、建筑环境上:风格上,海事和海洋色彩不同,都很漂亮。

硬件上,海事要略胜一筹,就像图书馆这项,海事建设的这么好,是因为有人捐钱(cosco)。

最后一点,海洋大学完胜海事。

海洋大学播放音乐,雪的梦幻。

毕业多年后,这首旋律还能唤醒校园的时光。

眼里看到海事的画面,耳朵却时时听到海洋的呼唤。

5.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官网

本地口碑逐年上升,老上海人正逐步打破对于它“水产大学”的刻板印象。得益于双一流的名号,相当一部分国企近两年开始陆续加入秋招的队伍;录取分数线也在向上增长。2020年除陕西和两个省份中外合作是二本外已经全民一本招生,且高于一本线大几十分,甚至上百分,需要上“双一流”车的学弟学妹尽快上车,分数线已经和海事拉的很近了,部分省份已经超过海事;在上海,能进海洋的基本是市重点中低分段和区重点高分段的学生,本地生源质量和海事、立信差不多,和电力、电机、商学院等已经拉开了显著差距。

学校学风近两年也有了很大的改观,班级里大部分同学都很勤奋,图书馆final周都会坐满人,考研人数和考上研人数每年都在递增,老师基本都是985博士,且具备留洋经历(我的专业课老师基本都是同济,交大的博士,最差也是上理)学校对学生课程实行弹性规划,把必须课程往大一大二调整,留足了充分时间在大三大四考研、实习用。学校近些年的保研名额也有部分增加。保研比率在5-10%之间,各学院间有差异。

地处临港新片区,对标陆家嘴的建设,详情可多看下新闻,新片区四大建设里,海洋可以在“生物医药”上占一席,得益于政府的重视,未来临港地区必然高速发展;学校周边配套餐饮、娱乐、休闲正逐步完善,100米至2公里内都有成体系的店;交通也很便利,16号线滴水湖站或临港新城站学校公交20分钟便可到达,到市区虽然有些距离(1.5小时-2.5小时)但还能接受。未来学生实习主要集中在临港经济区周围,薪酬客观,发展大好。

非本地生源比率大致在70%左右,不必担心文化差异,上海是个挺包容的城市,想来上海工作获得更好的平台的可以考虑。以2018年为例,72分很好获得。以本科生为例,基本前50%成绩优异的学生,通过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外加在低年级时和学长学姐老师参加点项目就可以过72分,不用担心(除非过来混日子的)

6.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招聘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24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珍藏丰富、特色鲜明,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首任馆长是我国著名散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先生。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对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免费开放,对其他人则是收费参观,门票10元每人。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每天10:00至19:00对外开放

7.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开放时间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一般是从早上的九点开门,下午的六点关门,中国海洋大学位于我国的山东省青岛市,是一所985高校,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馆藏丰富,一共有两层里面的图书达到了上万种图书管理员管理的都很到位,图书摆放的都很整齐,图书馆也很干净整洁,很温馨,同学们到图书馆借书的时候要具备身份证和借书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