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冰川成因(海洋性冰川的成因)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1-25 03:18   点击:254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性冰川的成因

冰川的形成主要是由长期的地质及气候条件作用的结果。

气候则是现代冰川发育最主要的条件之一。气温降低,将引起雪线下降,雪线以上山体面积增加,从而增加了冰雪的积累量,促使了冰川的发育。

玉龙雪山的现代冰川属海洋性冰川,即温冰川,其温度内涵是除受季节气候因素影响的活动层外,所有的冰温都处于融点。

2. 海洋性冰川的成因是什么

祁连山是大陆性冰川,产生原因是地处内陆地区,降水小,形成的冰川面积小。而喜马拉雅冰川是海洋性冰川。原因喜马拉雅山受印度洋水汽影响,冰川分布面积大。

3. 什么叫海洋性冰川

由于冰川形成、运动、消融过程中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而塑造的地貌就被称为冰川地貌,按成因分为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两类。冰蚀地貌一般分布于冰川上游,即雪线以上位置,形态类型有角峰、刃脊、冰斗、冰坎、u形谷、峡湾、冰蚀洼地、冰川槽谷及羊背石、冰川刻槽等。冰碛地貌分布于冰川下游,形态类型包括终碛堤、侧碛堤、中碛堤、冰碛丘陵、冰碛台地和底碛平原、鼓丘、漂砾扇,以及由冰水沉积物组成的冰砾阜、蛇形丘、冰水阶地台地和冰水扇等。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大陆冰盖连绵分布,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古冰川地貌遗迹。

我国是世界上中低纬度现代冰川最发育的国家之一,大致分布于东经1040(四川九寨沟雪宝顶)以西至帕米尔高原,北纬270(云南丽江玉龙雪山)以北至阿尔泰山之间的极高山、高山地区,冰川总面积约58651平方公里,占亚洲冰川总面积的40%。

我国冰川海拔多在5000m以上,其中80%为大陆性冰川。大陆性冰川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西段、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西段和中段北坡、念青唐古拉山嘉黎以西地段、唐古拉山东段、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和祁连山东段。海洋性冰川主要分布在念青唐古拉山嘉黎以东地段、川西滇北的横断山脉以及喜马拉雅山东段。天山和昆仑山冰川数量最多,天山山脉冰川数量约占冰川总数的21.7%。青藏高原冰川面积占西部冰川总面积的82.6%。

我国最长的冰川是天山山脉库马里河上游的南依诺列切克冰川,长63.5km。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山峰北侧的音苏盖提冰川,是我国境内的第二大冰川,长41.5km。

4. 海洋性冰川和大陆性冰川有何不同?

冰山的类型是大陆性冰山和海洋性冰山。

5. 海洋性冰川的成因有哪些

成因

湖盆由冰川的刨蚀作用形成者称为冰蚀湖,呈串珠状分布的冰蚀湖称为串珠湖。

分布

这类湖泊大多分布在高山、高原及高纬度地区。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地带有著名的苏必利尔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和密执安湖等五大湖泊,其总面积为24.5万平方公里,为世界上第一大淡水湖群,其形成皆与第四纪冰川的刨蚀作用有关。芬兰的湖泊以及我国西藏高原的湖泊,多数也是由第四纪冰川刨蚀形成的。[2]

冰川刨蚀作用

冰川具有很大的厚度,对冰床有很大的压力, 而且冰川中冻结许多石块, 冰川在流动过程中,就会破坏冰床岩石,冰川对地面的破坏叫刨蚀作用,它完全是机械的,并且力量巨大。刨蚀作用有两种方式, 即挖掘作用和磨蚀作用。

挖掘作用

固体的冰,由于它本身的重量,对下面和两侧岩石就有一种挖掘的力量, 好象锄犁一样,将底床挖深,两侧拓宽, 即为挖掘作用。尤其是在不平整的冰床上沿着岩石的裂隙或层面挖掘更加显著,当冰融水流进岩石裂隙时,冻结膨胀,更帮助这种作用进行。

磨蚀作用

冰川本身及其所夹带的碎石砂土象锉刀一样对底床和两侧岩石进行磨擦的过程, 称为磨蚀作用, 又称锉磨作用。 磨蚀作用可造成冰床磨光面,夹带较硬的碎石将冰床底面和侧面的岩石刻划槽痕叫冰擦痕。

冰川的挖掘作用与磨蚀作用往往相伴出现,在冰川刨蚀过程中,如刨子刨木头一样,不断改造着地面,形成各种各样的冰蚀地形。

6. 我国海洋性冰川典型代表

1、绒布冰川

绒布冰川位于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里。这冰川有两条支流:东绒布冰川和西绒布冰川。绒布冰川向北流,形成珠穆朗玛峰北面的绒布山谷。绒布冰川起源于珠穆朗玛峰。绒布冰川地处珠穆朗玛峰脚下海拔5300米到6300米的广阔地带,由西绒布冰川和中绒布冰川这两大冰川共同组成。珠峰地区是中国大陆性冰川的活动中心,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山岳冰川就有15条,其中最大,最为著名的是复式山谷冰川绒布冰川,它全长22.4公里,面积达85.4平方公里。

2、海螺沟冰川

海螺沟冰川是地球上的冰川,几乎全部存在于远离人类聚居的南极地区。其余极少部分,虽分布于各个纬度,但又大多处于高寒、高海拔地区,使一般人难以到达。而中国四川的海螺沟冰川,其最下端的海拔高度仅为2850米,是亚洲最低海拔的冰川,也是离城市最近的一条现代冰川。海螺沟则位于贡嘎山风景区内。每日清晨,太阳初起时,连绵雪峰霎时间披上一层灿烂夺目的金光,这就是海螺沟最著名的一景日照金山。

3、天山托木尔冰川

托木尔峰海拔7443.8米,是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维吾尔语意为铁山,位于天山西部温宿县境内,是天山山脉的主峰,被列为国家综合自然保护区。4000米以上的地区,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是一派玉龙飞起、周天寒彻的冰雪世界。托峰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冰川作用区之一,共有冰川829条,其中发育在我国境内的509条,冰川总面积达2746平方公里,比两个祁连山冰川面积还大1.3倍,冰雪储量3500亿立方米,是中国冰川之最,比祁连山和珠穆朗玛峰地区冰雪储量的总和还大得多。

4、米堆冰川

米堆冰川位于波密县玉普乡米美、米堆两村,常年雪光闪耀,景色神奇迷人,曾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冰川之一。它也是西藏最主要的海洋型冰川、中国三大海洋冰川之一。其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末端只有24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米堆冰川上如此发育清晰,规模巨大的弧拱构造,在其冰川上是没有见过的,不能不说是一大冰川奇观。 发生频繁的雪崩奇观,巨大的冰瀑布奇观,发育完全美丽的弧拱奇观,这一切成就了米堆川藏公路,交通便捷,如今已成为帕隆藏布西藏江南旅游路线中重要的旅游景点。

5、透明梦柯冰川

老虎沟12号冰川,英文名为Laohugou Glacier No.12,又叫透明梦柯冰川,位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祁连山西段。透明梦柯来源于蒙古语的音译,本意为高大宽广的雪山。根据中国冰川编目,老虎沟12号冰川长10.1千米,面积21.9平方千米,储冰量2.63立方千米,是祁连山最大的山谷冰川。该冰川是中国科学院祁连山冰川与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的定位监测对象。

6、特拉木坎力冰川

特拉木坎力冰川被誉为中国最美六大冰川之一。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北京发布。特拉木坎力冰川位于喀喇昆仑山脉的特拉木坎力峰下,冰川长28公里多,面积为124.53平方公里,冰川末端高度为4520米,冰川雪线高度为5390米。冰川冰净储量为26.774立方公里,换算成水量可达22.758亿立方米,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固体水塔。其覆盖度非常高,包括南坡及西坡在内的冰川总面积达37835平方千米,占山地面积的37%,在中国境内的覆盖度为23%,这也是中国西部冰川覆盖率最大的山区。

7、音苏盖提冰川

音苏盖提冰川,位于新疆喀喇昆仑山脉乔戈里峰北坡,长约42公里,冰舌长约4200米,面积达380平方千米,估计冰储量不少于116立方千米。是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大的冰川,其融水注入叶羌尔河。音苏盖提冰川属于在高原内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大陆性冰川,冰川温度低,消融慢,进退幅度小运动速度慢,它是由4条巨大的支冰川和10余条规模不等的冰流汇合而成的树枝状山谷冰川。冰川末端下伸至海拔4000米左右的谷地中,冰川消融区表碛密布,冰塔林十分发育,裂隙密集,又称为裂隙冰川。

8、阿坝州达古冰川景区

达古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境内,东经102.44.15-102.52.46,北纬32.12.30-32.17.06,系罕见的现代山地冰川。风景游览区规划面积210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面积632平方公里,是阿坝州继九寨沟、黄龙后开发的又一精品景区,是镶嵌在中国四川阿坝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的一颗璀璨明珠。达古雪山山顶终年积雪,气势磅磗,山峰错落有致,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灿灿,十分壮观。

9、明永冰川

明永冰川(又称奶诺戈汝冰川),位于云南迪庆香格里拉,是卡瓦格博峰下其中一条长长的冰川,这是一条低纬度热带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山顶冰雪终年不化。由于它所处的雪线低,气温高,消融快,靠降水而生存,因而它的运动速度也快。到冬天,它的冰舌可以从海拔5500米往下延伸到海拔2800米处,如一条银鳞玉甲的游龙,从高高的雪峰一直延伸到山下,直扑澜沧江边,离澜沧江面仅800多米。

10、来古冰川来古冰川为一组冰川的统称,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然乌镇境内,紧邻然乌湖,来古冰川为世界三大冰川之一,是帕隆藏布的源头,冰雪融水流进然乌湖,湖畔是茂密的原始森林,还有很多原始的藏族村落,包括美西、亚隆、若骄、东嘎、雄加和牛马冰川,该冰川群中亚隆冰川最为壮观。亚隆冰川长12公里,从岗日嘎布山海拔6606米的主峰延伸至海拔4千米的岗日嘎布湖 ;气候上,地处印度洋季风向青藏高原输送冷空气的主要通道,降水充分,有利于冰川的发育,属于海洋性冰川。

7. 海洋性冰川广布的原因

北岛主要是丘陵,山地少只占全岛面积的18%,且海拔高度低。山地分布多偏于东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在1,500米左右。南岛主要是山地,占该岛面积的

70%,且高度大,许多高峰超过3,000米,中部的库克山海拔3,764米,是新西兰最高峰。高山顶部多雪和冰川,现代冰川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

8. 海洋性冰川形成

冰山是漂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块。在两极地区,海洋中的波浪或潮汐猛烈地冲击着附近海洋的大陆冰,天长日久,它的前缘便慢慢地断裂下来,滑到海洋中,飘浮在水面上,形成了所谓的冰山。

北极冰山格陵兰、阿拉斯加等地都是北极地带冰山的老家,每年大约有1.6万座冰山离家漂行。南极海域是世界上冰山最多的地方,每年大约有20万座冰山在海洋里游弋。北极的冰山一般体积较小,多呈金字塔形;南极的冰山体大身高,四壁峻峭陡直。1965年有一支美国考察队到南极考察,竟发现有一座长333公里、宽96公里的特大冰山,峭壁高出海面几十米。

由于北冰洋和南极海洋的地理位置、海陆分布情况不同,冰山漂流的情况也不同。北大西洋中的冰山主要来自格陵兰,由拉布拉多洋流携带着向南漂移。在北太平洋因有白令海峡这个关口,巨大的冰山很难通过,因此在北太平洋洋面上很少见到冰山。南极洋面辽阔,四周无陆地阻挡,大冰山可以长驱直入,浩浩荡荡地向四面八方漂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