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类在海洋生活
地球作为一颗行星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独有的特点令宇宙中大多数天体黯然失色,那就是,它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大量液态水的星系。如果乘航天飞机俯看地球,你会清楚地看到,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一个淡蓝色的水球,而陆地只不过是浩瀚大洋中的一个个岛屿,所以,地球的称谓可能是古人对自己居住星球的一种误解。
把地球称做水球或者是海洋之球,似乎更为贴切些。然而,我们今天已经没有必要做这种更正了。
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的面积为3.67亿平方千米,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而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仅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29.2%。
海洋对自然界、对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直与海洋息息相关。没有人不认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直接受益于海洋。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为生命的诞生进化与繁衍提供了条件;海洋是风雨的故乡,它在控制和调节全球气候方面发挥有重要的作用;海洋是资源的保护,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无穷尽的资源;海洋是交通的要道,它为人类从事海上交通,提供了经济便捷的运输途径;海洋是现代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基地,它为人们探索自然奥秘,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了空间。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海洋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特殊空间,无论是它的物质资源价值,或是政治经济价值,都远远超出人们原有的认识。人们对海洋的需求不再只是渔人之利、舟楫之便了。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类有条件以进军姿态走向海洋。
然而,谁也不可否认,20世纪全球环境的恶化,经济的畸形发展,使能源、粮食和水危机的阴影重重笼罩在人们的头上。陆地已不堪重负,而海洋有可能是人类第二个生存空间。
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只有一捧海水。洁净明亮的海水,对于我们人类,对于地球上所有的生灵是多么的重要呀?
让我们记住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的话:海洋养育了我们,我们要感谢海洋。作为生命最初的摇篮中的后代,我们光滑的皮肤,我们血管里的血,我们体内循环的水,都是海洋的所有,我们只是海洋的一份子。
2. 人类在海洋中的捕鱼量90%以上来自
人类对海洋早期的开发主要在于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和海洋运输业。人类大约在3000多年以前就懂得利用海水制盐,当时居住在地中海的人民在阳光下晾晒海水,从而取得海盐。
在地中海的希腊人也大规模的开展捕鱼业,他们还利用海洋进行葡萄酒和橄榄油的运输。
3. 人类在海洋里的祖先
大海的祖先是东海龙王。
4. 人类在海洋生活作文400字
第一次去空间站的话,怎么样装作经常去的样子?
1、登上火箭发射架电梯前,要回头跟媒体挥手致意,这时候笑容要自然,保持姿势三四秒等下面的人拍好照片就回过头不急不慢走进电梯。
2、准备发射前要自觉绑好安全带,关掉手机,不要等空姐来提醒才做,而且全程不要解掉安全带,到座位上就闭上眼睡觉,不要像个大乡里进城似的朝舷窗张望,也不要拿出个笔记本电脑打dota撸代码。
3、不要吃火箭上的火箭餐,任何已经多次乘搭火箭而且对饮食和生活有所追求的人都不会想去吃那种脱水食物充饥,最多只能问空姐要一杯白开水。
4、进入轨道后立刻马上进入失重状态,这时候没见过世面的宇航员都会飘到舷窗处惊呼地球多美丽,甚至掏出单反拍照发推,而你作为一个多次乘搭火箭来往国际空间站的老宇航员,自然不会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大乡里那样东张西望。你淡定自若地通过对讲机给地面报告了基本状态就要有条不紊地准备进入转移轨道,前往空间站。
5、进入转移轨道前在收费站靠边停船取卡,你要把握好距离,如果跟收费员和卡机离得太远或者太近会显得你是刚拿驾照的新手,最好保持二三十公分的距离,拿到卡片后就慢慢关上舷窗,挂入D挡启动发动机准备变轨。
6、首先你要将在轨线速度慢慢沿着匝道将航速提高到60KM/H,到达虚线交汇处,看倒后镜确定后方飞船的间隔安全,然后踩油门提速直至90KM/H-100KM/H,并入转移轨道。
7、到达空间站时需要减速对接,你要缓缓把飞船开到其中一个闸口前,停稳后慢慢摇下舷窗,把卡片和大钞递出去,然后接到找零都扔到杂物柜里,不要逐张零钞都整理好塞进钱包,否则后面等待对接的货运飞船等得不耐烦就鸣笛警告了。
8、走进空间站后通常舱内会拍录像,你不要害怕镜头,要微笑挥手致意,保持笑容三四秒等记者和粉丝都能拍到最好的照片。
9、不要乱去评论其他国家的舱室怎么怎么不好,比方说俄罗斯舱的怎么这么响,日本舱头顶那个装货的小疙瘩意义何在,欧美日这边的灯光怎么这么刺眼,这样会显得这个人怎么这么没教养。
10、别像那些三四线小县城来的村炮一般见识,整天拿个单反拍地球,或者自拍录视频发推,没见过世面,而你毕竟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宇航员理应见的多了,理应淡泊虚名,更关注如何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11、不要学中国的费俊龙那样翻跟头,这样会给人熊孩子小儿多动症的印象,踢坏了设备如果赔不起也有失逼格。
12、不要学加拿大人克里斯大叔那样吃个饭不仅要拍照发推,还要录视频传Y站,也只有加拿大这种落后的城乡结合国的娘们才喜欢这么干,你是见过世面的男人当然不会干这些事。
13、第一次操作Canadarm可以参考你在蓝翔毕业前学过的挖掘机操作技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给其他组员一种天分极高的印象,但也不要太过高调。
14、回程时记得跟留守的组员道别,道别后就不要回头了,动画里那些帅气的男主角转身后绝对不会回头,哪怕身后是核爆。
15、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分离,记得下车看看轮子里有没有小狗小猫之类的,作为一个有爱心的男人,要关心和爱护小动物。
16、当飞船返回舱进入黑障区,会发生通信中断的现象,这时候你千万不要慌张,可以小小抱怨一句,比如“又断线了,早知道就买去小米4?”
17、当返回舱着陆后,俄罗斯人会把你抬出来,这样在镜头前也不雅观,你要优雅地自己走出来,对工作人员微笑致意,不要忘了给小费,有人来拍照要记住插袋。
18、安顿好一切之后,可以上豆瓣简单写个游记,就像平日去趟旅游那样简单。
5. 人类在海洋探测了多少米
马里亚纳海沟,又称“马里亚纳群岛海沟”,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沟,该海沟地处北太平洋西部海床,靠近关岛的马里亚纳群岛的东方,该海沟为两个板块辐辏俯冲带,太平洋板块在这里俯冲到菲律宾板块(或细分出的马里亚纳板块)之下。
马里亚纳海沟在海平面以下的深度已经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最高处。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11 °20′N,142°11.5′E,即于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 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之间,北起硫黄列岛、西南至雅浦岛附近。其北有阿留申、千岛、日本、小笠原等海沟,南有新不列颠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沟,全长2550千米,为弧形,平均宽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处在斐查兹海渊,为11095米,是地球的最深点。这条海沟的形成据估计已有6000万年,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沟的一部分。地球上最深的地方在日本旁边,也就是马里亚纳海沟,全长2550千米,平均宽70千米,曾探明最深11034米,是目前发现的全球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少有的人类禁区之一。
太平洋是世界上平均深度最深的大洋,平均深度3900多米,而马里亚纳海沟又是太平洋之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首先测到这片海域最深深度11034米(36201英尺),此后英美等国家也在此测得,确认了这全球海洋最深的地方。不过英美测到的最深深度是10900米左右,前苏联测得的数据因为再也没能重现,因此被认为不做准。不过今年我国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测得深度10909米,和英美曾经测得的结果相近,不过前苏联测得的结果也比较接近。原本它被称为马里亚纳海凹,原因就在于这处就是个巨大的凹陷深沟,类似于倒立的山形。
总的来说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在11000米左右,这个至今没有多大的争议。深海的深度探测还是挺难的,因为实在是太深了,我国奋斗者号潜入马里亚纳海沟后,海面上的记者在采访参与坐底项目的三名乘员时,无法再通过无线电和海面通讯,而是利用声波通过海水传播来实现双向通信。这种通讯方式也还只能保证有效的交流,但是信号的保真度不高。据当时坐底的乘员透露,他们在海底没有见到什么大型动物,但是见到了一些像海参一样的体积不明的东西,说明这海洋最深处还是有生命活动的,但是整体上看起来比较像荒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
马里亚纳海沟之所以可以这么深,原因在于处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板块之间,板块由于地球地幔下岩浆的活动,岩浆也有剧烈的对流运动,而岩浆又十分粘稠,对地壳有相当强烈的冲击,导致地壳的运动。两块大陆往一块怼,海洋板块由于岩层密度更大、所处的位置更低,所以向大陆板块下俯冲,海洋板块向下弯曲,而大陆板块在交界处也因为岩层巨大的摩擦力也被向下拉,于是形成了巨大的岛弧构造,日本列岛就是在这种冲击中形成,而这种冲击也造就了世界上最深的海域,长度两千多公里、宽度七十多公里,大约自6000万年前开始构造。
各国测得的海沟深度不大一致,除了由于探测技术不同的原因,还可能有海沟自身的原因。如今的趋势是太平洋板块还在向大陆板块下俯冲,所以日本岛弧构造还有继续抬升的趋势,未来日本的面积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而不是网传的日本会在一场地震中沉没,而这种俯冲的趋势还会改变海沟的深度。如今它的深度变化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应该还在变化,所以会导致测得的数据不同,但大差不差,目前测得的深度都在11000米左右。而未来这种俯冲的趋势或许会停止甚至反向,也就是马里亚纳海沟的发育可能会完全变样。
在非洲大陆上就有一个巨大的深沟,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未来两大板块的分离没有了板块挤压、大陆褶皱变形的趋势,拉开之后也可能在马里亚纳海沟的基础上再拉出一道深沟,造就更深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