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演化史
鲸和鲸鱼说的是一个东西,鲸鱼就是鲸的俗称。
鲸鱼并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类动物,由于其体形酷似鱼类,所以习惯上把它叫做鲸鱼;鲸类的形体构造和生活习性明显异于任何哺乳类,故长期单列为一目。
其祖先和演化史一度存有争议,但随着相关研究不断进展,现已充分证实鲸类由5000万年前的陆生偶蹄目入水后演化而成。DNA测序显示鲸类与河马互为姐妹群,二者构成的分支又与反刍亚目互为姐妹群。为避免偶蹄目和鲸目并系的情况,现行分类将鲸目归入偶蹄目,降级为单系的鲸下目。
2. 海洋的演化
海水从地球的岩石后面开始,演变成液体,成为海洋的源头。也有人说陨石降落在地球上,给宇宙带来水和气体,从而形成海洋。蓝色星球应该提到海洋。整个地球几乎被海洋包围,人们居住的土地只占很小一部分。因此,随着气候变暖,人们担心如果海冰融化,海洋最低水位会上升很多,陆地很快会被淹没,人类将无处容身。
3. 海洋的起源演化
1、海其实是在地球史上第一次火山爆发时由于水蒸气太多而形成了云,之后又下了几千年的暴雨,汇成了大海。
2、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浓云密布。天昏地暗,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由于冷却不均,空气对流剧烈,形成雷电狂风,暴雨浊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这就是原始的海洋。
3、经过水量和盐分的逐渐增加,及地质历史上的沧桑巨变,原始海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洋。
4. 海洋的历史变迁
月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地潮、海潮和气潮的原动力都是日、月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而引起的,三者之间互有影响。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对海洋而言,月亮潮比太阳潮显著。大洋底部地壳的弹性—塑性潮汐形变,会引起相应的海潮,即对海潮来说,存在着地潮效应的影响;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质量的迁移,改变着地壳所承受的负载,使地壳发生可复的变曲。气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动,使海潮的变化更趋复杂。 潮汐是因地而异的,不同的地区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统,它们都是从深海潮波获取能量,但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尽管潮汐很复杂,但对任何地方的潮汐都可以进行准确预报。海洋潮汐从地球的旋转中获得能量,并在吸收能量过程中使地球旋转减慢。但是这种地球旋转的减慢在人的一生中是几乎觉察不出来的,而且也并不会由于潮汐能的开发利用而加快。这种能量通过浅海区和海岸区的磨擦,以1.7TW的速率消散。只有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并且在地理条件适于建造潮汐电站的地方,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虽然这样的场所并不是到处都有,但世界各国已选定了相当数量的适宜开发潮汐能的站址。据最新的估算,有开发潜力的潮汐能量每年约200TW·h。 起初,科学家们坚信,海水是地球固有的。它们开始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贮存在矿物和岩石之中。以后,随着地球的不断演化,它们便从矿物、岩石中释放出来,成为海水的来源。然而,一些科学家却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这些“初生水”就是从地面渗入的。近代兴起的天体地质研究表明,在地球的近邻中,无论是距太阳最近的金星、水星,还是距太阳更远一些的火星,都是贫水的,惟有地球得天独厚,拥有如此大量的水。所有这些,都让科学家倍感奇怪,纷纷探讨地球水的真正来源。其实,所有这些观点还都是猜测,离真正揭开地球水源之谜的日子还很遥远。
5. 海洋生物进化史
最初的陆生动物是3亿6千万年以前从海洋来到陆地的它们是今日栖息在地球陆地上的祖先。大约6000万年以前,它们之中有一类又返归了海洋,这就是鲸的祖先。 直到不久前这还是古生物学家们基于达尔文物种进化思想的推测。
在古生物学的整个历史中尚不曾发掘出一具骨架能够证实这种陆生动物转变为海洋主宰的假说,即能够证实在由陆地重返海洋的进化过程中,鲸如何经受了失去四肢、肱骨、后肢带等身体骨骼与器官的巨大变化而具有几乎是尽善尽美地适应泽国生活能力的生物的。
所以,科学家们只能推测可能是一种在过去的某个时候变成了鲸的始祖。
研究鲸的系谱的人遗漏了没有被发掘物证实的其余的进化环节。
其实,这类动物中有一支仍旧留在了陆地上,面另一支在鳞甲类动物灭绝后占据了出现空白的潟湖。
1993年在进行发掘工作的古生物学家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具5200万年前死亡的的骨架,它清楚地显示了该四足动物进化为海洋动物的最初阶段。这种动物叫做会游泳的爬行鲸。 发掘出的鲸的祖先,体形有如海狮大小,重约300公斤在现在鲸鱼的隐没在肌肉组织里的退化了的小骨生长之处正是爬行鲸的前后肢所在。
与现代鲸不同的是,鲸的远祖前肢短,后肢较长而粗壮。
这使它能像现代海狮那样爬上海岸,在水中也可以灵活地利用后肢参与整个身躯的波浪式运动。
远祖鲸的尾巴相当长,尽管它没有现代鲸的尾鳍但仍不失为一把游泳好手。
据推测,它能成功地在浅水区捕猎鱼类。
1994年初,还是在,又发现—具动物的尸骨这一发现更加完善了鲸的“家谱”此次发现的是4600~4700万年以前存在于地球上的动物的骨骼。
从发掘出的骨架看,这种3米长动物它已具备了一系列与爬行鲸不同的特征。
它无须再像它的先辈那样爬上陆地了。
骨架是在沉积岩中发现的。
地质学家指出,这种沉积岩形成于很深的海底,这一事实很能说明鲸的更近代的祖先已经非常适应本属于鱼类的无垠的海洋空间了。
在找到的骨骼轰动一时,它使达尔文主义者异常高兴:即使是作为某一类海洋动物的特例,这位伟大的英国人的理论也获得了胜利。
骨架在科学的面前揭示了一种动物的后肢变化的典型渐进过程。
不是灾难性的事件而是在物种演化突变的影响下的普普通通的变化以及自然条件的改变所进行的选择。使鲸最终失去了它的后肢。
假如鲸的祖先在其海洋生活的初期还长有脚掌的话,那么,正如发掘出的骨骼所显示的,在距今3000万年的时候,它们的脚掌已经不复存在了。 当然。
无论是会游泳的爬行鲸或者是其他的某种爬行类,它们与现代鲸并不是一条链中的几个环节。鲸的进化包括许多分支,但其进化过程大体如此。
学者们试图解释,被称为“会游泳的爬行鲸”类四足动物为什么决定舍弃陆地又迁人海洋呢?说法之一认为,当时正值地球上大量的巨型鳞甲类动物灭绝之时,主宰近岸水域的雷龙的灭绝使这一广阔水域出现了空白,这里又有丰足的食物,也许就是这种原因使爬行鲸重返海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