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始海洋的海水是咸的吗
因为海水中含有盐。有些盐来自海底的火山,但大部分来自地壳的岩石。岩石受风化而崩解,释出盐类,再由河水带到海里去。在海水汽化后再凝结成水的循环过程中,海水蒸发后,盐留下来,逐渐积聚到现有的浓度。海洋所含的盐极多,可以在全球陆地上铺成约厚500英尺的盐层。
世界各大海洋的海水所含的盐分各处不同,平均约为3.5%,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盐,最常见的是氯化钠,即日用的食盐。
海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组分水溶液。海水中各种元素都以一定的物理化学形态存在。在海水中铜的存在形式较为复杂,大部分是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在自由离子中仅有一小部分以二价正离子形式存在大部分都是以负离子络合物出现。所以自由铜离子仅占全部溶解铜的一小部分。海水中有含量极为丰富的钠,但其化学行为非常简单,它几乎全部以Na+离子形式存在。
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物十分复杂,主要是一种叫做“海洋腐殖质”的物质,它的性质与土壤中植被分解生成的腐殖酸和富敏酸类似。海洋腐殖质的分子结构还没有完全确定,但是它与金属能形成强化合物。
2. 原始的海洋是碱性的吗
海水酸碱度的标志
海水pH值是测量海水酸碱度的一种标志,海水一般呈弱碱性,是海水酸碱度的一种标志。海水的pH值大于7,所以海水呈弱碱性。海水pH值因季节和区域的不同而不同:夏季时,由于增温和强烈的光合作用,使上层海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和氢离子浓度下降,于是pH值上升,即碱性增强,冬季时则相反,pH值下降。在溶解氧高的海区,pH值也高;反之,pH值
基本简介
天然海水的PH值经常稳定在 7.9—8.4之间
未受污染的海水pH值在8.0~8.3之间,也就是说,天然的海洋有点偏碱
太平洋海域平均PH值是7.889—8.268
海水的pH值
海水的pH值约为8.1,其值变化很小,因此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海水的弱碱性有利于海洋生物利用 CaCO3组成介壳;海水的 CO2含量足以满足海洋生物光合作用的需要,因此海洋成为生命的摇篮。
一般气体在海水中的溶解量与其在大气中的分压成正比,但CO2是个例外。CO2与水有反应,因此提高了它在海水中的浓度。CO2在生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藻类光合作用消耗CO2,产生有机物和氧气。因此,大部分地区的海水表层是不饱和的,深层水由于下沉有机物的分解含有较多的CO2。赤道海域环流和美洲大陆西岸上升流把CO2带入表层水。
海水从大气中吸收CO2的能力很大,而且最初它所能吸收的CO2是现今的几倍。要准确估计海水吸收CO2的能力是较为困难的,因为整个体系处于动态之中。CO2与水生成碳酸,碳酸离解得到碳酸氢根和碳酸根,这是海水中溶解碳的主要化学形式。CO2浓度随深度增加,因为藻类光合作用消耗CO2而在呼吸中放出CO2,另一个原因是CO2的溶解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
天然的碳有三种同位素:12C,13C和14C。其中C是放射性同位素。大气中的C有两种来源,一是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N2发生核反应产生的;另一种是由于核爆炸产生的。C进入海洋后,随着海水的运动减低浓度,因此可以用来研究CO2的气体交换速率和水团的年龄等。
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约为2.2mmol/kg。CO2的各种形式随pH的变化而变化。海水的pH值等于8.1,以HCO3形式为主;其次是CO3;而CO2+H2 CO3含量很低。在CO2+H2 CO3中则是以溶解CO2为主,H2 CO3更少。常常把CO2+H2 CO3称为“游离CO2”,写为CCO2(T)。
海水pH值是测量海水酸碱度的一种标志。海水由于弱酸性阴离子的水解作用而呈弱碱性。海水pH变化不大,一般在在8.0~8.5之间,表层海水通常稳定在8.l±0.2左右,中、深层海水一般在7.8~7.5之间变动。
pH标度
1909年Sorensen首次提出了pH标度,定义为
pHs=-log CH+
这里是使用H+的浓度标度的,在1924年离子活度概念提出后,他又提出一个用活度标度的定义:
pHa=-loga H+
这两种标度之间差一个常数,25°C时,pHa=pHs+0.027。
实用标度
但是,实际上单独离子的活度无法测定,为了得到一个确定的值,需要确定一个实用标准,即根据现有的pH标准液(pHs)对比未知溶液的pH
pH= pHs +(E-Es)F/2.303RT
这里的pHs标准一般采用0.05mol/dm苯二甲酸氢钾的水溶液在25°C时pH值,即4.00。
影响因素
大洋水的pH变化主要是由CO2的增加或减少引起的。
海水的pH一般在7.5~8.2的范围变化,主要取决于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温度、压力、盐度一定的情况下,海水的pH主要取决于H2CO3各种离解形式的比值。海水缓冲能力最大的时候pH应当等于碳酸第一、第二级离解常数。反过来,当海水pH值测定后也可以推算出碳酸的浓度。当盐度和总CO2一定时,由于碳酸第一、第二级离解常数随温度、压力变化,所以海水的pH值也随之变化。计算出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碳酸第一、第二级离解常数值,就可以计算出pH。在实验室测定海水的pH时,如果温度、压力与现场海水不同,则需要进行校正。
温度校正可用下式
pHt1(现场)=pHt1(测定)+0.0113(t2-t1)
由于深度改变引起的压力校正可以通过查表得到。
测量
测海水pH值的意义
海水pH值是研究二氧化碳体系时易于直接测定的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
1、根据所测的pH值,结合其他一些可测的物量参量,即可计算海水二氧化碳体系中各分量的含量;从而得到不同海区不同水层中二氧化碳平衡体系比较明确的图象,以避免一一直接测定这些分量;
2、借助于pH值的分布,有助于认识各种海洋动植物的生活环境,进而掌握海洋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规律;
3、海水的pH值也直接影响到海洋中各种元素的存在形态及其反应过程。
总之,海水pH是海洋化学研究的重要参数之—,测定海水pH值对研究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测定步骤
一、pH值的校准
1、打开仪器连通电源,电极插头与仪器电极插座连接,预热30分钟。
2、将仪器选择开关拨至pH档
3、将温度调至当前温度(25℃)
4、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并使用洁净滤纸吸干水分
5、将电极浸入pH=6.864的标准缓冲溶液瓶,将斜率旋钮置100%处(顺时针旋到底),摇动瓶子,待平衡后调定位旋钮至显示6.86
6、取出电极,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并使用洁净滤纸吸干水分
7、将电极浸入pH=4.003的标准缓冲溶液瓶,摇动瓶子,待平衡后调斜率旋钮,至显示4.00,保持斜率、定位旋钮不动
8、核准,再次浸入pH=6.864的标准缓冲溶液瓶,看读数是否一致,若不一致,重复定位和调斜率步骤
9、取出电极并用蒸馏水洗干净,并用洁净滤纸吸干水分,放入保护液中或直接测定样品
二、水样pH的测量:
1、调准后,取出电极用蒸馏水洗净,并用洁净滤纸吸干水分
2、将电极侵入待测溶液,摇动瓶子,待平衡后,可从显示器读出样品的pH值
3、测量完毕后,取出电极并用蒸馏水洗干净,并用洁净滤纸吸干水分,放入保护液中
计算: ,r:温度校正系数;t'w:测定时的温度℃;tw:现场温度℃;β:压力校正系数;d:深度m。
性质
海水pH值与温度的关系
海水pH值随温度升高而略有降低,这是海水中弱酸的电离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结果,因此,如果实际测定海水pH值时的水温与现场温度不同,就需进行校正。
海水pH值与压力的关系
海水静压增大,海水的pH值降低,这是由于碳酸的离解度随深度而增大,压力对pH值的影响可按Culberson等(1968)提出的校正式进行校正。
海水pH值与盐度的关系
海水盐度的增加,离子强度增大,海水中碳酸的电离度就降低。从而氢离子的活度系数及活度均减少,即海水的pH值增加。
昼夜变化
夏季:白天表层海水光照时间长,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生物呼吸及有机质氧化分解强度,结果海水中出现CO2的净消耗,pH值逐渐上升;午后3—4小时内,pH值几乎达到最大值;晚间,光合作用停止,但呼吸作用和有机质降解作用照常进行,产生的CO2逐渐积累,海水pH值逐渐下降。
冬季:由于水温低,生物的光合作用与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均下降,pH值的昼夜变化幅度比夏季小。
3. 原始的海洋海水是咸的吗?
是因为陆地上的水流向大海,并带去了大量盐分,水可以蒸发通过下雨又到了陆地上,
淡水是指含盐量小于0.5g/L的水,主要指河水、井水、雨水等天然水都能供人们饮用。淡水呈弱酸性,淡水分子量为18u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相对于重水而言,淡水属于轻水,陆地上存在丰富的淡水,海水淡化也能获得淡水。
4. 原始海洋中的水是苦咸的对吗
海水之所以咸,是因为海水中有3.5%左右的盐类,其中大部分是氯化钠,还有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钾、碳酸钙等。正是这些盐类使海水变得又苦又涩,难以 入口。那么这些盐类究竟来自何方呢?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刚开始形成的地表水都是淡水,后来由于水流冲刷侵蚀了地表岩石,岩石中的盐分不断地溶于水中,这些水流又不断地汇成大河奔腾入海,这样大海成了盐类的最终聚集地。
湖水分为咸水湖和淡水湖,一般而言,内流湖多为咸水湖,外流湖则是淡水湖。主要原因是二者输出湖水的方式不同。内流湖不注入海洋,湖水主要是向大气蒸发和向岩层下渗透。在蒸发过程中,盐分会留在没有蒸发的湖水中,使湖水含盐度越来越高,湖水就变咸。外流湖的水会注入海洋,湖水中的盐分会随水流走,不会导致湖水盐度提高。
5. 原始的海洋是酸性的吗
大海的形成是地壳经过冷却定形之后,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由于冷却不均,空气对流剧烈,形成雷电狂风,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带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断蒸发,反复地形云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陆地和海底岩石中的盐分溶解,不断地汇集于海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融合,才变成了大体匀的咸水。
6. 原始海洋是淡水吗
海底有淡水。
海底的淡水来自陆地。海洋每年有33万立方公里的海水被蒸腾,化为雨雪降到陆地上之后,一部分渗入地下,遇到不透水的岩层,便形成了蓄水层。如果这蓄水层靠近大海,淡水就有可能透过海岸流入海底的岩层中。海底淡水具有资源储量大、水质好、无污染的优点。对海底淡水资源合理开发,将有助于近海岛屿和沿海城市淡水资源储存。
7. 原始海洋的海水是咸的吗还是甜的
海水不一定是咸的。
北欧的波罗的海,由于河流淡水注入量大,盐度只有百分之0.07至百分之0.08,是普通海水盐度的三十分之一。
在一些大河的河口处,由于淡水补给充足,盐度也不高。像亚马孙河口,离河口160千米的海域内均属淡水。
在远古时代,海洋初步形成时,海水的盐度并不高。后来随着河流的不断注入和蒸发,海水的蒸发量一直大于补给量,导致海水的含盐度逐步升高。
8. 原始海洋是什么样的
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地球圈层形成时期,其时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百万年】。刚刚诞生时候的地球与今天大不相同。
根据科学家推断,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炽热液体物质(主要为岩浆)组成的炽热的球。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的温度不断下降,固态的地核逐渐形成。
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物质(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这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
第二阶段为太古宙,元古宙时期。其时限距今4200至543Ma。地球自不间断地向外释放能量。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气层---原始大气。
随着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再汇聚成雨水落入地表。
就这样,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第三阶段为显生宙时期,其时限由543Ma至今。显生宙延续的时间相对短暂,但这一时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质演化十分迅速,地质作用丰富多彩,加之地质体遍布全球各地,广泛保存,可以极好的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为地质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建立起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9. 原始海洋的海水是咸的吗为什么
海水之所以咸,是因为其中含有各种盐类和矿物质,这些物质在海水中形成了离子,使得海水具有一定的电导性和化学性质。
海洋中的盐类主要包括氯化钠、硫酸镁、氯化钾和碳酸钙等,其中氯化钠是海水中最主要的盐类。这些盐类是从陆地上流入海洋,由于雨水和河水的侵蚀和冲刷,将在陆地上的矿物质带入海洋中,形成了海水中的盐分。
此外,海洋中的盐分浓度还受到水温、水深、海水蒸发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来说,海水表面温度较高、水深较浅的地方盐分浓度会较低,而在水温较低、水深较深的地方盐分浓度会较高。
总之,海水是咸的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多种盐类和矿物质,这些物质形成了离子,使得海水具有一定的电导性和化学性质。
10. 原始海洋的水是酸性而缺氧的
大海的形成是地壳经过冷却定形之后,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由于冷却不均,空气对流剧烈,形成雷电狂风,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带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断蒸发,反复地形云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陆地和海底岩石中的盐分溶解,不断地汇集于海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融合,才变成了大体匀的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