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产业的重要意义
数十亿年前,海洋孕育出最原始的生命。如今,浩瀚无垠的海洋仍旧是无数生命的乐园。在大海深处,那些精灵将百般神奇隐藏在体内,使人类难以窥探大自然不可思议的奥秘。 《海洋精灵》以专业的摄影、精心的编排,将通过生物塑化技术保存的大量海洋脊椎动物器官及整体标本生动而真实地呈现给读者,带领读者遨游海洋,探索海洋脊椎动物的奥秘,领略数十亿年进化所造就的自然奇迹。希望《海洋精灵》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海洋及其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使每位读者都能够从自我做起保护海洋。
当人们在无垠的太空中观看地球时,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出现在眼前。被海水包围的地球,蓝色成为其主要色调。占地球表面约70%的海水为地球披上了一件蓝色的外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其实是生活在一个水球上面。
这颗水球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海洋和生命是密切相关的,它为生命的进化与繁衍提供了条件,地球上近80%的生命都生活在海洋中。它们与生活在陆地上的生命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自然。而海洋中的生物对人们探索自然奥妙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们为人类探索生命起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同样,这颗水球也是孕育历史的摇篮。海洋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直与海洋息息相关。当人类征服了大陆之后,对海洋充满了好奇,而现实也没有让人们失望,丰富的食物、无穷的资源,都是海洋留给人类的财富。根据海洋生物制成的仿生物更是不计其数。例如,船和潜艇就是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而火箭则是利用水母、墨鱼的反冲原理制成的。可以说,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征服未知领域的空间。
色彩绚丽的珊瑚
海洋孕育了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生物资源,与陆地是同等重要的食物生产基地。整个地球生物生产力的88%来自海洋,海洋可提供的食物比陆地全部可耕地提供的食物多上千倍。据有关资料,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水产品(如鱼类、贝类、藻类、虾蟹类),能满足300亿人的蛋白质需要。其中,鱼类居多,特别是鲱科鱼类(如鲱鱼、沙丁鱼等)尤为重要。
海洋在为我们提供丰富食物资源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随着21世纪中国大规模开发海洋,海水养殖业、远洋渔业、海洋食品工业、海洋药物工业、海洋化工业、海水淡化工业、海洋能工业、海洋油气工业、海洋采矿业、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和机械制造业、海洋建筑业,以及围绕海洋产业发展起来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等几十个行业将得到迅猛发展。大批剩余的劳动力必将涌向海洋,汇聚成一支庞大的海洋产业大军,使21世纪的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海洋受到了来自各方面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的污染给海洋生物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海洋的严重污染导致大量海洋生物面临灭绝的危险。曾有海洋专家发出警告:珊瑚礁濒临死亡、物种侵略危及生物多样性、有毒海藻滋生及鱼种大量减少等情况正在加速。而海洋物种的减少将使海洋逐渐丧失支持人类社会发展的能力,甚至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海洋中的鱼群
导致海洋环境恶化的因素,几乎都是由人类活动直接产生的,其中之一便是过度捕杀。过度捕杀使珍稀海洋生物的数量急剧减少。例如,鲨鱼作为一种古老的生物,距今已经存在四亿年,比恐龙的出现还早一亿年。目前鲨鱼有400多个种类,堪称生物演化的奇迹,然而这样的奇迹在人类的贪婪和屠刀下却显得十分脆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有20%的鲨鱼物种被列为“濒危”“面临威胁”“易危”物种。全球每年约有7300万头鲨鱼被捕杀,这种杀戮行为正是在市场高昂的鱼翅价格的利益驱使下进行的。
鲸是海洋中非常聪明的动物,大部分的鲸性格温顺,不会轻易攻击人类,然而面对人类无情的杀戮它们却束手无策。目前,全球每年有大约2万头鲸被捕杀,其中大部分被用于商业用途。
广阔无垠的海洋中生活着无数可爱的生命,对于它们来说,大海是它们几十亿年以来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使得它们的生存环境遭受威胁。从现在起关注海洋环境、禁止过度捕杀,这些都是我们保护海洋环境不再遭受威胁应该做到的,我们要通过对海洋的合理利用来确保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这一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2. 海洋产业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回答如下:海洋发展的利与弊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利:
1. 资源丰富: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资源库,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生物资源,可以满足人类对于矿物、石油、天然气、鱼类等的需求。
2. 经济贡献:海洋经济包括渔业、航运、旅游等多个领域,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3. 科学研究: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的领域之一,对于气候变化、地质演化、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4. 交通运输:海洋是连接各大洲的重要通道,海洋交通运输能够实现大规模货物和人员的运输,提高了物资流通的效率。
弊:
1. 环境破坏:海洋开发活动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如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和破坏珊瑚礁等,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 生物多样性丧失:过度捕捞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会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影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3. 气候变化:海洋发展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海洋污染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4. 国际争端:海洋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可能引发国际争端,如领土争端、渔业争端等,影响国际关系稳定。
综上所述,海洋发展既带来了利益,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海洋资源的作用,需要在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管理。
3. 海洋产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必须紧紧抓住海洋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实现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海洋产业合理布局、海洋生态和谐美好注入强劲动力。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海洋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在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尊重海洋的自然规律,以海洋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不断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和综合利用效率,促进人与海洋的长期和谐共处,最终实现海洋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但随着海洋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海洋污染造成部分近岸海洋生态系统退化,濒危珍稀海洋生物持续减少,海洋生态灾害时有发生。在这样的形势下,抓紧调整海洋经济结构,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形成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和有效保护海洋环境的发展方式,就成为实现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期盼的客观需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群众对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美化生活环境有了新要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切实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尽快扭转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努力构建和谐的人海关系,使海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蓝色家园。
4. 海洋产业的重要意义图文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海洋渔业提供了世界20%以上动物蛋白质,全球30%的石油与50%的天然气产量也来自海洋,国际贸易运输量的90%在海上,加上海洋旅游等等产业,海洋资源利用的总产值在全世界达每年7万亿美元。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中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人类蛋白质资源的“仓库”,目前只有少数被人类利用;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1995年全球71个国家海上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为768.7亿吨。除此之外,在2000~6000米水深的海底区域,蕴藏着多金属结核、热液矿床和钴结壳,其中,据初步调查,15%的深海区有锰结核资源,总储量约3万亿吨;在海洋的空间资源中,对滩涂的主要利用方式是人工造地和发展水产养殖业,对海湾的主要利用主要是建港口,对海洋水域利用得最多的是海洋运输业;海水化学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矿物质,含量最大的10种依次为:氯化物、硫酸盐、碳酸氢盐、溴化物、硼酸盐、氟化物、钠、镁、钙、钾、锶等;海洋能资源的总蕴藏量十分巨大。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物估计,全球海洋能理论可再生的总功率为766亿千瓦,技术上允许利用的功率为64亿千瓦,这一数字是目前全球发电机总容量的两倍。
5. 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传统的海洋三大企业是指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
1978年以前,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不可能发展高科技产业,只能发展传统的产业。在海洋中进行鱼虾贝藻的捕捞和养殖,利用海水晒盐(长芦盐场、莺歌海盐场、台湾布袋盐场等),利用海洋发展海洋运输。尤其是国家之间大宗货物的运输。
6. 海洋产业发展
海洋类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国家对于海洋科学采取积极支持发展的政策,也大力发展海洋科学的教育。如今海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采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
当下随着行业的发展,如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较佳,特别是海洋资源开发、海水养殖、海洋生物医药、海上运输、海洋油气开发和食品工业等部门吸收人才最多。
近几年,我国在海洋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在海洋资源利用、海底石油勘测、海产品生产等方面,已经达到世界领先地位。因此该专业就业形势良好,由于该专业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国家的政策倾斜,从业人员的收入状况良好,且有持续增加趋势,特别是该专业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所以行业制定优惠政策以吸引人才。
7. 海洋产业的概念
海洋化工业指以海盐、溴素、钾、镁及海洋藻类等直接从海水中提取的物质作为原料进行的一次加工产品的生产,包括烧碱(氢氧化钠)、纯碱(碳酸钠)以及其他碱类的生产;还包括以制盐副产物为原料进行的氯化钾和硫酸钾的生产;或溴素加工产品以及碘等其他元素的加工产品的生产。
海洋化工业为蓝色经济发展增加新亮点。新世纪“蓝色经济”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我国科技兴海计划实施过程中,大批海洋实用技术得以突破,促进了传统海洋产业的升级改造,为传统海洋产业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陆续培育了一批海洋化工、海洋油气等新兴海洋产业,催生了一批龙头海洋企业,形成了以新技术促进海洋开发利用的新态势,成为蓝色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令人瞩目。
8. 海洋产业的源泉
这句话意思是说大财源汇聚了众多的河流,最终形成了汪洋大海。意味着一个庞大的财富源泉,可以有无限的变化和延伸,并进一步生成巨大的财富汇聚。这句话也可以比喻人们的力量和智慧汇聚在一起便可以成为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
9. 海洋产业包括什么
中国海洋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1990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438亿元,2000年增长到4133亿元,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约7.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
从2002年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飞向太空,到2018年“中法海洋卫星”再入苍穹,我国海洋卫星已从单一型号发展到多种型谱,已从试验应用转向业务服务,正沿着系列化、业务化的方向快速迈进。
从2002年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飞向太空,到2018年“中法海洋卫星”再入苍穹,我国海洋卫星已从单一型号发展到多种型谱,已从试验应用转向业务服务,正沿着系列化、业务化的方向快速迈进。
2012年~2017年,海洋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0.1%,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47.9%上升到56.6%。海洋旅游市场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2012年~2017年年均增速达12.1%。
2015年全国海洋生态红线已基本完成划定,全国30%的近岸海域和35%的大陆岸线纳入红线管控范围,筑牢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防线。
蛟龙号共完成158次安全高效下潜作业,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0. 海洋产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海洋是一个完整的水体。海洋本身对污染物有着巨大的搬运、稀释、扩散、氧化、还原和降解等净化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局部海域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它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该海域的污染。
2、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同样的问题。虽然海洋产业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步,但是海洋环境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所以如果不能处理好海洋环境保护的问题,海洋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再间接地影响到海洋经济和国家经济的总体发展。也就是说海洋环境保护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3、 保障人类食物来源安全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是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是生命之母。人类也是水生生物不断进化的产物,海洋是地球上所以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4、 为人类提供宜居的环境
海洋对气候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沿海地区是地球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区域,自古以来人类都会有意识的选择靠近海洋的地区定居,如今沿海地区的人口数量更是爆炸式的增长,有些地区的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当地的人口承载极限。
人口数量的大幅增加给海洋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造成了海洋环境的破坏,这种结果反过来也影响了沿海居民的居住环境。因此海洋环境保护的另一重要内容便是通过各种手段解决沿海地区的人口压力,这样才能在人类和海洋之间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对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要严厉处罚,珍惜海洋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环境资源。
5、国家安全不仅仅是指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不受侵犯,它还包括了生态环境安全,经济发展安全等等很多的内容,这些方面的国家安全问题虽然不如军事领域的国家安全看上去那么令人紧张,但是一旦国家生态环境出现问题就会从国家内部根本上对国家的方方面面产生严重的影响。
11. 海洋产业解释
我国海洋三大传统产业是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
1978年以前,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不可能发展高科技产业,只能发展传统的产业。在海洋中进行鱼虾贝藻的捕捞和养殖,利用海水晒盐(长芦盐场、莺歌海盐场、台湾布袋盐场等),利用海洋发展海洋运输。尤其是国家之间大宗货物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