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日本海又称微型海洋(日本的海洋)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26 20:36   点击:88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日本的海洋

日本海岸线长3.5万公里,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大约447万平方公里,拥有海港和渔港3914个

2. 日本的海洋面积有多大

第一名,美国(1135.1万平方公里)

陆地面积美国不是世界第一,但若论领海面积,美国绝对是世界第一。因为美国三面环海,海岸线相当长,这就使得它的领海面积相当大。

第二名,法兰西共和国(1103.5万平方公里)

想不到吧,法国竟然也会上榜,而且是排在第二名!

法国国土面积并不算大,虽然它的海岸线也比较长,但领海面积不至于这么大吧?

这就得看法国海外有多少领土了,你们别看法国那些海外岛屿一个个只有那么小点,但岛屿附近的海洋可一点都不小。而岛屿附近的海洋是谁的,没得说,自然是人家法国的。

第三名,澳大利亚(814.8万平方公里)

澳大利亚能上榜,相信没有任何人会觉得奇怪,因为这个国家四面环海,海岸线长得可怕。

第四名,加拿大(560万平方公里)

加拿大排在第四,可能会有人大吃一惊,因为这个国家跟美国一样,也是三面环海,海岸线也是相当长,没想到竟然只排第三,而它的邻居美国却排第在第一。

第五名,中国(473万平方公里)

我们中国陆地面积排在世界第三,但海洋面积就稍微有点小了,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

之所以我们中国领海面积只排在第五,主要是因为中国除东面和东南面沿海外(原本东北有出海口,但后来没了),其余省份都深处内陆,于是领海面积自然就不如以上四国了!

第六名,日本(448万平方公里)

日本地小人多是世界公认的事实。但又有谁专注过日本的领海面积,只比中国的领海面积小一点而已,也算是一匹黑马。

第七名,新西兰(408万平方公里)

第八名,英国(397万平方公里)

第九名,巴西(366万平方公里)

第十名,俄罗斯(222万平方公里

3. 日本的海洋文化

日本没有温带海洋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只分布在南北纬40°到60°的大陆西岸。日本的气候有两种,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由于日本临海,所以其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不要把海洋性特征明显误以为是温带海洋气候。气候的特征从海洋到内陆主要有海洋性,过渡性和大陆性三种特征,相比与大陆性,海洋性特征明显的气候全年的降水更加均匀,气温更温和。

4. 日本的海洋性气候显著吗

东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因为东京东临太平洋,夏季盛行东南风,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因此夏季降水丰沛。

新潟西临日本海,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风的背风坡,因此冬季降水丰沛,夏季降水较少。

因此冬季与新潟的气候差异主要是降水的季节差异。

5. 日本的海洋有哪些

日本海最深度是海平面3,742米以下、而平均深度是海平面1,752米以下。位于日本海的北部和西北部有日本海盆,是最主要的海盆,另外东南部是大和海盆,还有西南部的津轻海盆。日本海的东岸水深较浅,大陆架较宽;海的西岸,特别是朝鲜半岛附近的水域,大陆架的延伸只有约30公里左右。黑潮的一个分支进入此海域。

6. 日本的海洋之日

  日本的法定节日:在法定的国民节日里,学校、机关、企业都放假。  元旦:1月1日。按照日本的风俗,除夕前要大扫除,并在门口挂草绳,插上桔子(称“注连绳”),门前摆松、竹、梅(称“门松”,现已改用画片代替),取意吉利。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吃过年面,半夜听“除夕钟声”守岁。元旦早上吃年糕汤(称“杂煮”)。  成人节:每年1月第2个星期一。日本的成人节源于古代的成人仪礼,而日本古代的成人仪礼是受中国“冠礼”的影响。所谓“冠礼”,指男子成年时举行的一种加冠的礼仪。从加冠这天起,冠者便被社会承认为已经成年。日本仿我国旧礼制,始行加冠制度在天武天皇十一年(公元683年)。按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冠日多选甲子、丙寅吉日,特别以正月为大吉。1948年,日本政府根据民俗规定满20岁的人要过“成人式”,目的是要让青年意识到自己已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凡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在成人节这天要身穿传统服装参加官方或民间团体为他们举办的成人仪式,内容包括年轻人宣誓、长者的祝贺和参拜神社以及参加各种传统的文娱活动等。  日本逾四成“新成人”对未来持悲观态度  建国纪念日:2月11日。据日本神话,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统一日本,建立日本国。“建国纪念日”的前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的“纪元节”(empire day)。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二战期间,当时的执政者为了在人民中间培植崇拜天皇的军国主义思想,将这一天作为纪念日本天皇祖先“建立”日本的功绩的纪念日。1948年在制定国民节日法时,否定了这个节日。1952年修改节日法时,又把2月11日更名为“建国纪念日”。从那时起,日本社会上就存在着赞成和反对两种不同的观点。  春分: 日历上的秋分日,按日历每年前后有所不同。歌颂自然,爱护生物。  宪法纪念日:5月3日。1947年5月3日,日本废除了明治宪法,实施新宪法。  男孩节(端午节):5月5日。在这一天,有儿子的家庭门前均悬挂着祝男孩子健康成长的“鲤鱼旗”。日本以阳历5月5日作为端午节。端午节与男孩节同日,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门上还摆菖蒲叶,屋内挂钟馗驱鬼图,吃去邪的糕团(称“柏饼”)或粽子。“菖蒲”和“尚武”谐音,“鲤鱼旗”表示鲤鱼跳龙门。鲤鱼旗是用布或绸做成的空心鲤鱼,分为黑、红和青蓝三种颜色,黑代表父亲、红代表母亲、青蓝代表男孩,青蓝旗的个数代表男孩人数。日本人认为鲤鱼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表达了父母期望子孙成为勇敢坚强的武士的愿望。根据“尊重儿童的人格,谋求儿童的幸福,同时感谢母亲”的原则,规定这一天为全国公休日。  海之日:7月20日。制定于1941年,从1996年起成为国民纪念日。日本四面环海,为了感谢得自海洋的恩典,并祈祷能成为国运昌隆的海洋国家而制订。  敬老节:9月15日。日本人到42岁时才可以称“寿”做生日,通常被称为“初老”。到60岁时称为“还历”。77岁时为“喜寿”,88岁时为“米寿”,99岁为“白寿”,即百字少一,活到百岁就是“百寿”了。每年9月15日,日本各地都要开展敬老活动,为老人体检、整理修缮房屋、敬赠纪念品、组织慰问等。老人则根据自己的爱好,开展有益身心的活动。日本厚生省在这一天还要发布“长寿者名单”,登载在各地报纸上,只有百岁以上高龄者才能入闱。  秋分:日历上的秋分日,按日历每年前后有所不同,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  体育节:10月第2个星期一。纪念1964年第十八届奥运会在日本东京开幕。  文化节:11月3日。1945年以前,这一天作为明治天皇的生日举行庆贺活动。战后,它的主题被定为“爱自由,爱平等,促进文化发展”,在这天,对文化事业有卓越贡献者被授予“文化勋章”。  勤劳感谢节:11月23日。提倡勤劳,庆贺生产发展,国民之间相互感谢。  天皇诞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于1933年12月23日出生。

7. 日本的海洋渔业

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洋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8. 日本的海洋面积

国土的总面积:包括各小岛在内,共计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374,7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

位置

日本位于东亚,是四面被太平洋、日本海、鄂霍茨克海、东海环绕的岛国。

日本国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许多小岛构成。

日本本土位于朝鲜半岛西侧、北纬36度、东经138度。

日本国土北起择捉岛(北纬45度33分),南至冲鸟岛(北纬20度25分),东起南鸟岛(东经153度59分),西至与那国岛(东径122度56分)。构成了日本的四极。

面积

国土的总面积:包括各小岛在内,共计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374,7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

日本国土面积相当于中国的二十五分之一

日本传统上大致可分为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八个地区。

也有把日本分为太平洋方面和日本海方面的区分方法。

在行政上则分为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43县,共47个区划。

地形

日本国土的四分之三为山地,构成了环太平洋山地的一部分。其形状宛如一个海马。从山上流下的河川河面狭窄,河流急而短。另外四分之一是临海的平原与山脉之间的盆地,是主要的人口居住区。

日本有东日本火山带与西日本火山带。这两大火山带里有160座以上的活火山和休眠火山,是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国。由于地震多发、火山活动频繁、地壳很不安定,由此形成的众多的湖泊和沼泽地。

日本的 海岸线蜿蜒曲折,共长29,751千米。日本以西,日本海、东中国海方面绵延着水深200米的大陆架,日本以东面临着太平洋海沟,由北至南伸展、水深达6000米以上。南来的暖流,即日本海流(黑潮)流过太平洋一侧,而津岛海流则朝着日本海一侧流动。北来的寒流有千岛海流(亲潮)。

9. 日本的海洋日是哪一天

东京:东经139.46,北纬35.42。

时区东九区。

中文名

东京面积

2155平方千米

外文名

日文:東京;平假名:とうきょう;英语:Tokyo

别名

江户,千代田

行政区类别

都(一级行政区划)

国家/地区

日本本州岛关东地区

下辖地区

23区、26市、5町、8村

政府驻地

日本国东京都新宿区西新宿2-8-1

电话区号

03-5321

邮政编码

163-8001

著名景点

东京塔、东京迪士尼、银座、东京巨蛋、东京晴空塔、新宿、秋叶原

地理位置

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

机场

成田国际机场、羽田国际机场

气候类型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火车站

东京车站

方言

日语-关东方言(标准日本语)

人口

1350万(2016年)

经纬度

北纬35°69′—东经139°69′

现任知事

小池百合子

都花

染井吉野樱

都树

银杏

主要高校

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

著名人物

黑泽明、宫崎骏

著名企业

丰田、佳能、索尼、东芝、本田

GDP

9750亿美元(2017年)

都鸟

红嘴鸥

10. 日本的海洋政策是什么

一、导言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系统地回顾我国在海洋政策和法律制度上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新中国的海洋政策与法律制度的构筑和完善,不仅是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应履行的义务,也是将国际海洋规则融入国内法的必然要求,使国内法符合国际海洋法的原则和制度,更是国际社会针对国际法治的呼声和要求,以实现“依法治海”的目标,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法制保障。

中国在将国际海洋规则融入国内法的进程中,采用了转换的方式,即通过将国际海洋法的原则和制度以立法的方式融入国内法,并成为国内法的组成部分,构成中国海洋法律体系。

同时,中国在将国际海洋规则融入国内法的过程中,应以国际海洋法的原则和制度为基础,尤其应符合代表现代海洋法体系的核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所规范的原则和制度。为此,下文首先在概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重要原则等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中国在海洋领域上的政策与制度;其次,指出在海洋具体实践尤其在立法中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再次,提出我国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进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最后,分析我国进一步参与国际海洋规则制定的作用,以及完善中国海洋法律制度的若干对策建议。

二、内容

第一章国际海洋规则的成形与发展历程

第二章新中国在海洋政策与法制上的成就

第三章新中国在海洋事业上的举措与效果

第四章新中国在海洋法制上的问题与任务

第五章新中国在海洋战略性问题上的挑战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海洋治理的目标愿景

第七章中国维系与拓展海洋规则的机会

三、结束语

在新中国70周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依据国际海洋规则尤其是现代海洋法体系不断地充实国内海洋法制,并在海洋政策的指引下,依循其原则和精神,不断地完善国内海洋法制,为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和保障作用。但国际社会针对我国海洋法制中的制度和规范存在不同的态度和对立的实践,所以如何让国际社会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我国的海洋政策和法律制度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换言之,我国需要在不同的场合包括国际性会议中阐释我们的海洋政策和立场,以求得理解和支持。同时,我国也应对国内海洋法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调整和完善,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合理呼声和要求,以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进程,为实现依法治海做出贡献。

不可否认,我国自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完整提出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以来,迄今已完善了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治理体系。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四个转变”;基本路径是通过陆海统筹对内发展和壮大海洋经济、对外为推进“一带一路”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运用新发展观、新安全观、新开放观、新治理观,以及亲诚惠容理念和正确的义利观等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构筑新型国际关系,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的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以共享海洋的空间和资源利益,为提升人类福祉做出贡献。

为实现上述目标和理想,包括实现依法治海目标,我国应根据自身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地转换角色和定位,以在维系海洋秩序并完善海洋规则方面发挥作用,确保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环境和条件。

中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在海洋规则和制度方面的角色转换和定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从海洋规则的遵守者到制定者的转换;第二,从海洋规则的“破坏者”到遵循者的转换;第三,从海洋规则的维护者到引导者的转换;第四,从海洋规则的模糊者到精确者的转换;第五,从海洋规则的实施者到监督者的转换;第六,从海洋规则的特色者到普通者的转换;第七,从海洋规则的承受者到供给者的转换。

当然,要实现这些角色和定位的成功转型并非易事,需要我们长期地研究和不断的实践,尤其需要对海洋实施综合性的管理,并在吸收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启示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海洋规则和制度,实现海洋的功能性和规范性统一目标,为人类与海洋的和谐生存和利用提供保障。这是我们对待海洋事业发挥海洋作用的应有态度和责任。

四、后记

本书是作者主持承担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三大系列”(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中的“建国70周年”研究课题《新中国的海洋政策与法律制度:回顾与展望》(2017BHB005)成果基础上,结合作者针对海洋法的理论和海洋问题有关内容的部分成果的集成。

其内容首先以现代国际海洋规则的成形为切入点,指出了狭义现代海洋法体系尤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重要原则、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同时,对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结构分析了新中国70年中在海洋法制上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四个阶段(海洋法制的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形阶段和充实阶段),并指出了其在各个阶段的作为和成就。

其次,分析了新中国在海洋政策上的成就,包括在制定综合海洋政策、在制定全国性海洋开发规划、在对外宣传海洋事业方面的具体措施。同时,阐述了新中国在海洋管理机构和改革方面的成就及任务,以强化综合海洋管理,提升海洋治理能力的要义。重点分析了新中国在海洋事业上的举措与效果,特别分析了和谐海洋理念、海洋强国战略体系、“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和效果。在该部分系统研究了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体系(包括发展过程、基本路径、核心指标、重要特征和目标定位),以及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一带一路”倡议内涵,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性质和任务、空间范围、基本内容、目标与愿景、保障措施和效果评价。

再次,结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联系我国依据习惯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阐述了我国在国内海洋立法上的实践,分析了新中国在海洋法制上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完善的具体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应确立“海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如制定海洋基本法;应重点研究国内海洋法中受到他国尤其是美国挑战的内容,如西沙的直线基线制度、军舰在领海内的无害通过制度、专属经济区内的军事活动问题等;应补充完善和制定与海洋功能性事项有关的法规,例如,修改《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制定海洋科技法和海洋安全法等;应进一步完善海洋体制机制以提供保障,包括协调和清晰涉海管理机构的职权,如明确国家海洋委员会的职权,并用法律予以固化等。

为与上述问题相呼应,针对我国在推进海洋强国战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挑战,重点选择和分析了与南海有关的问题,包括领海内军舰的无害通过制度、南海断续线的性质及线内水域的法律地位、岛屿与岩礁的法律要件、南海仲裁案对海洋法的冲击,以及美国军舰在南海诸岛周边海域的航行自由行动。

最后,指出了中国维系和拓展海洋规则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维护海洋秩序,确保海洋安全,以及合理利用海洋的空间和资源。同时,鉴于我国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应在海洋规则的完善过程中实现角色和定位转换的目标,发挥中国的作用。这些角色和定位包括从海洋规则的遵守者到制定者的转换,从海洋规则的“破坏者”到遵循者的转换,从海洋规则的维护者到引导者的转换,从海洋规则的模糊者到精确者的转换,从海洋规则的实施者到监督者的转换,从海洋规则的特色者到普通者的转化,从海洋规则的承受者到供给者的转换。

而要实现这些角色和定位转换目标,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原则和精神,尤其是新时代中国外交新思想指导海洋工作,包括运用新发展观、新安全观、新开放观、新治理观,以及包括亲诚惠容理念和正确的义利观等在内的外交理念,以构筑新型国际关系,运用“一带一路”实践平台,为实现依法治海和综合管理海洋目标,并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的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目标需要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尤其应持续加深加大研究国际海洋规则的理论及各国的具体实践,以供参考,并为我所用和服务,这样才能实现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阶段性目标和终极性目标),并呈现人海和谐、人海合一之愿景,为人类造福。

此外,应该强调指出的是,感谢在课题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来自多方面和各阶层人士的指导及帮助,也感谢知识产权出版社薛迎春编辑的热诚协作,使本书能够尽早保质出版面世。本书的出版将进一步丰富和充实“筹海”(Ad Mare)论著。同时,本书的出版得到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资金资助,特此鸣谢!

五、作者简介

金永明,1966年9月生,浙江绍兴人,法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日本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现任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海洋法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海洋战略研究室主任、特别研究员;中国太平洋学会特聘研究员;国观智库资深研究员;东亚国际法论坛(中国)秘书长。

上海市日本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海洋法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太平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等职。

在海洋法领域发表论文百余篇、时评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海洋问题研究项目16项,3篇专报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8篇专报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

六、筹海简介

“筹海”源于1562年郑若曾撰、胡宗宪主持出版的《筹海图编》。“筹海”的英文“Ad Mare”来自拉丁语,意为“向海”、“至海”,也即“经略海洋”、“谋划海洋”之意。“筹海”系自发组织成立的学术平台。

“筹海”(Ad Mare)旨在从多视角、多领域对世界重要海洋国家的战略性问题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学术支撑和经验借鉴。

“筹海”分为“筹海论坛”、“筹海沙龙”、“筹海文集”、“筹海论著”、“筹海动态”和“筹海微信”平台,开展“六位一体”的海洋系统化研究。

“筹海”平台得到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和资助!诚邀各学术团体和专家学者加盟“筹海”,并提供各种学术支持,共同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11. 日本的海洋资源

1.日本多山地,地势落差大,且为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所以河流短小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2.日本为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由于受海洋和强大的日本暖流影响,年降水偏多且分布均匀。气温年较差也较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在8月和2月,海洋性特征显著。

3.日本的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大多需要从外国进口。但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以及优良港湾等有利条件,因此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拓展国际市场,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是典型的“加工贸易型”国家。

4.地理位置:西邻日本海,朝鲜海峡,东临太平洋。与中国等传统的东方国家隔海相望。历史原因:日本自古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大,与中国有很密切的联系,交流广泛。所以继承着东方文化。

而在日本开国之后,及明治维新后,积极学习先进的西方文化,且二战后受美国影响,所以还体现着现代西方的文化。【我上高二,文科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