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洋里的哪些鱼好吃(海洋里的鱼品种)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28 13:17   点击:191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海洋里的鱼品种

第一种:鲅鱼

鲅鱼又叫马鲛鱼,更洋气一点叫蓝点马鲛,是我们北方沿海地区最为常见的一种鱼,也是常见的一种野生鱼,话说鲅鱼很少有养殖的,主要是因为养殖的鲅鱼成活率特别的低,这样就会加大成本,而鲅鱼又是一种价位不是太高的鱼,所以市面上出售的鲅鱼都是从海里捕捞的,很少有养殖的,可以放心购买,最好吃的就是鲅鱼馅饺子,那可是我们胶东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胶东的海鲜名片,曾经走进过央视的美食频道。

第二种:带鱼

说到带鱼,我最喜欢吃炸带鱼,金黄酥脆,肉质鲜美,而妈妈的拿手好菜则是带鱼炖粉条,贼拉好吃,话说带鱼是最有骨气的鱼,每次被捕捉后直接就气死了,所以你从来没见过活蹦乱跳的带鱼售卖,其实不然,主要是与它的生活环境有关,带鱼生活在深海,长期处于高压之中,被捕捉后,鱼鳔难以适应,就会出现炸鳔的情况,鉴于这种情况带鱼是没有办法人工养殖的,所以可以放心的食用,再贵也要买着吃。

第三种:小黄花鱼

黄花鱼有大小黄花之分,大黄花相对要贵一些,目前已经有人工养殖的,但是小黄花却还是没有人工养殖的,只要是养殖成本太大,而小黄花本身就那么大,所以多为野生的,可以放心购买。小黄花鱼肉如蒜瓣,脆嫩比淡水鱼好,所以每值庭花绽放,柳眼舒青的明媚时节,或清蒸、或红烧、或干炸黄花鱼也是一种人生乐趣。

第四种:扒皮鱼

见到扒皮鱼,说句实在话看着有点害怕,长得也太丑了,准确一点说叫“奇特”,那粗糙如砂纸的鱼皮,叫人不舒服,“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扒皮鱼也是如此,别看它长得寒碜,但是肉质特别细腻,因为吃的时候都会把皮扒掉,所以人们也叫它“扒皮鱼”、也叫马面鱼。扒皮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也很高,属于非常小众的一种海鱼,目前还没有人工养殖扒皮鱼的,所以市场上所能见到的都是海洋野生的,可以放心购买。

第五种:巴浪鱼

巴浪鱼学名蓝圆鲹,这种鱼的分布比较广,不同的地区叫法也不一样,什么棍子鱼、滚子鱼、黄占、池鱼都是它,它是一种个头比较小的鱼,一般最大的也就10厘米左右,虽然味道没有石斑鱼和野生的大黄鱼相比较,但是它相当便宜,而且味道也是相当的不错,久煮的巴浪鱼,肌理结实,滋味深长,咀嚼起来特别有劲,最关键的是这种鱼是没有刺的,吃起来特别方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野生的巴浪鱼产量极大,营养丰富,至今无人工养殖。

第六种:白鲳鱼

说到鲳鱼,又分为金鲳鱼和白鲳鱼,现在市场上养殖的大多数是金鲳鱼,而白鲳鱼目前还无法人工养殖,它又叫平鱼,是一种洄游性鱼类,我国只产于南海,尤以广东沿海产量较多,它的肉厚刺少,肉质细嫩,特别鲜甜,备受食客们的喜爱。

2. 海洋里的鱼品种有多少种

据《全国渔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统计,我国海洋鱼类有1694种.其中硬骨鱼类有1519种,占89.7%;软骨鱼类有175种,占10.3%。

在我国整个海域,鱼类种数的分布里南多北少的趋势,南海种类最多,黄、渤海种类最少。

黄、渤海区的鱼类约有291种,其中常见的鱼类159种,主要经济鱼类约50种,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等。

东海大陆架海区的鱼类有727种,主要经济色类有近百种,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海鳗、灯笼鱼、石斑鱼、金色小沙丁鱼等。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的鱼类有1 064种,其中经济鱼类有125种,如大黄鱼、带鱼、竹荚鱼、金线鱼、鳗鱼、石斑鱼、金枪鱼等。

南海大陆坡海域的鱼类有205种,南海诸岛海域的鱼类有523种。主要种类有短鳍拟飞鱼、鲣鱼、旗鱼、金枪鱼、箭鱼、鲨鱼以及众多的珊瑚礁鱼类。

3. 海洋里的鱼有哪些名字

海星 starfish

珊瑚 coral

螃蟹 crab

章鱼 octopus

龙虾 lobster

贝类 shell

鲨鱼 shark

海参 sea slug

乌贼 cuttlefish

虾子 prawn

海豚 dolphin

金鱼 gold fish

白带鱼 hair tail fish

牡蛎 oyster

珊瑚coral、

海胆sea urchin、

虾shrimp、

水母jellyfish、

海马sea horse、

乌贼cuttlefish、

章鱼octopus、

海牛manatee、lionfish

狮子鱼、

魟鱼ray、

鲸whale、

海星starfish、

海豚dolphin、

鲨鱼shark、

海龟sea turtle、

寄居蟹hermit crab、

海獭sea otter、

fur seal、

海象walrus、

海豹seal、

海葵sea anemone、

海绵sponge、

蟹crab、

管口鱼trumpetfish、

小丑鱼clownfish、

sea lion、

金鳞鱼squirrel fish、

蝶鱼butterfly fish、

比目鱼flounder、

刺河魨porcupine fish、

sea snake、

阳燧足brittle star

4. 海洋里的鱼类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 世界上现存的鱼类约2万4千种。在海水里生活者占三分之二,其余的生活在淡水中。中国计有2千5百种,其中可供药用的有百种以上,常见的药用动物有海马、海龙、黄鳝、鲤鱼、鲫鱼、鲟鱼(鳔为鱼鳔胶)、大黄鱼(耳石为鱼脑石)、鲨鱼等等。另外,还常用作医药工业的原料,例如鳕鱼、鲨鱼或鳐的肝是提取鱼肝油(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主要原料。从各种鱼肉里可提取水解蛋白、细胞色素C、卵磷脂、脑磷脂等。河鲀的肝脏和卵巢里含有大量的河豚毒素,可以提取出来治疗神经病、痉挛、肿瘤等病症。大型鱼类的胆汁可以提制“胆色素钙盐”,为人工制造牛黄的原料。

5. 海洋里的鱼品种有哪些

海里的动物有海龟、水母、乌贼、鲸鱼、带鱼、鲍鱼、比目鱼、金枪鱼、章鱼、牡蛎、带鱼、红翅鱼、鲨鱼等品种,其中海龟又被称为活化石,其背甲为心形,水母体型透明,颜色鲜艳,乌贼又叫墨鱼,嗅觉发达

6. 海洋里的鱼品种大全

海狗,也称海熊、腽肭兽。海狗是生活在海洋里四脚哺乳动物,因其体型象狗,因此得名海

狗;由于又有些象熊,因而又名海熊。

海獭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其个体不大,头脚较小,全身长有厚而密的毛,尾部有一条占体长四分之一以上的尾巴;而水獭则生活在河流里。

海狮有明显内耳,而海豹没有。

河狸是中国啮齿动物中最大的一种。营半水栖生活,体型肥壮,头短而钝、眼 河狸

小、耳小及颈短。

海牛(manatee),又名儒艮,属于海牛目Sirenia;sea-cows 哺乳纲的1目。通称海牛。

海牛有的生活在海里,有的则生活在河里。

7. 海洋里的鱼的种类

在广阔的海洋里,鱼的种类繁多,形态千奇百怪,生活方式和分布的水层也是千差万别。海洋鱼类根据它们自身的需求和身体的适应性会选择在不同的水域或水层生活。有些鱼类喜欢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海洋上层的浅水区或水面附近,有些鱼类则喜欢生活在没有阳光照射且接近底层甚至是海底以及海底的泥沙之中。渔业专家往往会根据鱼类分布的水层及深度,将海洋鱼类分为中上层鱼类、中下层鱼类和底层鱼类。各层鱼类的色彩、形态特征与它们所栖息的海洋环境竞出奇地相似,体现出物以类分、鱼以群集的自然特性。

中上层鱼类

海洋按平面可以划分为远洋区、浅海区和潮间带。海洋的中上层鱼类的身体呈梭形,两端尖细,鱼儿在海水中游泳时受到的阻力小,因此这些鱼类大部分为高速游泳鱼类。远洋区的中上层鱼类,例如金枪鱼、白枪鱼、箭鱼、噬人鲨、蓝点马鲛、东方旗鱼等都是游泳速度较快的鱼,它们的背部呈蓝黑色,与远洋区海水的颜色一样,腹部颜色较淡。浅海区的中上层鱼类的背部颜色与浅海区的海水一样呈灰黑色,腹部为银白色。

典型代表为玉筋鱼,会飞的燕鳐也常在浅海区活动。在海洋的潮间带,海水由于受降雨、潮汐及陆上注入淡水的影响,温度、盐度的变化较大,因此大部分鱼类都属于广温性和广盐性,而且有的鱼类可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典型代表如弹涂鱼,它除能在水中游泳外,还能靠吸盘和发达的胸鳍跳跃,有的甚至可以爬到红树林的枝头上去捕食昆虫,被称为“会爬树的鱼”。在潮间带,黑色鱼类一般生活在岩石间,绿色鱼类多生活在颜色较浅的海藻间,橄榄色鱼类常在马尾藻间出没,赤色鱼类则可在红珊瑚礁间找到。

中下层鱼类和深层鱼类

中下层鱼类通常指生活在水深200米以内的鱼类。浅海海底常可分为岩礁与泥沙海底。黑鲷、真鲷等就常生活在多岩礁的地区,而皱唇鲨、鲟鱼、扁头哈那鲨、扁鲨等,它们的嘴都在头的下部,常在泥沙质海底觅食。分布在水深超过200米的深层鱼类常被称为深海鱼。人们把水深200~3000米称做半深海,把水深3000~6000米称做深海,而把水深6000米以上的海沟称做超深海。深海光线昏暗,食物匮乏,水的压力大,故深海鱼类的形态比较奇特。

深海鱼类的色彩一般都呈银色、黑色或紫黑色。如生活在半深海环境中的巨尾鱼、后肛鱼,因为它们长着望远镜式的眼睛,可充分利用微光来搜寻食物。再如看上去好似有头没有尾的翻车鱼,头重尾轻,常会潜到半深海生活,有时它们也会跑到中上层海面上缓慢游泳,随波逐流。因为它们身上长着发光的鳞片,所以,当它们游动时,身上的鳞片就会闪闪发光,故被人们称为月亮鱼。许多深海鱼会发光,烛光鱼身体两侧有多排发光器,像一支支蜡烛,可作为异性互认的标志。

许多深海鱼的眼睛都已退化或埋于皮下而失去视力,于是它们常用触觉器官代替视觉器官,如深海盲帚鱼,其鳍条延长似扫帚。巨喉鱼和囊咽鱼常会张开巨口过滤海水以获得食物碎屑。在近万米深的海沟环境中,哪怕只是指甲般大小的面积都要承受近万牛顿的压力,即便如此,生活在那里的鱼类却依然自由自在。法国“阿基米德”号的考察人员在勘察近万米深的海底时,曾发现几十条3-4厘米长的小鱼在该海沟自由游荡。小小生命能在如此的高压环境中生活,不能不令人惊奇。

底层鱼类

典型的底层鱼类身体扁平,背部为灰黑色,常贴附在海底,这样有助于隐蔽和保护自己,如赤魟、孔鳐、鲅鲸、比目鱼等。鲅鲸的背鳍特化为一根“鱼竿”,竿端还有“诱饵”,似蠕虫可动,过路的鱼虾以为是可食之物等吞入后再想脱身已不可能了,这时鲅鲸就会一口将其吞入肚中。比目鱼则会将全身都隐埋在海底的泥沙中,仅仅露出双眼静候食物的到来,遇有可食之物便会跃身捕捉。比目鱼的体色还能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生物学上称为保护色。还有些鱼如毒鈾,常模拟周围环境而形成拟态,而绿鳍鱼的胸鳍常有游离鳍条,可在海底爬行和寻觅食物。

8. 海洋里鱼有哪些

鲑鱼,大马哈鱼,三文鱼 海/淡水鱼肉质呈金红色,偏嫩,常用于寿司、料理等。新鲜的可以生吃。鱼籽是上等佳品。鲑的主要生活区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北部,是一种回游鱼。在广阔的大洋中回游生活后,回到自己出生的河川产卵,而后终其一生。这是种不可思议的习性。鲑是一种以味道鲜美而出名的鱼。它的同类数量极多,包括狗鱼等深海鱼

沙丁鱼 海水鱼

海鲈鱼,黑鲈 海水鱼 黑鲈的分布与鲈不一样,分布于北美洲,但与鲈同属于肉食性,并且也吃自己卵所孵化的小鱼

鲽鱼,龙利 海水鱼 肉质嫩,适于蒸食

金枪鱼 海水鱼 新鲜的可以用来做料理,生吃

大西洋鳕鱼 海水鱼 肉质呈白色,适合配以清淡的调料食用

鳕鱼 海水鱼 这种鳕鱼产于北大西洋

青(花)鱼,马鲛鱼 海水鱼 拉丁菜中常见,腥味较重

枪鱼,马林鱼 海水鱼 像旗鱼一样有长形上颌,以高速回游于海洋间,它的背鳍延长到身体的后面,腹鳍成为丝状

乌鱼,鲻鱼 海水鱼 鲻类是鲈的同类。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到温带的海域,也生活于半咸水域至淡水水域。背部呈青灰色,腹部呈银白色,被圆鳞包住。普遍没有侧线,第一背鳍有4支刺。头顶是扁平的,眼睛具有特殊的眼睑叫做脂睑

鳕鱼 海水鱼 肉质呈白色,适合配以清淡的调料食用。分大西洋和太平洋两种

比目鱼 海水鱼 肉质嫩,适于蒸食

石斑 海水鱼 石斑可说是咸水鱼之最享盛名的一种,石斑的样子与鳜鱼相类似,石斑鱼有许多不同的种类,最常见的有花狗斑、红斑、苏鼠斑、泥斑、老鼠斑。其中以老鼠斑最名贵,石斑鱼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而且产量多,性长耐活

竹策鱼 海水鱼 为来回在海洋中层与海面间的一种回游性鱼类,体态多呈流线型,体色则与其它表层鱼一样,上下颜色不同,背部为暗绿色,由上看与海水混淆不清,腹部是银白色,由海中往上看,和水面的反光同色,如此形成了逃避金枪鱼等大型回游性鱼类攻击的保护色

9. 海洋里的各种鱼

在美丽的海洋世界,有各种鱼类,有凶残的鲨鱼;温顺的海龟;活泼的鳐鱼……海底世界就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环境,里面有许多岩石,鱼儿在岩石中间窜来窜去,岩石上镶嵌着美丽的珊瑚,绿油油的水草随着水流摆动,还有各种漂亮的贝壳

海里的动物包括:鲨鱼、海星、海豚、鲸鱼、贝壳、章鱼、乌贼、水母、海马、龙虾、海狮、珊瑚、螃蟹、章鱼、海参、乌贼、虾子、海豚、管口鱼、小丑鱼、海狮、金鳞鱼、蝶鱼、比目鱼、刺河魨、海蛇等。海里的植物包括:红树林、绿藻、海草、紫菜。

10. 海洋里面的鱼有分别几种

海洋中有很多种类的鱼类,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海洋鱼类:

1.鲔鱼: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是最常见的食用鱼之一。

2.金枪鱼: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用鱼,主要分布在全球各个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3.旗鱼:分布在全球各大洋,被认为是最快的海洋动物之一。

4.马林鱼:这种深海生物躯体长而细长,通常生活在深度超过1000米的海底。

5.龙利鱼:这种深海生物通常被称为“深海怪兽”,因其外观奇特而闻名。它们可以生活在超过2000米深度的水下世界中。

6.旗帜龙虾:也是一种深海生物,通常被称为“万能钥匙”,因为它们可以打开贝壳、螃蟹等其他生物的硬壳来获取食物。

以上只是部分常见的海洋鱼类,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不同种类、大小和形态的海洋生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