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甲板机械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英文(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英文)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英文(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英文)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0-17 19:30    点击:296   编辑:admin

1.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英文

简介:广州造船厂有限公司英文(GuangzhoushipyardCompanyLimited)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属下的全资公司,其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广州造船厂的一部分,并于2007年改制成立。广州造船厂有限公司位于华南地区经济发展迅猛的两个龙头城市——广州市和佛山市,下辖广州中船钢构有限公司(子公司)、舾装件厂、舱口盖厂、铸锻厂四个工业基地,以及商贸部、广船技工学校等。

公司配备先进的重工设备、精湛雄厚的技术力量,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法定代表人:韩广德成立时间:1954-10-07注册资本:15000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440101000091661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公司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南40号

2. 中国船舶集团全称

南京720所全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是在第七二三研究所(扬州)和第七二四研究所(南京)基础上新成立,主要从事信息探测与电子对抗领域的专业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目前采用“一院两地”的布局,院总部位于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南京。萊垍頭條

3.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

序号企业(集团)名称序号企业(集团)名称

1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60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61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62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4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63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5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64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6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65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7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66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8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67中国轻工集团公司

9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68中国工艺(集团)公司

10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69中国盐业总公司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70华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71中国恒天集团公司

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72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14国家电网公司73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1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74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16中国华能集团公司75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17中国大唐集团公司76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18中国华电集团公司77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

19中国国电集团公司78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79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

21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80中国南车集团公司

22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1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

23中国电信集团公司82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24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83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2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84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6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85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27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86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28东风汽车公司87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29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88中国中纺集团公司

30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89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

31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90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

32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91中国林业集团公司

33鞍钢集团公司92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34宝钢集团有限公司93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

35武汉钢铁(集团)公司94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36中国铝业公司95珠海振戎公司

37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96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8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97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39中国航空集团公司98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40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99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41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100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

42中国中化集团公司101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43中粮集团有限公司102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

44中国五矿集团公司103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5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104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6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105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47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106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

48国家开发投资公司107中国印刷集团公司

49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108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50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09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51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110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52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111彩虹集团公司

53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112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54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113华侨城集团公司

55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114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56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115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57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16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

58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117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59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4.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英文缩写

csic是于1999年7月1日成立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缩写。

5.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全称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公司”),前身为原“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以船用低速柴油机为主要业务。

2007年,公司抓住船舶工业大发展和资本市场“双牛市”的历史机遇,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实施资产重组,收购中船集团下属外高桥造船、中船澄西等核心民品资产,公司更名为“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造船、造机、修船、海工、机电设备等业务的船舶行业全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一度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

6. 中国船舶集团英文名

PSV是平台供应船英文Platform Supply Vessel的缩写。

平台供应船历经技术上的几代演变,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设备复杂,使用要求高而本身精干且极具活力的一类大型船舶。第一艘专用海洋平台供应船是美国海事公司在1955年建造的。当时的供应船虽然主尺度不大,马力较小,没有或只有有限的专用拖曳设备,因而只能在风浪不大的墨西哥湾水域作业,但是已基本形成了现代海洋供应船的雏形。

7.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1、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南车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货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租赁,和轨道交通装备专有技术延伸产业,以及相关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实业投资与管理,进出口等业务。

中国南车具备铁路机车、客车、货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相关零部件自主开发、规模制造、规范服务的完整体系。公司拥有中国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发制造基 地,全球技术领先的高速动车组研发制造基地,行业领先的大功率内燃机车及柴油机研发制造基地,同时,南车利用轨道交通装备专有技术,积极开发并成功扩展延 伸产品市场,包括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设备、汽车配件、船用曲轴和柴油机、大功率半导体元件、工程机械等。

2、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 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 体,由中央管理。中船重工是中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之一,拥有46个工业企业、28个科研院所,员工14万人,总资产1,900亿元。

中 船重工拥有我国目前最大的造修船基地,集中了我国舰船研究、设计的主要力量,有3万多名科研设计人员,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 心,150多个大型实验室,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能够按照世界知名船级社的规范和各种国际公约,设计、建造和坞修各种油船、化学品船、散货 船、集装箱船、滚装船、LPG船、LNG船及工程船舶等,并出口到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形成年造船能力500万吨。

3、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全球化企业。

公司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86个产品系列,近8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为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

公司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

8.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下属公司

北京714所是事业单位。

北京714所即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始建于1963年,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地区,是我国船舶工业的综合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是国防船舶技术基础骨干单位。

北京715所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50余项,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首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七一四所始终坚持聚焦主责主业,聚力兴装强军,坚守国防科技信息研究主阵地,切实履行服务海军装备发展和支撑顶层管理决策的使命职责。业务方向涉及国防科技信息研究、船舶与海洋产业经济研究、知识产权与知识管理研究、国际海事与标准化研究、数字媒体制作、国防战略研究、系统工程研究、第三方评估与服务、科技文化产业和信息化产业等。 

9.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英文

  中国远洋(COSCO),以远洋航线为主,其优势较强。  中远航线是面向全球的远洋航运。  中远航线包括:中国大陆到孟加拉国、文莱、缅甸、柬埔寨、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及越南等国家的航线。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China Ocean Shipping(Group) Company)简称中远或COSCO,是中国大陆最大的航运企业,全球最大的海洋运输公司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53家由中央直管的特大型国企之一,cosco就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企业缩写,是成立于1961年4月27日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交通部远洋运输局)。  利用先进科技与信息技术不断解决生产、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中远集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中远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始终坚持“业务需求驱动”,开展了船舶技术、配套设备、船舶通讯、导航的研究和应用;围绕节能降耗、节约成本开展技术改造;自主开发物流信息系统、船岸信息系统;紧抓市场开展软科学研究。中远的科技创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集团连续三年利润超百亿。  (一)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中远不仅拥有代表着世界先进技术的船舶,而且通过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研发并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产品和具有著作权的计算机软件,部分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科研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集团非常重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重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重视安全、环保和节能技术的应用。自主开发的“大件运输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可以真实模拟大宗、特殊货物运输的全过程,为客户提供运输过程中的最佳解决方案,在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设备运输项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学研合作开发的“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并已销往德国、韩国、新加坡、希腊等海外市场;“电控定时、旋流喷雾式气缸油注入新技术”应用节能效果显著,实船应用可节约气缸油消耗约27%,直接经济效益为单船年节约人民币60多万元。以机务管理为核心的“船舶管理信息系统”集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于一体,在实现船岸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引进、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使得中远造船业快速崛起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体制,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完善、提高,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中远集团所属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在学习引进日本川崎造船历经百年市场检验的船舶设计、制造、管理技术和经验的同时,通过“消化→吸收→创新”,实现生产管理和技术开发的“本土化”和“再创造”,达到起点高、见效快、技术领先的效果。依靠自主创新,船舶设计上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自主设计开发能力,逐步实现了散货船、集装箱船、VLCC油轮和PCC滚装船等船型详细设计和生产工艺设计。  (三)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提升企业全面绩效  随着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航运业的广泛应用和“数字中远”的建设,集团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打造有效益的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效。自主开发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以物流业务全程控制和管理为出发点,提供定制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全面解决方案和高效率的在线服务能力;“网上中散”整合了内部网络系统,建立了涉及航运、机务、体系、财金等16类信息资料和查询系统,提高了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水平;集团总公司CDMS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日常工作流程的计算机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0. 中国船舶集团 英文

716所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下属的研究所,对外称江苏自动化研究所,英文缩写JARI,因此产品以其谐音“杰瑞”为注册商标,成立若干事业部和控股子公司,逐渐形成以研究所为核心和技术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就是杰瑞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