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机舱辅机 > 船舶入水点出水点(船舶下水流程)
船舶入水点出水点(船舶下水流程)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0-13 15:35    点击:296   编辑:admin

1. 船舶入水点出水点

船舶舱壁是由许多列钢板排列组合焊接而成的结构件,它将船体内部空间划分成若干个舱室。

按照用途不同,舱壁可分为以下种类: 水密舱壁,是一种在规定水压下不渗透水的舱壁。水密舱壁是中国古代造船工艺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它的出现,才产生了水密隔舱,使船舶在破损时具有足够浮力和稳性。水密舱壁作用,一是能起到加固船体作用,增加船体构造强度。二是水密舱壁将舱与舱之间严密分开,在航行中,即使有一两个舱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舱。三是采用水密舱壁将船舱划分成许多舱室,货物的装卸和管理比较方便。水密舱壁的数量根据船舶的种类和大小而异,在大型船舶的货舱、机舱中至少有3-4道水密舱壁,以保证船舶不沉性。油密舱壁,是一种在规定水压下不渗油的舱壁。防火舱壁,是分隔防火区,不让火灾蔓延。轻型舱壁,是一种无密性、强度和防火要求的舱壁,只是起到划分舱室作用。但是, 轻型舱壁也要具有一定的刚性,通常用压筋板做轻型舱壁。一般上层建筑都采用轻型舱壁。制荡舱壁,舱壁上开有流水孔,海水可以通过流水孔自由流动,从而起到制止摇摆作用。按照结构不同,舱壁可分平面舱壁和槽形舱壁两类: 平面舱壁是由舱壁板和骨架组成...船舶概论>, 轻型舱壁也要具有一定的刚性,舱壁可分为以下种类,一般由T型材或折边板组成,舱壁上开有流水孔。骨架有桁材和扶强材两种。轻型舱壁: 平面舱壁是由舱壁板和骨架组成,是一种无密性,即使有一两个舱破损进水,由折边板或角钢组成,所以,从而起到制止摇摆作用,以保证船舶不沉性。但是,按横向布置,<,在大型船舶的货舱。一般上层建筑都采用轻型舱壁。油密舱壁,海水可以通过流水孔自由流动. 下部舱壁板较厚: 水密舱壁.桁材是尺寸较大的骨架,使船舶在破损时具有足够浮力和稳性。三是采用水密舱壁将船舱划分成许多舱室. 舱壁板下部压力大,货物的装卸和管理比较方便,它的出现,其剖面形状有三角形`矩形,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舱,熊仕涛主编,是一种在规定水压下不渗透水的舱壁,一是能起到加固船体作用,2006年出版船舶舱壁是由许多列钢板排列组合焊接而成的结构件。防火舱壁,只是起到划分舱室作用,舱壁可分平面舱壁和槽形舱壁两类,在航行中。水密舱壁的数量根据船舶的种类和大小而异。槽形舱壁是由钢板压制而成,是分隔防火区,才产生了水密隔舱。二是水密舱壁将舱与舱之间严密分开,增加船体构造强度。按照用途不同.(施鹤群)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机舱中至少有3-4道水密舱壁.梯形和弧形、强度和防火要求的舱壁。按照结构不同。其中梯形剖面应用较广,通常用压筋板做轻型舱壁。水密舱壁是中国古代造船工艺上的一项重大发明,不让火灾蔓延. 扶强材是较小的骨架. 舱壁板是由若干钢板政策组成。水密舱壁作用。制荡舱壁,是一种在规定水压下不渗油的舱壁,它将船体内部空间划分成若干个舱室

2. 船舶下水流程

生活用水下水道的化学清洗较之锅炉等设备清洗要复杂些,但只要清洗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一份详细清洗方案,清洗起来有目标性,效率也会提高不少,所以我们应该先做好计划~

下水管道疏通方法及施工流程

1. 在清洗之前,首先应搞清楚管道的来龙去脉,并了解使用年限,使用情况,

堵塞情况,埋入和有没有其它公司来清洗过等问题。不要首先就对已损坏的

设备和管线更换,这样会造成损坏度增大,如有水泥等结构材料的设备和管

道,清洗时最好与系统隔开,避免腐蚀。

2. 分段 将需要清洗的管线分成若干个清洗段,这一工作在清洗前必须做好。各

种建筑物,其楼层数、单元数不相同,下水道和设备容积也不尽一样。为便

于管道疏通,一般要分成几个小的清洗段,分段的办法主要根据下水道的容

积、楼层的高低、清洗方便,以及分段的可能性。一般以一个单元内的两层

楼为一段较好。

3. .堵口 这是管道清洗中的重要一环。首先将自上而下的第一个分段处堵死,此

分段处一般在管道干线的观察孔(手孔)处,然后将与大气相通的通口和与其

他管线并联的通口堵死,只留下该段最上方的两个通口,一个口用来进清洗

液,一个口用来排除气体。堵口处应能承受1—2公斤/厘米2的压力,避免

清洗时,由于液柱静压而使堵口破袭。堵口处若有阀门,最好不完全依靠阀

门堵口,因为阀门使用年久,不易关严,应采取与其他堵口相应的措施。 4. .试漏 堵口工作完毕后,要进行试漏。试漏的方法是这样:从留下的该段最

上方的进液口处向里加水,直至加满该系统,并观察水位是否下降,若下降,

查找漏处,处理漏口,若能保持水位,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5. 清洗 按分成的若干段自上而下逐段进行清洗,加酸的方法同试漏加水的方法

一样,一般采用浸泡式清洗。若清洗速度过慢或停止后垢还没洗净,可适当

更换一部分清洗液,继续清洗,直至洗净。 第一段洗净后,将第二段的下堵

口堵死,打开第一段的堵口,使清洗液流入第二段清洗,若清洗液浓度不够,

可采取部分更换或全部更换,直至洗净。第三段、第四段……依次进行。几

个单元清洗方法步骤相同,一个单元清洗完毕应放入大量的水冲洗,打开所

有的堵口,使系统恢复正常。

3. 船有水排出

楼上答错,并不是在调节吃水深度 使船身体更加稳定。

而是发动机的冷却水,水是由抽水泵抽入,进入发动机水循环从而冷却发动机,然后将冷却水排出,这个过程是源源不断的~~~~

4. 船舶由深水进入浅水区

目前技术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个人感觉,有两点不同,前提都是在室内泳池:

1、心理不同,浅水区更轻松和有安全感,深水区还会有些微担心、担忧。

三点原因:一是一次性长距离游蛙泳不多,因为在练习别的泳姿;二是去深水区较少,主要在较浅的区域练习;三是踩水不熟,还没有专门学习和练习。

2、水感不同,非游泳时深水区压力大,身体尤其是呼吸有压迫感。游进时,对于蛙泳感觉区别不大,但是对于蝶泳,可能自己技术掌握不够纯熟身体韧性不够,所以深水区会觉得更容易累,浅水区游进更轻松容易

5. 船入水的深度

海上巨人号油轮

“海上巨人”号(Seawise Giant)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船舶,由日本住友重工建造,1975年9月下水。“海上巨人”号长458.45米,宽68.8米,吃水24.6米,满载吨位657000吨。“海上巨人”号也被转手和改名多次,期间还在波斯湾被击沉过,可谓命运坎坷。最后于2010年1月在印度亚兰被拆解。

6. 船中吃水线在船舶什么位置

吃水线表示船舶在航行时能沉在水中的最高界线。船在装载货物时沉到这条线,就不能再装载东西了,因此,吃水线也叫载重线。轮船设置吃水线,正是为了避免船主超量装载货物,造成沉船事件。

夏季,海水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冬季,海水温度降低,体积收缩,密度增大,所以装足货的轮船,在夏季温度高的海水里,“吃水”就深些,在冬季温度低的海水里,“吃水”就浅些。

7. 船舶进水点

船舶上的污水井是临时收集机舱中产生的含油污水等舱底水。

船舶上的污水井是船舶污水临时安置的小型容器,也是船舶舱底水系统的组成部分。舱底水系统是将舰船货舱和机炉舱等的舱底水或双层底内的积水和渗进水排出舷外的管路系统。

在船舶的正常营运中,由于机舱设备的泄水、各种管路的漏泄、冲洗水、船体接缝不严密处的渗漏、从舱口流入的雨水和水线附近甲板或舱室的疏水泄放等均聚集于舱底,形成舱底水。舱底积水对船体有腐蚀作用;货舱积水会浸湿货物造成货损;机舱舱底积水会使机电设备受潮或浸水损坏,影响机器正常运转,并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当舱底水积存过多时,将会严重地影响船舶稳性和危及航行安全。

污水井一般设在船的机舱和货仓相对较低的部位。当船舶发生意外进水,如碰撞等,污水井还可用来作为排水的管系的源头,顺利排水。

8. 船舶进水点选取

船舶进水后首先想到的自救,根据船舶应急部暑分工全力抗灾,并及时向公司报告,向就近救险单位求救。

9. 船舶纵向下水

一、重力式下水 重力式下水又分纵向涂油滑道下水、纵向钢珠滑道下水和横向涂油滑道下水三种,这也是主要的重力式下水方式。

1、纵向涂油滑道下水是船台和滑道一体的下水设施,其历史悠久,经久耐用。

下水操作时先用一定厚度的油脂浇涂在滑道上以减少摩擦力,这种油脂以前多采用牛油,现在多使用不同比例的石蜡、硬脂酸和松香调制而成。然后将龙骨墩、边墩和支撑全部拆除,使船舶重量移到滑道和滑板上,再松开止滑装置,船舶便和支架、滑板等一起沿滑道滑入水中,同时依靠自身浮力漂浮在水面上,从而完成船舶下水。这种下水方式适用于不同下水重量和船型的船舶,具有设备简单、建造费用少和维护管理方便的优点;但也存在较大的缺点:下水工艺复杂;浇注的油脂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会污染水域;船舶尾浮时会产生很大的首端压力,一些装有球鼻艏和艏声呐罩的船舶为此不得不加强球首或暂不装待下水后再入坞安装;船舶在水中的冲程较大,一般要求水域宽度有待下水船舶总长的数倍长度,必要时还要在待下水船舶上设置锚装置或转向装置,利用拖锚或全浮后转向的方式来控制下水冲程。

2、纵向钢珠滑道下水

这种方式是用一定直径的钢珠代替油脂充当减摩装置,使原来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滑板和滑道之间的摩擦阻力,钢珠可以重复使用,经济性较好。钢珠滑道下水装置主要由高强度钢珠、保距器和轨板组成。保距器每平方米装有12个钢珠。木质的滑板和滑道上各有一层钢制轨板以防被钢珠压坏,在滑道末端设有钢珠网袋以承接落下的钢珠和保距器。这种下水方式使用启动快,滑道坡度小,滑板和滑

道的宽度也较小,钢珠可以回收复用,其下水装置安装费用和使用费用都比油脂滑道低。而且不受气候影响,下水计算比较准确。但初始投资大、滑板比较笨重、振动大。

3、横向涂油滑道下水

这种方式是指船舶下水是按船宽方向滑移的,不是船尾首先进入水中而是船舶的一舷首先入水。这种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滑道伸入水中,先将船舶牵引到楔形滑板上,再沿滑道滑移到水中;另一种是滑道末端在垂直岸壁中断,下水时船舶连同下水架、滑板一起堕入水中,再依靠船舶自身浮力和稳性趋于平衡全浮。船舶跌落高度为1-3米。这种方式由于同时使用的滑道多,易造成下水滑移速度不一样,造成下水事故,而且跌落式下水船舶横摇剧烈,船舶受力大,对船舶横向强度和稳性要求较高。

二、漂浮式下水漂浮式下水是一种将水用水泵或自流方式注入建造船舶的大坑里依靠船舶自身的浮力将船浮起的下水方式。最常见的是造船坞下水。

漂浮式下水使用的船坞分两种,即造船坞和修船坞,区别在于造船坞比较宽浅而修船坞比较深。

造船坞是用来建造船舶和船舶下水的水工建筑物,有单门的,双门的和母子坞等多种形式,基本结构是由坞底板、坞墙、坞门和泵房等组成。坞门本身具有压载水舱和进排水系统,安装到位后将水压入坞门水舱内,坞门会下沉就位,就在坞外海水的压力下紧紧压在坞门口,再将坞内的水抽干就可以在坞内造船了。

船舶建造完成后,通过进排水系统将坞外水域的水引入坞内,船舶依靠浮力起浮,待坞内水面和坞外一致时就可以排出坞门内的压载水起浮坞门并脱开坞门,然后将船舶用拖船拖出船坞,坞门复位进入下一轮造船。

造船坞下水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下水方式,其安全性、工艺简单性比较好。可以有效地克服倾斜船台头部标高太大的缺点,减低吊机起吊高度,还可以避免重力式下水所要求的水域宽度,可以引入机械化施工手段。因此,尽管造船坞造船方式初始投资较大,但是仍是建造VLCC的唯一手段。

三、机械化下水

1、纵向船排滑道机械化下水

船舶在带有滚轮的整体船排或分节船排上建造,下水时用绞车牵引船排沿着倾斜船台上的轨道将船舶送入水中,使船舶全浮的一种下水方式。分节式船排每节长度是 3-4米,宽度是骨干产品船宽的80%,高度在0.4米到0.8米间。由于位于船艏的那节船排要承受较大的首端压力,因此要特别加强其结构,因此

分为首节船排和普通船排两种。由于船排顶面与滑道平行,而且高度只有0.4-0.8米,所以其滑道水下部分较短,滑道末端水深较小,采用挠性连接的分节船排时由于船排可以在船舶起浮后在滑道末端靠拢,则可以进一步降低滑道水下部分长度和降低末端水深。这种滑道技术要求较低,水工施工较简单,投资也较小,而且下水操作平稳安全,主要适用于小型船厂。但由于船排高度小,船底作业很不方便,一次仅适用小型船舶的下水作业。

为提高船排滑道的利用率,可以设置横移坑和多船位水平船台和纵向倾斜滑道组合,可以大大提高纵向船台的利用率。

2、两支点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这种下水使用两辆分开的下水车支撑下水船舶,它可以直接讲船舶从水平船台拖曳到倾斜滑道上从而使船舶下水。

这种滑道是用一段圆弧将水平船台和倾斜滑道连接起来,以便移船时可以平滑过渡。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操作容易的优点,缺点是由于只有两辆下水车支撑船舶首尾,对船舶纵向强度要求很高,在尾浮时会产生很大的首端压力,因此只适用纵向强度很大的船舶。

3、楔形下水车纵向机械化下水

这种滑道上的下水车架面是水平的或稍有坡度,船舶下水时是平浮起来的,不会产生首端压力,下水工艺简单可靠,适用于较大的船舶下水。把它用横移坑和多船位水平船台连接起来可以提高滑道使用效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纵向机械化下水设施。缺点是下水车尾端过高,要求滑道末端水深较大,因而导致水工施工量大,投资大,且滑道末端易被淤泥覆盖,选用时要充分考虑水文条件。

4、变坡度横移区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这种下水方式的横移区由水平段和变坡段两部分组成。侧翼布置有多船位水平船台的横移区,因移船的需要使横移车轨道呈水平状态,故称水平段;变坡度的横移区其轨道只有一组仍为水平,其它各组均带有坡度,这些轨道的坡度能使横移车在横移过程中逐步改变其纵向坡度,最后获得与纵向滑道相同的坡度,故称为变坡段。同时,为使横移车在变坡段仍保持横向水平,带坡度轨道均采用高低两层轨道的方式。

由于横移区具有变坡功能,所以采用纵向倾斜滑道下水。同时,可以在下水滑道纵向轴线处建造一座纵向倾斜船台。通过横移车在水平段实现与水平船台的衔接;在变坡段末端实现与纵向倾斜船台、下水滑道的衔接,使一种下水设施可以供两种船台使用。而且这种滑道是用船台小车兼做下水滑车的,故滑道末端水深较小,滑道建设投资小。

但是,这种下水方式和所有采用纵向下水工艺滑道一样存在船舶尾浮时较大的首端压力。

一般这种方式多用于国内码头岸线紧张而腹地广大的渔船修造厂和中小型船厂,修造船可以在内场水平船台进行,只设一条下水滑道,减少滑道水下部分的养护工作量。

这种下水方式在使用时可以人工控制载有待下水船舶的船台小车的速度,必要时可以停止下水。也可以用于船舶的上排修理。

5、高低轨横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这种滑道由滑道斜坡部分和横移区两部分组成。下水车在滑道斜坡部分移动时,邻水端和靠岸端得走轮各自行走在高低不同得两层轨道上,以保持下水车架面处于水平状态。为此斜坡部分得高轨和横移区得相应轨道应该用相同半径的圆弧平滑连接起来。高轨I和低轨II得高度差应保证邻水端和靠岸端得走轮轴处于同一水平面。过渡曲线上任何两点之间得水平距离应恒等于走轮轴距,才能使下水车在下滑得任何位置都能保证水平。这种方式具有布置简单、架面较低、斜坡部分受力时不致出现深陷得凹槽等优点,同时可以在横移区侧翼布置多船位水平船台,机械化程度较高和操作简单可靠,对水域的宽度和深度得要求都比纵向下水小的多,下水最大重量5000吨。但这种方式水工建筑复杂,铺轨精度高,造价高。

6、梳式滑道机械化下水

由斜坡滑道和水平横移区组成,而且和横移区侧翼的多船位水平船台连接,船台小车和下水车式分别单独使用。

在斜坡滑道部分铺设若干组轨道,每组轨道上有一辆单层楔形下水车,每辆下水车有单独的电动绞车控制。斜坡滑道部分和横移区的轨道交错排列,位于轨道错开地区处于同一水平处的连线称为O轴线,水平轨道和斜坡滑道互相伸过O轴线一定长度,形成高低交错的梳齿,所以称为梳式滑道,其作用是将水平船台上的待下水船舶转载到楔形下水车上。

具体操作时,将船舶置于船台小车上,开动船台小车做纵向运动,待船舶移到横移区的纵向轨道和横向轨道交错处时启动小车下部的液压提升装置提升船台小车的走轮,将车架旋转90度后落下走轮到横移轨道上,开动船台小车将船舶运动到O轴线处,再次启动船台小车上的提升装置将船舶略为升高,此时用电动小车将楔形下水车托住船舶,降下船台小车的提升装置并移开船台小车,船舶即座落在下水车上,最后开动下水车上的电动绞车将船舶送入水中完成下水作业。

船台小车和下水车各自有单独的电动绞车,免去穿换钢丝的麻烦,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和作业效率;下水车的轮压较低,对斜坡滑道的施工精度要求较低;各个区域的建设独立性较强,可以分期施工。但由于自备牵引设备,船台小车结构复杂,维修繁琐;船台小车走轮转向和O轴线处换车作业麻烦,使用船厂不多。

7、升船机下水

升船机就是在岸壁处建造的一个承载船舶的大型平台,利用卷扬机做垂直升降的下水设施。根据平台和移船轨道的相对位置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类型。

船舶下水时首先驱动卷扬机将升船机平台与移船轨道对准并用定位设备固定之,船舶在移船小车的承载下移到平台上就位,带好各种缆索,解除定位设备,卷扬机将升船机平台连同下水船舶降入水中,船舶会在自身浮力作用下自行起浮。

升船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厂区狭小,岸壁陡立。水域受限的船厂,升船机作业平稳,效率高,适用于主导产品定型批量生产。但升船机对船舶尺度限制大,只适用于中小型船厂。上海的4805厂(申佳船厂)有国内第一座3000吨级升船机。

利用浮船坞做下水作业,首先使浮船坞就位,坞底板上的轨道和岸上水平船台的轨道对准,将用船台小车承载的船舶移入浮坞,然后将浮坞脱离与岸壁的连接,如果坞下水深足够的情况下浮坞就地下沉,船舶即可自浮出坞;如果坞下水深不足就要将浮坞拖带到专门建造的沉坞坑处下沉。

根据船舶入坞的方式分为纵移式和横移式。纵移式的浮坞中心线和水平船台移船轨道平行,可以采用双墙式浮坞,船舶入坞按船长方向移动。上海江南和广州黄埔使用此类浮坞。横移式浮坞多使用单墙式浮坞,也可以使用双墙式浮坞,但这种浮坞的一侧坞墙可以拆除,使用时将浮坞横靠在水平船台之岸壁,用行车拆去靠岸一侧坞墙,将船舶拖入浮坞,再将活动坞墙装复做下水作业。

浮坞下水设施具有能与多船位水平船台对接的能力,造价较低,建造周期亦短,下水作业平稳安全,但作业复杂,多数时候要配备深水沉坞坑。 四、气囊式下水    目前,我国中小型船舶生产企业普遍采用气囊下水方式,虽然具有经济便利等优点,但是与传统的滑道式下水、轨道式下水、坞内下水等下水方式相比,气囊下水方式还存在缺乏理论支撑,实际操作中不规范等问题。根据现有船舶建造实践经验,在建造船长小于180 m的钢质普通船舶时,采用气囊式下水方式基本上还是可行的。因此,标准中规定二级Ⅰ类以下的船舶生产企业允许使用气囊式下水方式,同时对采用气囊下水的设施设备以及下水方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0. 船舶进入浅水区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船被搁浅,就是船行驶斤了浅水区,底部被淤泥或礁石托住,不能继续行驶了,甚至完成船体损坏。

船在江河湖海里航行是有航道的。这些航道都是经过勘探的。每个船都有自己的吃水深度。大船有大船的航道,小船有小船的航道,船离开自己的航道,进入未经勘探的水域就很有可能进入浅水区,造成搁浅。

11. 船上出水口

首先说"轮"字,过去把用机器推进的船称为轮船,因为那时的船舶带有“轮子”。

当蒸汽机发明后用在船上,蒸汽机通过装在船的两侧或船尾部的轮状推进装置推进船舶。

我国明代曾出现过有轮的船,叫做轮船,当然那时是靠人力转动“轮”来推进船的。

所以当国人知道有用机器带动轮子推进的船,就将机动船统称为轮船。

运货的就叫货轮,远客的就叫客轮,兼运客货的就叫客货轮,专运油的货轮就叫油轮。

随着船舶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轮”的推进效率远不及后来发明的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就不用“轮”而改用螺旋桨来推进船舶。

现代建造的船舶已绝少用“轮”推进了,只有在某些极浅水域或水上娱乐场所还有装“轮”的船。

有机器动力的船也就渐渐不叫某轮或轮船而改称某船或机动船了。

当今,凡机器推进的船统称为机动船,也可简称船。

于是机动客船就简称客船,机动货船就简称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