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主页 > 机舱辅机 > 克拉克森船舶(克拉克森船舶数据)
克拉克森船舶(克拉克森船舶数据)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0-13 21:00    点击:251   编辑:admin

1. 克拉克森船舶数据

中国是世界造船大国,目前的世界造船行业呈现中日韩三足鼎立之势。根据克拉克森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上半年,世界各大造船厂商的大型船只产量以及造船厂规模排名前前50的造船厂如下,来自中日韩三国的造船企业就有41家,仅中国上榜企业就达到26家,占据榜单的半壁江山。

但榜单的前四名都被韩国包揽,由此可见韩国的造船实力还是很强的。榜单前十的造船厂中国只占两家,分别是外高桥造船厂、新时代造船;而前二十名有7家,除了前面提到的两家,还有扬子江船业、江南造船、广船国际南沙船厂、中船黄埔文冲、扬州中远海运重工。

从分布来看,来自江苏的船厂最多,达到11家,而上海、广东、浙江各有3家上榜。

当然,这份排行榜不包括军用造船厂,中国还有很多实力雄厚的军用造船厂,比如江南长兴、大连造船厂、葫芦岛造船厂、黄埔造船厂、沪东中华这样的造船厂已是家喻户晓。

船舶产业的发展是受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提升船舶产业的发展水平,加快提高技术船舶国际竞争力,逐步引领未来国际船舶市场。相信未来榜单前五的造船厂会有中国的一席之地。

2. 克拉克森新船指数最新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一次次提醒人们必须深刻反思与自然的关系,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到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开展环保交流与合作,中国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中国行动赢得世界赞赏

“中国的蓝天越来越多,城市绿地越来越多,休闲时人们前往公园等‘绿色氧吧’锻炼身体。”南非独立传媒集团外事主编香农·易卜拉欣多次访问中国,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步。在他看来,中国优质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宜居指数,在绿色发展方面正成为世界典范。

过去10年,中国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全球首位;长时间、大规模治理沙化、荒漠化,有效保护修复湿地;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喜人。

立己达人,兼济天下。在推动自身绿色发展的同时,中国始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无论是修建非洲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还是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贡献,不仅体现了对多边主义的有力支持,也展示了我国愿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坚定决心,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赞赏。

“中国不但自己绿色发展实践取得良好效果,还积极与他国分享经验、开展合作,这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表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中国作出了很好的表率,中国的经验完全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庄严承诺尽显大国担当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近年来,中国接连作出郑重承诺,彰显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雄心和决心,展现了中国重信守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极大提振了全球气候治理的信心。正如国际非营利机构“气候组织”首席执行官海伦·克拉克森所说:“这有助于激励全球更多国家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危机。”

事实上,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中国一直步履坚定。从最早一批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为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生效,先后与相关国家发表15份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再到与34个发展中国家签署37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成为《巴黎协定》实施的重要力量,堪称促进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推动者、引领者。

“绿色复苏”共建美丽家园

去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中国鲜明提出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绿色复苏”。这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经济指标的恢复增长,更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探索。

疫情暴发以来,各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但同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凌主义抬头,个别国家倒行逆施,频繁“退群”,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怠于履行大国责任,阻碍了世界经济的“绿色复苏”,也给自己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为实现永续发展,人类需要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一个清洁美丽的地球,一个开放包容的地球。面对全球性的危机和挑战,人类只有携手并进,尊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今年5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中国昆明举办,大会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绘制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蓝图。中国将继续高举多边主义旗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之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3. 克拉克森航运指数

克拉克森研究自1990年开始编制发布航运指数——克拉克森海运指数(ClarkSea Index),统计航运四大主流船型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和气体运输船的收益,并按全球船队中各细分船型船舶数量加权得出。拥有三十余年时间序列史的克拉克森海运指数记载了航运发展史的每一次大周期,见证了每一次波峰波谷交替下航运市场的波动变化。

4. 克拉克森新造船指数

根据英国克拉克森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球造船业最新统计数字,中国2005年承接的船舶订单有700万修正吨,以单一国家计算,中国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

  克拉克森国际交通运输研究中心是世界上最权威的交通研究机构。它此次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韩国、欧盟、中国和日本排在世界造船业的前四位。 韩国造船厂在2005年接获的船舶订单总计1450万修正吨,欧盟为850万修正吨,日本为620万修正吨。

  主管中国造船行业的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张广钦曾介绍,中国已经连续10年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

5. 克拉克松造船指数查询

人口世界第一、粮食产量世界第一、高铁里程世界第一、互联网用户世界第一、汽车产量世界第一、钢铁产量世界第一、造船量世界第一、水电建设世界第一、世界遗产总数第一、快递数量世界第一、纺织品产量世界第一、黄金产量世界第一、手机产量世界第一、贸易总额世界第一。厉害了我的国。

中国产食用油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渔业大国。

世界第一大果蔬生产国。

中国大学教授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中小学生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医生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城市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城市高楼的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城市广场世界第一。

我国的专利申请全球第一,接近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

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可能在2025年左右成为人口第二多的国家。

中国的GDP(PPP)已超过欧盟和美国。

中国的GDP(norminal)今年将超过欧元区19国的总和,将在2024年左右超过美国。

我国拥有最多的农业产出

我国拥有最多的工业产出

我国拥有最大的警察队伍,2007年时共有160万名警官

我国是最大的羊肉生产国

我国是最大的产盐国,2012年的产量为7000万吨盐

我国是最大的大米生产国,2012年的产量为2.04亿吨

我国是最大的小麦生产国,2013年的产量为1.22亿吨

我国是最大的大蒜生产国,2012年的产量为2000万吨

我国是最大的橘子生产国,2007年的产量为1415万吨

我国是最大的桃子和油桃生产国,2011年的产量为1150万吨

我国是最大的李子生产国,2009年的产量为537万吨

我国是最大的柿子生产国,2011年的产量为326万吨

我国是最大的西红柿生产国,2008年的产量为3400万吨

我国是最大的西瓜生产国,2012年的产量为7000万吨

我国是最大的栗子生产国,2011年的产量为170万吨

我国是最大的胡桃生产国,2012年的产量为170万吨

我国是最大的花生生产国,2012年的产量为1670万吨

我国是最大的茄子生产国,2012年的产量为2880万吨

我国是最大的胡萝卜和白萝卜生产国,2012年的产量为1690万吨

我国是最大的土豆生产国,2013年的产量为8890万吨

我国是最大的包菜生产国,2012年的产量为3280万吨

我国是最大的花椰菜和西兰花生产国,2012年的产量为950万吨

我国是最大的菠菜生产国,2011年的产量为1880万吨

我国是最大的生菜生产国,2013年的产量为1350万吨

我国是最大的芦笋生产国,2012年的产量为735万吨

6. 克拉克森造船指数

2021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事迹

1.马士基大中华区 数字化创新总经理 陈龙

陈龙,200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国际贸易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他加入马士基,并于2006年参与马士基航运国际管理培训生(MISE)项目,在客服、销售等部门任职。2015-2016年,他在奥林科技担任华南商务总监,负责产品设计和市场拓展,以及供应商招聘及管理。2016年,他重回马士基,任马士基大中华区数字化创新总经理。他负责主持马士基在线订舱产品MaerskSPOT的孵化,现在Maersk SPOT变成马士基全球数字化产品,并引领了航运业订舱产品线上化的风潮。

此外,在马士基大中华区总裁吴冰青的支持下,他负责成立了马士基大中华区数字化创新中心。在疫情期间,他带领团队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孵化和开发了20种以上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马士基微信智能客服机器人小马达、E-FCR、电子发票、数字化柜台、三角集运等,为确保客户在非常时期的供应链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赢得客户和业界一片好评。陈龙拥有17年国际物流供应链的从业经验,深刻了解客户需求和行业痛点。最近6年,他聚焦和深耕于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2.香港伟马化学品船务有限公司 上海代表处常务副总经理 陈建明

陈建明自2012年加入伟马以来,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对航运事业的敏感性和出色的学习能力,积累了一定的实操经验,2019年起担任香港伟马化学品船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常务副总经理,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管。此后配合公司组建、自营化学品船队,船队数量从0条发展到16条,航线遍布全球,与EXXONMOBIL、BP、SABIC等世界大油公司合作。截至2020年底,伟马化学品船队总运力排名迅速上升,国内第三,国际第二十九。过去的一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他带领团队及时抓住市场低燃油成本机遇,不断创新、控制成本、优化航线,促使公司利润较上年增长134%。

3.中国港湾尼日利亚莱基港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董事 杜若罡

杜若罡,2007年进入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1月担任莱基港项目公司董事、总经理。他从事港口建设、投资及运营14年,在港口工程管理、市场开发、商务管理、项目投资领域经验丰富,成功开发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尼日利亚莱基港等投资项目,总投资约11亿美元。其中尼日利亚莱基港项目是几内亚港首个由中资企业控股的现代化深水港,也是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合作论坛的重要成果,2020年莱基港项目共获得包括发改委国际产能合作重点投资项目、2020年路透社“非洲基础设施年度最佳交易奖”、2020年亚太开发性金融协会“杰出发展项目奖”等7项荣誉。

疫情期间,在杜若罡的带领下,严格按照国资委及国家卫健委要求,项目公司成为2020年首个成功组织返岗复工的中资企业,还与法国达飞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不仅实现了投后首年建安投资目标,还实现了2020年项目公司和承包商人员零感染的疫情防控目标。此外,杜若罡还有5篇与中国企业境外“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境外港口业务开发的相关著作。

4.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浙江)自贸区仲裁中心/计量争议解决中心 副秘书长 黄晨亮

黄晨亮,现任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浙江)自贸区仲裁中心/计量争议解决中心副秘书长一职,兼任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司法浙江基地智库涉外法律专家、上海市航海学会海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法学会海事海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加入海仲以来,黄晨亮作为案件经办人处理了大量的仲裁案件,经验丰富,主导并参与起草了中国海仲标准定期租船合同疫情条款。

亦参与编写了《标准船舶建造合同(上海格式)》《航运标准合同系列(上海格式)第一分册》《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履约操作指南》《造船合同签订、履行与管理》《标准船舶融资租赁合同(上海格式)》《航运标准合同系列(上海格式)第二分册》;参与设计和推出船用燃料油加注争议快速处理平台和微信小程序;疫情期间,还为企业举行了5次免费的纾困法律讲座,在业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5.新海联船员培训有限公司 总经理 刘欣

刘欣,现任湖北新海联海员培训有限公司总经理,拥有多项培训资质,兼任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鑫裕盛产业学院副院长/理事会理事、武汉交通职业学缘鑫裕盛海事学院理事/副主任、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航海类专业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刘欣在工作过程中钻研进取,鼓励公司引进西方先进的培训认证课程,自主研发新海联培训管理系统,实现船员培训结果数据化和可视化;

同时因材施教,全面提升船员培训服务品质;在其任职总经理期间,公司连续两年获得A级和五星级船员培训机构称号。疫情期间,心系全员、守正创新,全年共计完成近6000人次的培训工作;期间实施的外国高级船员远程培训,共计为1000名左右,为推进“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6.山东港口日照港二公司卸船队 团支部副书记 卸船机司机 李路

李路,现任山东港口日照港二公司卸船队团支部副书记、卸船机司机,是日照港卸船机岗位第一位“90后”山东港口技术能手,年卸船作业量近百万吨,曾获山东港口首届技能大比武(卸船机)第四名。除了拥有一手好技术,还善于通过创作内容积极、形式生动的高质量原创网络作品,展示我国港航经济文化建设成果,弘扬青春正能量。

他的作品先后被刊登在人民网、中工网、中国港口等数十家主流媒体上,曾入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好网名”提名,被山东六省厅授予“好网民在山东”榜样人物荣誉称号。他的摄影作品《等爸爸下班》获中国新闻社“一带一路 一路前行”全球华人摄影大赛人气奖。此外,在疫情期间,他坚守在国民生产一线,主动向疫情灾区捐款及医疗用品,是新时代航运青年的典型代表。

7.克拉克森柏拉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 董事 钱立武

作为克拉克森上海最年轻的董事,钱立武拥有10多年的大宗干散货航运从业经验,致力于长期期租市场,为客户提供不断优化的综合化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客户涵盖国内外的船东、贸易商、船舶经营人、矿山以及金融机构等。在加入克拉克森前,钱立武曾任职于上海航运交易所,期间完成了《FFA发展研究》、《中国航运发展报告》等项目。他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MBA,上海市虹口区青联委员。

8. 中远海运集运欧洲钻石快航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兼航线经营中心总经理 王海先

王海先,2005年加入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2015年3月外派至中远海运集运(欧洲)公司任商务部副总经理,落实区域航线战略,2021年2月起,担任欧洲钻石快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航线经营中心总经理。在过去的6年时间里,他积极落实区域航线战略,通过航线规划及合作谈判,将中远海品牌自有欧洲区域航线网络覆盖拓展至26个国家、50多个港口码头,区域船队运力排名从20名提升至第4名,亚洲背景船公司排名第一。

疫情期间,王海先身处欧洲一线,带领部门内德国员工,克服诸多困难继续开拓业务版图,最终钻石快航2020年业务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区域航线总操作箱量超300万TEU,运输总收入4.5亿美金,在过去6年内实现了超600%的增幅。目前,钻石快航已经紧密围绕“一带一路”的桥头堡“比雷埃夫斯港”,形成每周“11组支线16次挂靠”的完善网络,进一步提升中东欧地区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塞尔维亚等国海铁联运的可靠性。

9. 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 王振伟

王振伟,2011年加入山东海运,现任山东海运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参与创建山东海洋集团气体船队,负责公司境外资产股权架构设计、设立工作;带领团队完成公司“十三五”、“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顺利完成公司业务板块多项股权资产优化、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并带领团队完成集团内部航运由业务板块资产重组工作,为山东海运后期资本运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016年,成功运作山东海运登陆新三板市场,2019年为公司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目前带领团队启动公司上市筹备工作,克服疫情困难,全力推进公司资产证券化进程。

10. 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律师 伍健鸿

伍健鸿,2008年加入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成为合伙人律师,长期专注于航运、船舶、港口所涉各项法律事务,专业处理各类物流和海商事案件的诉讼及非诉事宜。同时担任多家大型跨国航运物流企业公司法顾,提供公司日常业务运作、合同审查修改、律师见证及合规等多方面法律服务,曾多次在该领域以独创性的视角和经验代理委托人并最终胜诉,主要客户为境内外知名船东、跨国物流企业、保赔协会、保险公司及互联网航运企业等。此外,他还能够及时洞察航运市场变化,凭借缜密的法律专业思维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获得业内及同行的高度评价。

7. 10月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

.马士基大中华区 数字化创新总经理 陈龙

陈龙,200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国际贸易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他加入马士基,并于2006年参与马士基航运国际管理培训生(MISE)项目,在客服、销售等部门任职。2015-2016年,他在奥林科技担任华南商务总监,负责产品设计和市场拓展,以及供应商招聘及管理。2016年,他重回马士基,任马士基大中华区数字化创新总经理。他负责主持马士基在线订舱产品MaerskSPOT的孵化,现在Maersk SPOT变成马士基全球数字化产品,并引领了航运业订舱产品线上化的风潮。

2.香港伟马化学品船务有限公司 上海代表处常务副总经理 陈建明

陈建明自2012年加入伟马以来,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对航运事业的敏感性和出色的学习能力,积累了一定的实操经验,2019年起担任香港伟马化学品船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常务副总经理,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管。此后配合公司组建、自营化学品船队,船队数量从0条发展到16条,航线遍布全球,与EXXONMOBIL、BP、SABIC等世界大油公司合作。截至2020年底,伟马化学品船队总运力排名迅速上升,国内第三,国际第二十九。过去的一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他带领团队及时抓住市场低燃油成本机遇,不断创新、控制成本、优化航线,促使公司利润较上年增长134%。

3.中国港湾尼日利亚莱基港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董事 杜若罡

杜若罡,2007年进入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1月担任莱基港项目公司董事、总经理。他从事港口建设、投资及运营14年,在港口工程管理、市场开发、商务管理、项目投资领域经验丰富,成功开发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尼日利亚莱基港等投资项目,总投资约11亿美元。其中尼日利亚莱基港项目是几内亚港首个由中资企业控股的现代化深水港,也是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合作论坛的重要成果,2020年莱基港项目共获得包括发改委国际产能合作重点投资项目、2020年路透社“非洲基础设施年度最佳交易奖”、2020年亚太开发性金融协会“杰出发展项目奖”等7项荣誉。

4.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浙江)自贸区仲裁中心/计量争议解决中心 副秘书长 黄晨亮

黄晨亮,现任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浙江)自贸区仲裁中心/计量争议解决中心副秘书长一职,兼任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司法浙江基地智库涉外法律专家、上海市航海学会海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法学会海事海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加入海仲以来,黄晨亮作为案件经办人处理了大量的仲裁案件,经验丰富,主导并参与起草了中国海仲标准定期租船合同疫情条款。

5.新海联船员培训有限公司 总经理 刘欣

刘欣,现任湖北新海联海员培训有限公司总经理,拥有多项培训资质,兼任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鑫裕盛产业学院副院长/理事会理事、武汉交通职业学缘鑫裕盛海事学院理事/副主任、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航海类专业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刘欣在工作过程中钻研进取,鼓励公司引进西方先进的培训认证课程,自主研发新海联培训管理系统,实现船员培训结果数据化和可视化。

6.山东港口日照港二公司卸船队 团支部副书记 卸船机司机 李路

李路,现任山东港口日照港二公司卸船队团支部副书记、卸船机司机,是日照港卸船机岗位第一位“90后”山东港口技术能手,年卸船作业量近百万吨,曾获山东港口首届技能大比武(卸船机)第四名。除了拥有一手好技术,还善于通过创作内容积极、形式生动的高质量原创网络作品,展示我国港航经济文化建设成果,弘扬青春正能量。

7.克拉克森柏拉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 董事 钱立武

作为克拉克森上海最年轻的董事,钱立武拥有10多年的大宗干散货航运从业经验,致力于长期期租市场,为客户提供不断优化的综合化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客户涵盖国内外的船东、贸易商、船舶经营人、矿山以及金融机构等。在加入克拉克森前,钱立武曾任职于上海航运交易所,期间完成了《FFA发展研究》、《中国航运发展报告》等项目。他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MBA,上海市虹口区青联委员。

8. 中远海运集运欧洲钻石快航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兼航线经营中心总经理 王海先

王海先,2005年加入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2015年3月外派至中远海运集运(欧洲)公司任商务部副总经理,落实区域航线战略,2021年2月起,担任欧洲钻石快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航线经营中心总经理。在过去的6年时间里,他积极落实区域航线战略,通过航线规划及合作谈判,将中远海品牌自有欧洲区域航线网络覆盖拓展至26个国家、50多个港口码头,区域船队运力排名从20名提升至第4名,亚洲背景船公司排名第一。

9. 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 王振伟

王振伟,2011年加入山东海运,现任山东海运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参与创建山东海洋集团气体船队,负责公司境外资产股权架构设计、设立工作;带领团队完成公司“十三五”、“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顺利完成公司业务板块多项股权资产优化、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并带领团队完成集团内部航运由业务板块资产重组工作,为山东海运后期资本运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016年,成功运作山东海运登陆新三板市场,2019年为公司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目前带领团队启动公司上市筹备工作,克服疫情困难,全力推进公司资产证券化进程。

10. 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律师 伍健鸿

伍健鸿,2008年加入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成为合伙人律师,长期专注于航运、船舶、港口所涉各项法律事务,专业处理各类物流和海商事案件的诉讼及非诉事宜。同时担任多家大型跨国航运物流企业公司法顾,提供公司日常业务运作、合同审查修改、律师见证及合规等多方面法律服务,曾多次在该领域以独创性的视角和经验代理委托人并最终胜诉,主要客户为境内外知名船东、跨国物流企业、保赔协会、保险公司及互联网航运企业等。此外,他还能够及时洞察航运市场变化,凭借缜密的法律专业思维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获得业内及同行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