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造船业简史19世纪末期,为了和英国航运公司展开商业竞争,德国造船业为自己的航运公司建造了10艘万吨级的邮轮,称之为巴巴罗萨级邮轮,这些邮轮极大的扩充了德国航运公司的运力,在北大西洋,印度洋,甚至远东,开拓了几条班轮航线。弗里德里希·德·格罗斯号邮轮正是巴巴罗萨级邮轮的首船,今天这篇文章就介绍德国这艘邮轮。弗里德里希·德·格罗斯号(SS Friedrich der Groe)又称腓特烈大帝号邮轮,属于北德意志劳埃德航运公司,专门为德国到澳大利亚的航线建造,由位于什切青的AG Vulcan Stettin造船厂建造,1896年8月1日下水,1896年11月11日首航不莱梅到悉尼的航线,在这条航线上往返了14次。 格罗斯号登记吨位10531吨,是德国建造的第一艘登记吨位超过万吨的邮轮,船长166.3米,宽18.32米,吃水7.9米,安装两台三重膨胀往复式蒸汽机,产生7100马力,驱动两具螺旋桨,航速可达到14.6节,该船可搭载一等舱旅客155人,二等舱乘客198人和统舱乘客1964人,还有222名船员,该邮轮定位为廉价的移民船。 格罗斯号邮轮服役后,先在冬天运营了几次到澳大利亚航线,在1897年4月转运营到纽约的北大西洋航线,成为巴巴罗萨级邮轮第一艘到达纽约的船。 1900年7月27日,在运输德国军队前往中国镇压义和团前,威廉二世在格罗斯号发表了著名的匈奴演说,最终导致了清政府签订屈辱的辛丑条约。 1907年3月到1912年7月,格罗斯号还用于热那亚到纽约的航线。1914年7月18日,格罗斯号开始了一战前最后一次跨大西洋航线航行,一战爆发后,被滞留在美国,直到美国参战,将该邮轮作为敌产没收。美国没收格罗斯号后,改名休伦斯号(ID-1408),用作向欧洲运兵的运兵船,战争期间,运送了21871名官兵到欧洲参战。战争结束后,又运送了20582名官兵和1564名伤兵回国。 运送军队回国后,该船成为美国邮轮航运公司的资产,在1920年到1922年,运营美国到南美的航线。1922年5月由洛杉矶航运公司接受,运营洛杉矶到檀香山的航线。1922年10月12日,该船在距离洛杉矶700海里处海域起火,由于无法控制火势并没有船能拖动邮轮,由美国海岸警卫队击沉了该船,所有船员及乘客都得到营救,无人伤亡。 2. 美国造船历史1.船的起源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发现过河困难的问题。若河浅和水流慢,人们就可以涉水渡河。但遇到河深和水流急的河流,人们就无法过河。后来,一些人发现抱着树枝或粗的树干,就可以浮渡过河。于是,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把树枝捆成一扎,做成木筏。或把粗树干挖空,使它成为独木舟就可以过河了。这就是船的雏形。2.古代桨船在后来,人们开始在船上装上许多船桨,以此来为船只提供动力,使其不用随波逐流,便于控制船只,使船只更安全。小资料:公元前483年-前480年,雅典建造的大批三层桨战船迅速完工。在雅典的穆尼奇安和兹阿发现在战争中赶修三层桨战船的干船坞,其尺度为46×6米,此类战船,经专家考证:船长37米、宽5米,撞角外伸3米。低层桨手共54人,中层54人;上层60人,后备桨手30人,除下层外,全部水手武装完整。低层桨长2.3米,中层3.2米,上层4.3米,其最高航速在静水中可达8节。3.古代远洋帆船随着人们的科技发展和贪婪的欲望,使人们开始了远洋探险。在技术上,探险家们所使用的帆船比以前的人力多桨船先进多了。它装上了高大的桅杆,桅杆上挂着大面积的帆布,使它能尽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上的风能。这比起以前的船,速度更快,船身更大,更坚固,住在上面更舒适。它上面放置了大量的大炮,使它的攻击力更强。小资料:13世纪末,地中海加莱桨船(Galley)有了一定发展,因为在14和15世纪威尼斯人常是这类桨船的制造商,而且素以具有设计制造这类战船的实力地位著称,故有时又称之为威尼斯加莱桨船。4. 近代轮船随着人们步入工业时代,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英国人瓦特经过多年研究,广泛吸取前人的经验,制成了使用可靠的蒸汽机,并投入使用。那时有一位叫富尔顿的美国人,觉得用桨划船会很累,而且效率不高,于是他就想用明轮来代替船桨。用蒸汽机驱动船只。并于1870年在哈德逊河上成功地进行试航。这就是轮船的雏形。1835年,英国人史密斯造了一艘装有螺旋桨的船模型,引起了造船专家的注意。经研究发现,螺旋桨作为船的推进器比明轮力量大。于是装明轮的轮船逐渐退出使用。但为了称呼方便,装螺旋桨的船还是叫轮船。5.现代轮船随着人类的发展,现代的轮船已经不再用帆来辅助船航行,而且不再使用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效率低的蒸汽机,改用了柴油发动机。这是船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现代的轮船不仅装上了高效的柴油发动机,而且还装上了雷达、声纳、无线电等先进设备,使船只远洋航行变得更加安全。 3. 造船发展史清末船政铁胁厂梁架构件,长70厘米,宽60厘米,厚20厘米,铁质。 铁胁厂专任制造钢铁、船胁、船壳、龙骨、横梁、泡钉以及船上钢铁物件,打造拗弯、镶配各工,建于1876年。由于建造轮船胁骨的天然弯木产量少,西方国家已经改用铁胁,因此船政也改用材料易得的铁胁,兴建铁胁厂。当时船厂空地不多,只好将打铁工程归并到拉铁厂,将旧拉铁厂改建为铁胁厂。1877年首制铁胁军舰“威远”号试航成功,标志着船政顺利实现了舰船产品的升级换代。 1898年清政府聘请法国人杜业尔任洋监督。福州将军兼船政大臣裕禄听从他的意见,将铁胁厂改建为铁构架厂房:“铁胁厂原竖木架均年欹侧(歪斜),亟须修理。议乘修理之时,即用厂存钢铁料件,照西法易以铁架。” 1918年2月,北洋政府海军部在福州马尾船政局设立海军飞机工程处,因厂房相对牢固,铁胁厂被拨给飞机工程处,用作组装、调试飞机发动机的厂房。1919年8月,飞机工程处设计制造出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 铁胁厂见证了我国造船技术的进步,见证了我国航空工业起始阶段,是船政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欧洲造船业发展史1、现在韩国的核心产业就是造船、电子、机械以及文化和服务业。 2、造船属于科技、资本、劳动力三合一密集型产业,在世界上,美国欧洲由于劳动力成本高,放弃造船;俄罗斯等由于冷战解体的原因,也放弃更新设备,也是放弃民用造船。非洲是没有实力。所以世界上造船最发达的就是三个国家,中日韩。 3、这些国家的企业有资本,例如国家贷款或者财 团等。有技术,也有劳动力。其中韩国除了科研和国家贷款外,还是因为背靠中国,在中国建造船舶分段(例如烟台大宇造船),在韩国进行合拢。这样减少人员成本压力。 5. 美国造船业简史内容很不错 造船业比较发达,中国的进口货轮有不少是来自该国。 罗马尼亚造船业有百年历史,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像样的海军。 在华约国家诸多的小型舰艇中,罗马尼亚似乎独树一帜,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建造过一艘排水量达到5790吨的驱逐舰。这样的排水量,别说在上世纪80年代,可以算作大型战舰,即便到了今天这样的排水量也不会让人小觑。 6. 欧洲造船史四大船厂扎根于欧洲,从北欧的芬兰至东欧的德国、法国和意大利。 1.芬兰阿克尔造船厂 阿克尔船厂于1738年成立,至今已有两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欧洲各国对“阿克尔”也有着十分特殊的敬重之感。阿克尔船厂曾历时两年打造了著名的“海洋独立号”,轰动整个邮轮界,取代了其姊妹船“海洋解放号”,成为世界“最大超级邮轮”。不久之后,2009年的秋天,同样尤其承建的“海洋绿洲号”取代了最大超级邮轮的桂冠。可惜的是,阿克尔船厂之后被韩国STX集团收购,引起欧洲各国的内部不满,可见阿克尔船厂在欧洲人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2.德国迈尔船厂 素有“德国巨匠”之称的迈尔造船厂,是德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造船厂之一,成立于1795年,主要建造木船码头;1874年开始建造铁船,到1920年在帕彭堡地区已经拥有超过20多个船坞,目前拥有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室内干船坞;总部设在帕本堡。今天,迈尔造船厂是帕本堡唯一的船厂,并已被一家私人控股和家族拥有的公司,并传承了六代以上。第一个室内船坞落成于1987年,长470米,宽101.5米,深60米(到车间顶部)。2000年,第二个巨型室内船坞建成,规格达到长504米、宽125米及深75米(到车间顶部)。该厂一年可以建造3条邮轮。 3.法国大西洋船厂 Ateliers et Chantiers de la Loire和Chantiers de Penhoët船厂于1955年合并成立法国大西洋造船厂。该厂开始为法国大西洋线总公司兴业建造班轮。 1961年,它建造了跨大西洋superliner SS France号,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客运船。在为法国大西洋线总公司兴业建造完班轮和苏伊士运河封闭后,该厂开始建设大型邮轮,包括Batillus, Bellamya, Pierre Guillaumat and Prairial。一个能建造超过100万吨邮轮的新的干船坞(Basin C)列入计划,但这一计划随着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而告吹。法国大西洋船厂于2003年7月宣布建造豪华邮轮,Crystal Serenity of Crystal Cruises该厂2003年为Cunard Line建造超级班轮RMS玛丽女王2号。 4.意大利分坎特里 意大利芬坎特里(Fincantieri)造船集团有近200年设计建造军舰的悠久历史,集团总部在的里雅斯特,设计部在热那亚和的里雅斯特,生产出约7000艘的各型船舰,主要产品有客轮、渡轮、水面舰、辅助船舰和潜艇,遍布全球,代表着意大利先进的工业技术向世界输出,尤其是客轮与豪华邮轮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约占国际市场的40%。以集团业务而言,52%为高价客轮,28%为渡轮等商船,19%为军舰,1%为其它及修船业务,集团总人数约约10000人。 7. 美国主要造船厂十大造船企业简介 1.韩国现代重工: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造船企业。于1972年在朝鲜半岛东南端的蔚山市成立,该重工集团占地面积720万平方米,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造船效率,拥有干船坞9座,能按照船东要求建造各种尺寸和各种类型的船舶。2004年,造船销售额高达704亿元,是我国最大的造船企业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35倍。 2.三星重工:现有职工2万人,年造大型船舶40艘,销售收入约40亿美元。 3. 大宇造船:年销售额约48亿美元,年生产能力40艘、250万载重吨,具有生产LNG船、大型油轮、集装箱船、散货船、成品油运输船、FPSO、豪华游轮等各种商船,以及大陆架和海上作业平台、海上工厂的能力。拥有世界上最大吨位100万吨的船坞和900吨的最大载重龙门吊,同时具有各类船舶的研发和设计能力。 4.现代尾浦造船:创建于1975年,以修船为主,后于1995年转向造船,1996年开始承接新船订单参与商船建造。亚洲金融危机后归属现代重工集团,名称改为现代尾浦造船公司。该公司擅长建造石化液体产品运输船、海底线缆及管道敷设船等。 5.现代三湖重工:坐落在三湖面三湖产业团地里的专门从事船舶建造和海洋建设的企业。作为单一的造船所,其船舶建造业绩位居世界第五。88万坪的地基上建有涂装工厂、干船坞、 大型组装工厂、Panel工厂、加工厂等。 6.三菱重工:日本公司,也是三菱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同时还是日本最大的军工生产企业。2003年自防卫厅接受的军工订货额为2800亿日元,居各家军工企业之首。2005年4月注册资本2656亿日元,拥有员工33464人,国外事务所联络处6处,分公司9个,研究所6个,国外关连公司53个,2005年销售额25907亿日元。 7.韩进重工:属于韩进集团,在釜山、蔚山、马山均设有造船厂。 8.STX造船:韩国著名的中型柴油机和造船设备专业生产公司,位于道庆省尚南道,该造船厂擅长于建造10万吨级以下的船舶,造船管理技术先进。 9.常石造船:创业于1917年,,是世界上造船数量第6位的造船公司。 10.大连造船重工:由大连造船厂整体改制而成立的,是我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控股的大型综合性造船企业,是我国最早建造 10 万吨以上大型船舶的船厂。 8. 欧洲造船业历史17世纪,荷兰在商业、制造业、海洋运输业、金融业等方面都领先于欧洲其他国家,其中造船和海运业的优势尤为明显,其造船业规模居当时世界首位,商船达1万多艘,吨位数占欧洲商船总吨位数的四分之三;阿姆斯特丹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荷兰的商船遍航世界,替许多国家转运商品,为荷兰创造了巨额利润。所以,当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9. 美国造船业简史内容概括1973年,玉浦船厂开工,这是大宇造船的前身。1978年正式成立大宇造船,1994年与大宇重工公司合并,成为大宇集团旗下重要子公司。大宇集团在韩国企业界曾堪称奇迹,创始人金宇中仅用了20年就将大宇从一个初创服装店发展成韩国数一数二的大集团。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1997年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这完全改写了亚洲四小龙的进程。此时人们回顾那段历史,大宇集团往往被视为最经典的失败案例。当危机初现,国外银行和投资机构偷偷撤走资金时,大宇集团却依靠韩币贬值带来的优势,继续扩大产出提高出口。 1999年11月,金宇中辞职标志着大宇集团的落没。其子公司亦命运各异,比如韩国第二大车企大宇汽车于2000年破产,后被美国通用收购。而大宇造船也从大宇重工中分离出来,在韩国政府的全力扶持下,韩国产业银行为其注入大量资金,成为其控股股东。大宇造船实际成为了国有企业的子公司。 作为韩国前三大造船企业之一的大宇造船海样,曾不止一次面临被收购的局面。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不仅是造船业、航运业,世界经济形势连年向好。大宇造船提出了股权出售计划,经过一波三折的招标,韩华集团获得了最终收购权。然而一切都没有金融危机来的迅速,09年订单量的锐减和收购谈判的破裂给大宇造船带来了双重打击。除此之外,浦项制铁,甚至俄罗斯石油公司都曾试图收购大宇造船股份,但由于不同原因都不了了之。 10年之后,因为油船和海工类船舶的需求,韩国造船订单一度得到恢复,但连年航运市场的不景气和14年高端装备市场的低迷使韩国三大造船业再度陷入重大危机。造船业根本上受航运市场的影响。 【后韩进时代】 2016年8月1日,韩国最大航运企业韩进公司申请破产保护。韩进的倒闭重创了韩国航运业,恢复元气遥遥无期。此时的韩国造船业也正经历着最寒冷的冬天。 2017年,航运市场迎来小回春,市场信心陡增,积压多年的资金迅速涌入造船业。加之韩国新政府上台,一心扶现代商船上位,帮其贷款下了20条船的大单。2018年,中国天然气需求的剧增带动LNG船舶的需求,韩国造船企业凭其优势又扳回一局。韩国政府顺势推出《韩国振兴航运五年计划》,韩国造船业向好。 大宇造船董事长郑圣立终于有底气坚持他的大宇造船并购计划。如今,现代重工向韩国发展银行接手了大宇造船的股份,似乎一片大好,但现实真的会如愿?笔者认为其危机和挑战仍在。 首先韩国国内航运企业表现不佳。航运业发展直接影响造船业,韩国政府虽然大力支持现代商船,企图重造一个韩进,但现代商船近几年表现无不令其失望。连年亏损来自其公司内部管理的漏洞,显然他还没做好成为一家顶梁企业的准备。如今国际航运形势依然难说乐观,如此扩张船队规模,只会使原本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更加竞争激烈。恶性循环最终会回到造船业。其次现代重工对大宇造船的收购很大可能会受到中国和日本反垄断调查的阻碍,尤其日本早已于去年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申诉,质疑韩国政府向韩国商业造船厂提供财政支持。现代重工与大宇造船的组合无疑对中日其他造船企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除此,韩国国内的公会组织也是收购过程中一个巨大阻力。合并后的新企业在用工人数上肯定会进一步裁减。政府扶持造船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看重造船业劳动密集型特点,裁员无疑也会给政府带来巨大压力。从去年到今年年初,大宇造船工人曾多次举行罢工抗议。 收购之路是好是坏,历史上不同企业给出过不同的答案。但不论国外形势如何,中国造船企业仍然面临产业转型的艰难历程。高附加值船型的自主建造是必然的方向,挑战同时也是机会。全球造船业谁的名字将沉没于历史长河,谁又会激流勇进,还需拭目以待。 |
上一篇:2017年造船业衰退(中国造船业发展现状) | 下一篇:大连造船基地(大连造船研究所) |
cosco中远海运(cosco船公司全称) |
2023-03-15
|
查看详情 >> |
LNG运输船(lng运输船中国制造) |
2023-02-27
|
查看详情 >> |
sitc是什么海运公司? |
2023-02-25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