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芜湖 船厂
1-3家!具体如下!
长江沿岸的船厂很多,多造长江内河船,多是中小型船厂。出名的有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合资兴建的大型造船企业,注册资本8000万美元,总投资2.4亿美元,中日双方各占50%。武昌造船厂是中国内地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造船企业。安徽省有芜湖造船厂。 有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属于国家大二类企业。还有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地处长江中游的江西省瑞昌市。还有位于湖南常德的常德达门船舶有限公司是荷兰达门造船集团的子公司。重庆还有重庆造船厂。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处在长江三角洲的沿海的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是由韩国投资方与南通市海洋水建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新建的一家大中型船舶修造合资企业。江西省九江市的江西江新造船厂是中型企业,修建的船舶包括有军船也有民船,军船、民船都以快艇、高速艇为主。
此外,我国还有很多船舶研究所,比如在江苏省无锡市的706所的船舶拖曳水池是全国最大的,长450米,拖曳速度可以达到每秒二十米,在全世界也属于前几名,是我国船舶工业和国防工业的骄傲。上海的708所也是个很出名的船舶研究所。还有713所是著名的军工研究所。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701所)、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院(719所)等。长江船舶设计院是交通系统最大的船舶设计研究单位,建院已有五十年的历史,主要从事各类海洋及内河的民用船舶(长江船舶)、军辅船舶和港口起重机械的研究与设计。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很多船舶设计研究院,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2. 芜湖江东船厂
马鞍山的国企有:市工商局 市国税局 市地税局 市国土局 市药监局 市检验检疫局 马鞍山海关 市烟草局 市气象局 市邮政局 马鞍山海事处 省无委会马鞍山管理处 市盐务管理局 人行市中心支行 市质监局 马刚 十七冶 大马院芜湖的国企有:芜湖江东船厂、芜湖奇瑞汽车公司、芜湖新兴铸管公司,芜湖天航集团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二○工厂、芜湖卷烟厂、芜湖发电厂、芜湖华东发电厂
3. 芜湖市江东船厂芜湖造船厂
1、芜湖江东船厂,地址:江东路九号;电话:086-553-3938888
2、新联造船公司,地址:长江中路(原长江南路)53号;电话:0553—3935206。
4. 安徽芜湖江东船厂
直属学校
第一中学
第二中学
第三中学
安师大附属中学
第七中学
第八中学
田家炳实验中学
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
第十二中学
第十三中学
芜湖国防教育学校
芜湖师范学校
安师大附小
聋哑学校
培智学校
安师大附幼
安师大夜大学
职教中心
工业学校
火龙岗中学
镜湖区
镜湖区教育局
第十四中学 育红小学
第十九中学 绿影小学
第二十七中学 师范附小
第二十八中学 狮子山小学
第二十九中学 大庆路小学
柳春园小学 大官山小学
镜湖小学 王家巷小学
环西小学 三园小学
罗家闸小学 中和路小学
北塘小学 范罗山小学
康复路小学 棠桥小学
建设路小学 解放西路小学
杨场小学 东风小学
赭山小学 石头路小学
梅莲路小学 江东小学
人民路小学 造船厂小学
弋江北路小学 二勘小学
环南幼儿园 实验幼儿园
镜湖幼儿园 育红幼儿园
张家山幼儿园 三联幼儿园
上长街幼儿园 大官山幼儿园
中二街幼儿园 解放西路幼儿园
弋江区
弋江区教育局
第三十六中
澛港中学
第二十四中学
第二十五中学
利民路小学
延安小学
码头口小学
南关小学
马塘中心小学
鲁港中心小学
牌楼小学
马塘小学
龙华小学
马饮小学
平山小学
港西小学
西街幼儿园
海螺集团宁国
子弟学校芜湖分校
芜钢子弟学校
发动机厂子弟学校
鸠江区
鸠江区教育局
第三十二中学
第三十三中学
第三十四中学
新世纪学校
凤鸣实验小学
褐山小学
天门小学
官陡小学
湾里小学
神东小学
南阳小学
管山小学
裕溪口小学
三山区
三山区教育局
浮山中心小学
保定中心小学
新淮中心小学
小洲中心小学
峨桥中心小学
三山中心小学
龙湖中心小学
第三十九中
第四十中学
第四十一中学
第四十二中学
第四十三中学
第四十六中学
第四十八中学
芜湖县
芜湖县教育局
清水镇永镇中心学校
方村镇中心学校
红杨镇中心学校
花桥镇中心学校
清水镇中心学校
清水镇荆山中心学校
陶辛镇保沙中心学校
方村镇埭南中心学校
陶辛镇十连中心学校
六郎镇周皋中心学校
5. 芜湖大江船厂
大渡口:重庆重型铸锻厂
江北区:国营望江机器制造总厂
沙坪坝:重庆虎溪电机厂
九龙坡: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华江机械厂(新厂)
北碚区:西南工业管理学校、重庆华光仪器厂
万盛区:重庆平山机械厂、重庆晋林机械厂、重庆渝州齿轮厂
巴南区:重庆造船厂、重庆大江车辆总厂
綦江县:重庆双溪机械厂、重庆庆江机器厂
渝北区:重庆华渝电器仪表总厂
江津区:重庆长风机器厂、重庆铸钢厂、重庆青江机械厂、重庆防护包装成型工艺研究所、重庆长江柴油机厂、江津增压器厂、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重庆红阳机械厂、重庆红光化工厂储运处、总后3533厂、总后3539厂、总后第三仓库
合川区:重庆华川机械厂(重庆分部)、重庆陵川机械厂
铜梁县:重庆红宇机械厂
永川区:中国兵器工业物资总公司四川公司(永川)、重庆液压件厂、重庆跃进机械厂、重庆红江机械厂、电子工业部光电技术.固体电路.压电声光技术研究所、412职工医院、四川省府387单位
荣昌县:重庆益民机械厂、重庆华江机械厂
璧山县: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船用柴油机配件厂
万州区:重庆长平机械厂、重庆衡山机械厂、重庆清平机械厂、重庆江陵仪器厂、重庆长江涂装机械厂、华渝总厂武江分厂
涪陵区:中国核工业建锋化工总厂、中船总公司川东造船厂
南川区:四川宁江机械厂、成都天兴仪表集团公司(重庆分部)、四川红山铸造厂、四川庆岩机械厂、四川红泉仪表厂
6. 安徽芜湖船厂 介绍
中国差不多有3000多家大大小小的造船厂前百名:1.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2.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3.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4. 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5.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6.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7. 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8.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 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10. 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11. 武昌造船厂12. 浙江造船有限公司13.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金陵船厂14. 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15. 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16. 浙江欧华造船有限公司17.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18. 扬帆集团有限公司19. 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20. 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21. 广州黄埔造船厂22. 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23. 常石集团(舟山)造船有限公司24. 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25.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26. 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27. 大连今冈船务工程有限公司28. 江苏东方重工有限公司29. 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30. 东方造船集团有限公司31. 南通惠港造船有限公司32. 黄海造船有限公司33. 烟台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34. 扬州科进船业有限公司35. 舜天造船(扬州)有限公司3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08厂37. 福建省东南造船厂38. 天津新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39. 江苏省镇江船厂有限责任公司40. 国营川东造船厂41. 大连辽南船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八一零工厂)42. 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43. 浙江海丰造船有限公司44. 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45.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江东船厂46. 江西江洲联合造船有限责任公司47. 淮滨县江淮船业有限公司48. 山东省威海船厂49. 辽宁宏冠船业有限公司50. 大连船舶重工舾装有限公司51. 九江银星造船有限公司52. 山东大鱼岛造船有限公司53. 荣成市寻山兴海造船有限责任公司54. 浙江天时造船有限公司55. 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56. 宁波新乐造船有限公司57. 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58. 南京武家嘴船舶制造有限公司59. 扬州龙川船业有限公司60. 台州枫叶船业有限公司61. 浙江振兴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温岭市东升造船厂)62. 广州航通船业有限公司63. 国营西江造船厂64. 南通亚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65. 南京东嘉船舶制造有限公司66. 浙江方圆造船有限公司67. 中海工业(广州)有限公司68. 浙江宏信船舶有限公司69. 青岛现代造船有限公司70. 临海市江海造船有限公司71. 临海市宏盛造船有限公司72. 南通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73. 重庆东风船舶工业公司74. 吉宝(南通)船厂有限公司75. 重庆市泽胜船务(集团)有限公司76. 南京永华船业有限公司77. 湖北华舟有限公司78. 荣成伽耶船业有限公司79. 宁波市东方船舶修造有限公司80.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宜昌船厂81. 浙江合兴船厂82. 九江同方江新造船有限责任公司83. 荣成市泓运船业有限公司84. 宜昌达门船舶有限公司85. 国营青岛造船厂86. 靖江南洋船舶制造有限公司87. 温岭市长宏造船有限公司88. 荣成市石岛东海造船有限公司89. 浙江腾龙造船厂90. 台州海滨船舶修造有限公司91. 上海爱德华造船有限公司92. 临海市航畅船舶制造有限公司93. 浙江金港船业股份有限公司94. 临海市回浦船舶修造有限公司95. 乳山市造船有限责任公司96. 宁波清源造船有限公司97. 广州市番禺粤新造船有限公司98. 浙江振宇船业有限公司99.枣庄扬帆船舶有限公司100. 蓬莱市渤海造船有限公司
7. 芜湖江南造船厂
一般来讲你进不了江南造船厂,只能以劳务工的形式去那里。工资待遇方面,取决于你所签约的劳务公司。
如果是江南厂的正式工的话,那普通工人一个月大约3000块,公司劳防用品都发,工作时间规定8小时,但可能会安排加班(现场工人是有加班费的,参照国家标准),节假日也参照国家标准。对于劳务工,以上可能不适用。
8. 芜湖皖南船厂
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都有哪些
1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10月24日正式通车运营。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长55公里,使用寿命120年,抗16级台风、8级地震,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2009年12月正式开工。如今,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让珠江口天堑变通途,改变了珠三角的地理格局,香港将获得更广阔的珠江西岸腹地。
2我国新一代“E级超算”“天河三号”原型机首次亮相
国家超算天津中心于5月17日对外展示了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原型机,这也是该原型机首次正式对外亮相。据了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也称“E级超算”,被全世界公认为“超级计算机界的下一顶皇冠”,它将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危机、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
3我国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取得新进展
9月18日,国审稻新品种“中科804”现场会上,“中科804”从3000亩示范片中脱颖而出,其在产量、抗稻瘟病、抗倒伏等农艺性状方面均表现突出。“中科804”和“中科发”系列水稻新品种是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成功利用“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理论基础与品种设计理念所育成的标志性品种,实现了高产优质多抗水稻的高效培育。“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研究成果于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4两只克隆猴在我国诞生
1月25日,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登上《细胞》杂志封面,这意味着我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自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20多年间,各国科学家利用体细胞先后克隆了牛、鼠、猫、狗等动物,但一直没有攻克与人类最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的难题。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经过5年努力,成功突破了世界生物学前沿的这个难题。利用该技术,科研团队未来可在一年时间内,培育出大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
5科学家测出国际最精准万有引力常数
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罗俊院士团队历经30年艰辛工作,测出目前国际上最精准的万有引力常数G值,8月30日《自然》杂志刊发了罗俊团队这一最新测G成果。以往G值测量的相对精度虽然接近10-5,相互之间的吻合程度仅达到10-4水平。因为精度问题,很多与之相关的基础科学难题至今无法解决。此次罗俊团队采用两种不同方法,用扭秤周期法和扭秤角加速度反馈法测G,精度均达到国际最好水平,吻合程度接近10-5水平。
6科学家首次在超导块体中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
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高鸿钧院士与丁洪研究员领导的一个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在铁基超导体中观察到了马约拉纳零能模,即马约拉纳任意子。这种马约拉纳任意子纯净度较高,能够在相比以往更高的温度下得以实现,且材料体系简单。该发现或对稳定的高容错量子计算机研发有极大帮助,于8月16日发表于《科学》杂志。
7科学家“创造”世界首例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
中科院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是继原核细菌“人造生命”之后的一个重大突破。8月2日,该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历经4年,通过15轮染色体融合,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覃重军研究团队与合作者采用工程化精准设计方法,成功将天然酿酒酵母单倍体细胞的16条染色体融合为1条,染色体“16合1”后的酿酒酵母菌株被命名为SY14。经鉴定,染色体三维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SY14酵母具有正常的细胞功能,除通过减数分裂有性繁殖后代减少外,SY14酵母表现出与野生型几乎相同的转录组和表型谱。
8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水上首飞
10月20日,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现水上首飞起降。AG600飞机是我国首次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要求自主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飞机,也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AG600飞机具有执行森林灭火、水上救援、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等多项特种任务的能力,是国家应急救援重大航空装备,对于填补我国应急救援航空器空白、满足国家应急救援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能力建设需要具有里程碑意义。
9科学家首次揭示水合离子微观结构
北京大学江颖和中科院王恩哥院士领衔的一支联合研究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显微镜,首次获得水合离子的原子级图像,并发现其输运的“幻数效应”,未来在离子电池、海水淡化以及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等有重要应用前景。该成果5月14日于《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10我国首个P4实验室正式运行
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1月通过原国家卫计委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现场评估,成为中国首个正式投入运行的P4实验室,标志着我国具有开展高级别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能力和条件。据介绍,P4实验室是人类迄今为止能建造的生物安全防护等级最高的实验室。埃博拉等危险病毒只有在P4实验室里才能研究。专家表示,该实验室对增强我国应对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提升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等科研能力起到基础性、技术性的支撑作用。
9. 芜湖造船厂
芜湖造船厂是国企。
补充资料:
据《芜湖通史》记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5月,镇江人胡志标在亲友的支持下,创办福记恒机器厂(即芜湖造船厂的前身)。该厂的创立,标志着近代芜湖机械工业的产生。芜湖机械工业以手工作坊式生产为主,设备陈旧,厂房简陋,主要是从事零星修配,特别是船舶修理。1939年日商购买了福记恒机器厂迁弋矶山清风楼江边,1942年,更名为德兴铁工所芜湖造船厂,名为造船,实以修理日本海军船只为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芜湖市政府将原国民党芜湖第六专员公署保安司令部修械所与原安徽省保安司令部修械厂合并,加上安澜工校实习工厂的部分设备组合起来成立了安徽省机械工业第一家国营企业——芜湖铁工厂,这就是后来的芜湖造船厂。芜湖造船厂以船舶修理逐步发展到中小型钢质船舶制造,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引领了芜湖造船业发展的方向,并进入全国十大造船厂的行列,创下过中国造船行业的多项第一。如中国第一艘木制鱼雷快艇,中国第一艘、全球第三艘玻璃钢扫雷艇,中国第一艘海洋综合调查船,中国第一艘2600P海洋石油平台三用工作船,中国第一艘钢质水翼客艇。
10. 芜湖江南船厂电话
中国大型造船企业。始建于1865年。至1949年,共建造各种舰船884艘,并制造了大量机器设备,成功地试制过飞机。有职工1.5万多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00多人。(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大、小船台6座,干船坞3座。技术力量雄厚,管理基础和综合生产能力扎实,能够建造、修理各类舰船和承造成套机械设备。50年代建成中国第一代常规潜艇和第一条5000吨货轮,60年代建成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全部国内配套的万吨轮东风号,70年代建成远望号为主的六艘大型远洋科学考察船,80年代开始迈入世界最先进的造船技术领域。工厂在造船能力发展的同时,修船和非船产品生产也卓有成效,曾先后制成万吨水压机,承接中国最大的葛洲坝闸门、上海和北京大型天文台回转球顶、宝山钢铁总厂二期工程关键设备等工程。
一、历史沿革
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曾用名江南船坞、江南造船所,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
同治四年,江海关道丁日昌奉两江总督李鸿章之命,以4万两白银买下位于上海虹口地区的美商旗记铁工厂的全部设备,又以2万两白银购买该厂的库存材料及工具。李鸿章以此为基础,将江海关道丁日昌、总兵韩殿甲分别在上海开设的2个洋炮局合并进来,成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同治四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865~1905年)系制造局时期。同治六年,江南制造局从虹口迁至城南高昌庙镇(现址),先后建立机器厂、木工厂、铸铜铁厂、熟铁厂、轮船厂、锅炉厂、枪厂、火药厂、枪子厂、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等13个厂和1个工程处以及库房、栈房、煤房、文案房、工务厅、中外工匠宿舍等,并建有泥船坞1座,共占地70余亩(4.3万平方米),在设备和规模上已具近代工业的雏型。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军火生产,中国的第一批机床、第一炉钢,以及无烟火药、步枪、钢炮、铁甲炮艇等,均始出于此。光绪十七年由于生产的发展,工厂面积从原来占地4.3万平方米扩展至24.6万平方米;工人由建局初的200多人,增至2913人,加上管理人员,约3600余人。
光绪三十一年至民国元年(1905~1912年)为江南船坞时期。清政府决定局坞分家,把船坞部分从制造局中划分出来,成立江南船坞;制造局的另一部分成为专门制造军火的兵工厂,辛亥革命后改称上海制造局。民国6年改称上海兵工厂,直至民国21年停办,大部分机器搬迁至杭州和南京金陵兵工厂,小部分并入武汉汉阳兵工厂。局坞分家后,船坞采用商务化的经营方针,生产业务渐有起色,过去船坞长期荒废的局面逐渐改观。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三年共造船136艘,总排水量21000多吨,其中宣统三年(1911年)建造的“江华”号长江客货轮,船长330英尺,宽47英尺,吃水7.5英尺,排水量4130吨,被当时航运界评为“中国所造的最大和最好的一艘轮船”。在修船方面内外招揽,业务甚广,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三年的5年间,共修理大小舰船524艘,年均修船量105艘。由于经营业务扩大,营业额和利润猛增。局坞分家时,借用江安粮道库银20万两的开办费,原定10年内分期归还,由于营业状况好转,提前4年全部还清。这一时期的技术力量也不断增强,局坞分家时,固定工人约60~70人,至宣统三年已增至1000余人。
民国元年至1949年上海解放为江南造船所时期。辛亥革命后,江南造船所仍采取商务化经营方针,造船业务逐渐赶上和超过当时造船工业中处于垄断地位的英商耶松船厂。耶松船厂在宣统二年至民国6年间共造船82艘,总吨位42700吨;江南造船所在同一时期间共造船208艘,总吨位38846吨,已接近耶松船厂。民国7年江南造船所的造船总吨位增到60373吨,大大超过耶松船厂,居上海造船工业的首位。民国7~10年是江南造船所的全盛时期,在此期间为美国建造成4艘排水量万吨级的运输舰,被当时传媒评为“中国工业史,乃开一新纪元”。
民国16年后,国民政府海军部管理江南造船所,一度进行局部带军事性扩建。民国19年冬,将海军轮电工作所并入江南造船所;次年1月,又将福州马尾船政局(今马尾造船厂)的制造飞机处并入江南造船所,后建成“江鹤”、“江凤”等水上教练机和侦察机5架。这个时期的海军舰艇修理业务相当频繁,民国17~22年的6年间,共修理海军舰艇271艘次,平均每年45艘次,而民国10~15年的6年间只修理海军舰艇74艘,平均每年12艘次。当时的所长马德骥引进西方的一套管理方法,改变了过去由英人毛根独揽大权的局面。
民国26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1月上海沦陷,江南造船所为日本陆军侵占,日军把上海兵工厂(原制造局的另一部分)场地划入江南造船所,并强行圈占附近民地,使全所面积增达34.3万平方米,还把南京的3家民营小船厂的机器设备,全部拆并入所内,使江南造船所的场地和设备都有较大扩展。民国27年1月,移交日本海军管理,改名“朝日工作部江南工场”,同年3月,又由日本海军委托日商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接办,改名“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又将新侵占的英联船厂所属的和丰船厂与瑞镕船厂划归江南造船所。改名“淑浦船坞”和“杨树浦工场”。日军占领时期,江南造船所共建造各类船舶100多艘,还造了300多艘攻击型的“自杀艇”,并进行了大量的船艇修理。
抗日战争胜利后,江南造船所由国民政府海军司令部接管。民国35年至1949年5月间,共建造各种船舶34艘,总排水量9557吨,平均每年造船10艘,排水量2734吨。其间,电焊技术开始推广,民国35年成功地建成中国第一艘全电焊结构的排水量634吨的长江上游客轮“民铎”号。江南造船所所属工厂进行了局部扩建,至民国36年底,共新开设了电焊厂、内燃机厂、外钳厂、第二发电厂及汽车修理厂等5个厂,并修理了厂房和增添了一批设备。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对江南造船所大肆破坏,所内的3座船坞闸门上半部及抽水间、内燃机厂、第二发电厂等被炸毁;1~8号仓库全部焚毁;机器厂、外钳厂、车床厂、电气厂等大部分被破坏。全所职工在中共地下党的组织发动下,开展了“反疏散、反搬运、反破坏”的护厂斗争,减轻了国民党政权破坏工厂所造成的损失,取得斗争胜利,保住了工厂。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次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命令,接管江南造船所。1953年,江南造船所易名江南造船厂,进入生产建设迅速发展的新时期。
二、企业概况
清同治五年(1866年),江南制造局迁址高昌庙镇时,购置民地70余亩,建成厂房并建筑泥船坞一座和沿江码头。至光绪十六年(1891年)时,工厂面积扩展至24.6万平方米,已发展成拥有13个工厂和1个工程处的近代工业企业。全局拥有大小机床662台,蒸汽动力机361台,总马力4521匹;汽炉31台,总马力6316匹。
光绪三十一年局坞分家,江南船坞的主要固定资产有:全坞地基约60亩;泥船坞1座,长325英尺;机厂1所,共有大小厂屋98间;锅炉厂1所,有大小房屋48间,内有60匹马力总汽炉2座,40匹、30匹马力汽机各1台,另有剪、钻、刨等机床18台;炮弹厂1所(后改为机器厂),连同打铜厂、翻砂厂等新旧厂屋共100余间,厂内附属机器有30匹马力汽机各1台,大小车床64台;水雷厂1所,有屋19间,因废置已久,后改为储料栈房;中西式住房14所;另有挖泥船2艘,运泥驳船3艘,小型轮船1艘。按当时价格估计,上述资产共值规银77.3万两。
局坞分家后,原有泥船坞改建为木质干船坞,并拓长加宽,加深坞底木桩,添置水泵等设备。改建后的干船坞,坞身长375英尺,面宽75英尺,底宽60英尺,能适应4000~5000吨船舶进坞修理的需要。民国5年(1916年),江南造船所继续将坞身拓长,使其总长为556英尺,深20英尺,能容纳万吨以上的船舶进坞修理,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船坞之一。
民国7~10年,江南造船所承造4艘万吨级美国运输舰期间,新建大船台4座,每座打桩基地长396英尺,宽36英尺,桩深20英尺,可置500英尺长的万吨船舶;船台两旁新树起重架10座,每座吊重4吨;并陆续购买民地近4万平方米,所址比局坞分家时扩大1倍以上。民国13年,江南造船所开工新建第二座船坞,次年完工。新坞长502英尺,宽61英尺,深23英尺,装备最新式的电动抽水机5台。新坞建成后,即有1艘7700吨美国商船进坞修理,因使用电动机抽水,仅耗时45分钟,为原来抽水时间的1/10左右。不久,老坞也改装为电动机抽水。民国19年后,江南造船所决定开辟第三座船坞,次年动工,分两期工程,第一期先辟长375英尺,宽89.5英尺,深26英尺,于民国23年完工;第二期又将该坞加长、拓宽,至民国25年全部落成。新坞长647英尺,宽100英尺,深26英尺,能容纳2万吨级的船舶进坞修理,这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船坞。此外,还扩建了打铜厂,添建了一座海军码头。
民国27年初,日本侵略军侵占江南造船所,将原炼钢厂和上海兵工厂(原江南制造局的另一部分)旧址,以及从老江边路到新江边路的工人居住区一并强行占为新址,使全所面积扩大到34.3万平方米。还把位于南市的三北、鸿昌、合兴等3家民资船厂的机器设备,全部拆搬到江南造船所。在日本侵占时期,所内生产设施略有扩建。计有;船体加工车间增添300吨水压机、移动式水压肋骨弯曲器;轮机部门添置长轴车床、搪床、滚齿机以及白合金轴瓦浇铸设施,动力设备部门增添200匹空气压缩机2台,新建氧气站1所。
民国35~36年,江南造船所新建成电焊厂、内燃机厂、外钳厂和第二发电厂等,还修理了原有厂房69座。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军撤退时,对江南造船所进行大肆破坏,所内主要生产厂房和3座船坞闸门被炸坏。1949年8月,又遭国民党飞机空袭,所内生产设施遭到更严重的破坏。
上海解放后,江南造船所职工在国民党飞机频繁轰炸的艰苦环境下,进行边抢修、边生产,仅用一个半月时间就修复3座船坞的闸门。自1953年起,江南造船厂结合老厂技术改造,扩建和新建了造机、修船、造船、电气和锻工等车间。扩建后的船体加工车间,面积由1890平方米扩大到5637平方米,1956年3月完成。5、6号船台的加固接长工程于1955年6月完工,紧接着进行3号船台的改建,该工程于1956年4月完成。新建的修船车间占地面积10230平方米,高16米,跨度24米,全部钢筋混凝土结构;车间内设有装配、锅炉、修船、钳工等工区以及钢材库、工具库、辅助材料库、变压器间、透视设备存放室等,并装置4台行车,最大起吊能力30吨;还配有加工能力较大的三星轧车和500吨水压机等生产设施。
1959年9月,遵照一机部九局的指示,新建船体联合车间,新建露天总段建造区和总段运输设施,改建3、4、5号船台。
新建船体联合车间是1956年编制的总体初步设计中的一个主要工程项目,于1960年7月开始施工,1966年建成,车间建筑面积22176平方米,厂房由1个横跨和3个纵跨构成。为适应建造万吨级船舶的需要,江南厂于1959年对2号船台进行扩建。2号船台原长174米,宽22米,扩建时在船台顶端接长53.3米成水平段。1960年4月,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在这里下水。为了试制需要,经六机部同意,于同年7月再次改造,滑道接长17米,下水设计负荷提高到2000吨。1976年,又将2号船台接长的水平段加建成斜坡段,为“远望”号主测量船建造创造了条件。
1977年,3号船坞的改扩建开始施工,经过5年的紧张施工和设备安装,于1982年底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扩建后的3号船坞长232.2米,宽40米,深11.6米,可容纳6万吨级船舶在坞内修理和建造,并配备1台150吨门式高架吊车。3号船坞的改扩建完成,标志着江南造船厂已拥有建造巴拿马型船舶的重要设施。1982年起,江南造船厂再次改扩建2号船台,经六机部同意,拆除3号船台,使2号船台的拓宽有了充分的场地。此外,还建立了长6~12米,宽1~3米,厚6~34毫米,重10吨以下的钢板流水线。这条钢板流水线连续上料、矫平、除锈、喷漆、烘干,直至出料。还陆续引进数控切割、光电跟踪切割、二氧化碳气体保护高效焊接等机械,成为具有先进装备的现代化企业。
经过老厂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的新建和改建,江南造船厂的规模逐渐扩大,拥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船体平面分段流水线。具有设计、建造、修理、改装8万吨以下的各种船舶和舰艇、以及制造压力容器、港口机械、大型钢结构等工业性产品的能力。
上海解放以后,工厂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断作出贡献。1953年建成大型内河客货轮“民众”号,1956年建成中国第一艘潜艇,1958年建成中国第一艘5000吨沿海货船“和平28”号,1965年建成中国自行设计的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在70年代,成功地建造以“远望”号为主的三型6艘航天综合测量船、海洋调查船、远洋打捞救生船等特种工程船队,并成功地配合执行通讯卫星、远程导弹发射试验和南极考察等任务。改革开放后,工厂率先以批量承建出口船舶成功地进入国际市场,先后为罗马尼亚、挪威、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家和香港等地区,建造了30多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船舶130多万吨,并以优良的建造质量和船舶性能,受到国际航运界和造船界的好评。批量建造的6.5万吨散装货船,以“中国江南型”成为中国唯一列入伦敦租船市场标价系列的国际船型。为美国拉斯科轮船公司建造的2艘该型船舶,因质量优异,船东改名为“中国光荣”号和“中国自豪”号。1994年12月交付使用的、集中国造船工业和电子工业最高水平于一身的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3”号,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1995年还成功建造了大型、先进的水面舰船、集装箱船、LPG液化石油气船、三用工作船、豪华型游艇、多用途船等多类船舶。
据统计:自同治四年至1949年上海解放的84年中,江南造船所(厂)共建造各种舰船837艘,计30万吨。1949年上海解放至1995年底的46年中,共造船1100艘,计340万吨,是解放前84年造船总吨位的11倍。其中,1980~1995年的16年中,造船137艘,254.3万吨,是1949~1979年造船吨位的3.1倍。解放以来,江南造船厂在修造船的同时,还为国家建造了1.2万吨水压机、宝钢2030轧机中难度大的设备、葛洲坝2号大型钢质船闸、秦皇岛码头第三期工程、上海2条越江隧道的掘进机、上海和北京天文台中国最大的回转球顶、上海市政建设投钢量近1万吨的内环线高架公路、当时世界最大的、最先进的上海市政建设“三联供”U—GAS煤气气化炉,以及承建的1.65万立方米压力容器、上海体育场和上海大剧院的钢结构等重大工程项目,表明了企业在船舶制造和大型钢结构、压力容器等工业性产品上都跨上了国际水平台阶。
1980年以来,共有多种产品先后50次获国家、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和上海市的优质产品奖,其中“向阳红10”号、“远望”号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7万吨货船“世沪”号、1.28万吨集装箱“海皇·绿玉”号、2.4万吨汽车滚装船“沃乐斯夫堡”号、6.4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等获国家金质奖。企业也获得了“全国企业整顿先进单位”、“全国技术进步优秀奖”、“国家质量管理奖”、“全国企业优秀管理奖(金马奖)”、“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进集体”、“上海最佳工业企业形象”单位以及连续13年获得“全国思想工作优秀企业”光荣称号。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江南造船厂被列为国家100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一。1996年改制成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陈金海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谢中全任党委书记。
江南造船厂党政主要领导人及任职时间表
机构名称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中共江南造船所临时组织
孟亚人
临时工作委员会召集人
1949.7~1949.10
江南海
总支委员会书记
1949.10~1949.11
孟亚人
临时党委书记
1949.11~1950.4
党委书记
1950.4~1951.6
黄涛
党委书记
1951.6~1956.4
中共江南造船厂委员会
郝少如
代理党委书记
1956.4~1956.12
黄涛
党委书记
1956.12~1957.1
党委第一书记
1957.1~1960.2
陶力
代理党委书记
1960.5~1960.8
张浪
党委书记
1961.2~1962.1
陈华锋
党委书记
1962.5~1966.6
张震春
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1970.6~1970.9
党委书记
1970.9~1975.4
黄星
党委书记
1975.4~1976.10
胡沛然
党的核心小组主持人
1977.2~1977.3
党委书记
1977.3~1978.8
田钟鸣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77.11~1978.8
张绍仪
党委书记
1978.8~1983.1
田钟鸣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82.8~1983.7
刘哲
党委代书记(未到任)
1982.8~1983.6
王存琳
党委副书记
1983.6~1984.5
党委书记
1984.5~1987.5
王德宝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85.5~1986.12
滕一龙
党委书记
1988.2~1992.2
谢中全
党委书记
1992.2~
江南造船所
林惠平
副所长主持工作
1949.6~1950.3
代所长
1950.3~1951.4
曾国晟
所长
1951.4~1952.10
黄涛
军代表兼所长
1952.10~1953.12
江南造船厂
郑重
厂长
1953.12~1958.8
陶力
厂长
1958.8~1960.8
张心宜
代厂长
1960.6~1961.2
厂长
1961.2~1968.3
陈华锋
厂革命委员会召集人
1968.5~1970.8
江南造船厂
张震春
厂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0.8~1975.4
黄星
厂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5.4~1976.10
胡沛然
厂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7.5~1978.8
张绍仪
厂长
1978.8~1980.10
胡传治
厂长
1980.10~1983.4
赵福生
代厂长
1983.7~1983.9
厂长
1983.9~1987.1
孟辉
厂长
1987.1~1993.1
陈金海
厂长
1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