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造船业市场份额根据英国克拉克森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球造船业最新统计数字,中国2005年承接的船舶订单有700万修正吨,以单一国家计算,中国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 克拉克森国际交通运输研究中心是世界上最权威的交通研究机构。它此次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韩国、欧盟、中国和日本排在世界造船业的前四位。 韩国造船厂在2005年接获的船舶订单总计1450万修正吨,欧盟为850万修正吨,日本为620万修正吨。 主管中国造船行业的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张广钦曾介绍,中国已经连续10年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 2. 目前造船业的市场情况今年上半年的造船厂订单暴增,导致其订单大增的原因是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的造船业逐步实现了环保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中国已经有足够能力可以控制住疫情,国际市场逐步向中国靠拢,中国的造船厂订单出现了暴增的现象。由于全球都受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中国已经可以控制疫情,轮船的供需市场转到了国内,造成国内的造船厂订单暴增。 国内在设计船只上也是不辱使命的,正在逐渐向高端船型靠拢,国内的订单越来越多,国内的造船业发展的越来越好了。 3. 2020造船业市场占比郑和下西洋到2020年有615年。 因为,郑和首次航行是1405年,所以,郑和下西洋到2020年有2020-1405=615年。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4. 中国造船业份额1. 中国船舶的民船业务占比更高。2021年上半年中国船舶的船舶造修业务(包括军船)208亿,占比78.44%。2021年上半年中国重工海洋运输装备(造船)营业收入60亿,占全部营业收入162亿的比例为37%。由于中国船舶的军船比例没有披露,但是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两者上半年完成的载重吨,中国重工还要多20%,很明显中国船舶的民船占比更高。中国重工的军舰建造占比更高。2021年上半年中国重工的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军船)36亿,占上半年营收比例22.22%。从手持订单比例来看,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国重工的军工手持订单为572亿,占比46.77%。 2. 中国重工油轮船舶占优。以DWT计,2021年上半年中国重工累计完工交付的VLCC在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7.6%。 5. 造船业产值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旅游等是韩国的支柱产业。 第一,汽车制造。 韩国在工业化时期,重点发展汽车工业,使得韩国汽车异军突起,成为世界著名汽车生产国。现在韩国汽车有很多品牌享誉世界,如现代起亚,雷诺,大宇,双龙等品牌。每年出口数量非常庞大,为韩国带来丰厚的收入,成为韩国发达的重要支撑,也是其机械制造的典型代表。 第二,电子产业。 韩国工业中电子产业那是在世界占据前列的位置,韩国产生了很多全球性的电子企业,在半导体等核心领域,拥有很高的世界地位。尤其是三星电子,LG等公司,很多产品在世界都属于前列的位置。典型了韩国电子产业的强悍,每年为韩国创造巨大的利润,电子产业到现在都非常强大,是韩国发达的重要支撑。 第三,造船工业。 韩国因为广袤的出海口,以及优良的港口,在发展初期就不断深耕造船业。在1999年的时候,韩国造船业就超过了日本和世界其他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大国。虽然现在被我国超越,但是韩国造船业依旧是非常强悍,在世界的地位非常强大,也是韩国发达的重要支撑,为韩国创造巨大的利润。 第四,钢铁工业。 近代以来钢铁产业和技术成为衡量一国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而韩国钢铁工业也是其巨大的支撑。韩国钢铁年生产量高达4000万吨,位居世界第四,在世界的地位很高。尤其是钢铁制造的很多尖端科技,韩国也占据一席之地,所以韩国钢铁行业成为韩国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其发达的基础。 半导体、造船、汽车、家电和石油化工是韩国的五大传统支柱产业。 正在发展新兴的五大产业,即信息、游戏、纳米技术、生物及光产业。产业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造船、汽车、电子、钢铁、纺织等产业产量均进入世界前10名。大企业集团在韩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主要大企业集团有三星、现代汽车、SK、LG等。 6. 造船业市场份额分析澳大利亚可是一个工业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 澳大利亚制造业发展良好; 澳大利亚造船业是澳大利亚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澳大利亚被认为是高速和型船舶建造方面的领先者; 目前,澳大利亚在铝造船业的国际市场份额约占30%; 澳大利亚拥有整个亚太地区实力拔群的信息和技术产业。 7. 造船业占比中国的造船企业新接订单量累计为1059万CGT,约为全球新船订单(2402万CGT)的44.09%,超过韩国,位居世界第一名。而韩国船企获得的订单量为1047万CGT,全球占比43.59%。 即,韩国造船企业在今年上半年,仅以12万吨CGT的微弱劣势,被我国造船企业击败,排名全球第二。我国,是险胜啊!充分说明了在当前全球的民用造船领域是“中韩两国平分天下”。 第三名仍是日本,但在2021年上半年仅获得了182万CGT,约为全球新船订单量的7.59%。 8. 世界造船市场份额前三半导体 韩国是半导体制造大国,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海力士半导体(Hynix Semiconductor)在存储芯片生产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全球前十大芯片企业中,总部位于韩国的就有2家。八十年代,三星成功开发出64Kb的动态内存,这极大缩小了三星与当时行业巨头的差距。在九十年代,三星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存储器芯片生产商。 在韩国对外出口中,半导体产品占据的份额举足轻重。2019年韩国半导体出口金额达到接近940亿美元,在2019年全球半导体产值中占比约为23%。 汽车 汽车工业在今天的韩国经济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20年,韩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生产国第4位。韩国今年前8个月的汽车产量为220.6712万辆。上半年,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的国内工厂开工率分别维持在86.8%和79.5%。 韩国汽车品牌有现代、起亚、双龙、大宇等。起亚汽车是韩国最早的汽车制造商,成立于1944年。2000年起亚与现代集团合并成立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目前是世界产量第五大的汽车生产商。 船舶工业 韩国是全球船舶制造的重要参与者,在2008年就占据了全球造船市场50.6%的份额。 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0月,全球船舶订单107艘,而韩国订单连续4个月排名第一。10月韩国造船企业承接的船舶订单达72万修正总吨(13艘)。今年前10个月,韩国船舶订单累计377万修正总吨,也就是107艘。 全球最大的造船公司中有三家来自韩国:现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三星重工(Samsung Heavy Industries)、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 现代重工总部位于韩国蔚山,主要为船舶、工业和能源领域提供工程、制造、安装和金融服务,在全球多个国家地区设有研发中心,年收入在400亿美元左右。 大宇造船总部位于韩国首尔,是造船业巨头与海工承包商,主要建造商用和特种船舶,包括客渡船、油船、军船和能源领域的固定平台。 钢铁 韩国的钢铁工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也经历了巨大的发展,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为韩国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从1985年开始,韩国钢铁工业的世界排名就进入了前十,近年来更是一直保持在第五、第六名之间。 由于高炉停产改造、市场萎靡等因素,韩国粗钢生产量自2018达到历史最高的7250万吨后,2019年减少1.2%,2020年预估继续减少1.2%。韩国钢铁协会预计2020年该国粗钢产量为6700万-6800万吨,这将是四年来粗钢产量首次低于7000万吨。 韩国浦项钢铁公司(POSCO)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主营热轧、钢板、线材、冷轧钢、电工钢、不锈钢等。 2019年,韩国浦项钢铁的不锈钢材产量为197万吨,低于上年的203.3万吨;不锈钢材销量为196.8万吨,也低于上年的200.1万吨。 化工 韩国的化学工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在9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很快成为了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的乙烯生产大国。1973年,韩国政府出台政策推动重化学工业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日本此前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经验。 韩国知名化工巨头包括LG化学、乐天化学、韩华化学、SK化学和锦湖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LG化学有限公司(LG Chem Ltd.)成立于1947年,总部位于韩国首尔。公司产品包括ABS,偏光片和EV电池。今年上半年,韩国LG化学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较去年同期增加1倍多,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供货商。 乐天化学(LOTTE Chemical)成立于1976年,2017年收入为15.8万亿韩元,总部位于韩国首尔。公司以生产基础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例如烯烃和芳烃)而闻名。 韩华化学一直是韩国石化行业的骨干,产品包括LDPE(低密度聚乙烯),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CA(氯碱)。 电信 按营收计算,韩国电信市场是全球第三大市场。过去20年,尽管整体市场受到经济和人口增长缓慢的支撑,但三家大型固定和移动网络运营商都在塔和光纤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巨额投资。 为了支持韩国政府的K-New Deal目标,三家运营商同意在2022年期间总共投资21亿美元,首先在首都首尔和其他六个大都市地区推出5G网络,然后再扩展到全国。 根据一份对移动数据定价的基准研究,在过去3年里,韩国是每GB成本降幅最大的国家之一,而印度是世界上成本降幅最小的国家,每GB只有几美分。 显示面板 韩国的显示面板工艺水平全球领先。2019年,韩国以441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据了40.1%的市场份额。根据调研机构Omdia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面板预计销售额将达到436亿美元。 首先将液晶技术应用于产品的是美国,但由于无利可图、技术存在缺点等原因,美国企业遗憾地错过了将液晶商业化的机会。1968年,日本率先发现了液晶技术中存在的机遇。1995-1996年,韩国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入液晶面板行业。 1984年,三星电子成立专门的液晶技术研究小组,利用产业衰退周期,吸收人才,快速实现了技术积累。从5代线开始,三星、LG实现了对日本厂商的超越,在约十年的时间内超越了日本。 1999年,三星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获得了18.8%的份额,位居第一,LG达到16.2%,位居第二。 |
海运发展前景 |
2024-03-21
|
查看详情 >> |
2024年3月20日起长三角水域实施首批创新海事服务举措! |
2024-03-21
|
查看详情 >> |
3月18日同江中俄水运边民互市贸易区正式开启运营 |
2024-03-21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