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国海洋资源不包括(我国海洋资源状况)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3-07-30 11:31   点击:85  编辑:jing 手机版

1. 我国海洋资源状况

1.我国在海底油气开采、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和评估、海水增养殖、海底隧道及海上人工岛等一类的海洋空间利用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海洋开发是海洋及其周围环境(大气、海岸、海底等)的资源开发和空间利用活动的总称。人类通过海洋开发,把海洋的潜在价值转化为实际价值,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根据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性质,海洋开发活动分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海水化学资源开发、海洋再生能源开发、海洋空间利用和海洋坏境保护等类型。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是指海洋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2. 我国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中的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地球动物的80%生活在海洋中。据统计海洋中生物有49门96个纲,共约20万种。海洋中鱼类约有近万种,大陆架是主要的渔业基地,占世界捕鱼量的80%以上;海洋中甲壳类动物共有25000多种;藻类共有10门约10000多种,人类可以食用的海藻有70多种,现在人们已经知道海洋中的230多种海藻含有各种维生素,240多种生物含有抗癌物质;软体动物也是海洋生物中种类最繁多的一个门类,其中许多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随着人们对海洋研究的深入,海洋将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及药物。

2.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

海洋中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最近,科学家们发现海洋深处有大量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甲烷,也叫“可燃冰”是地球上蕴藏的石油、天然气总和的若干倍,是非常宝贵的能源。

3.国际海底区域的多金属结核资源

据各国专家调查分析,在海洋中除了海底表层有各种矿产资源外,在2000~6000m 深的海底区域蕴藏着丰富的锰、镍、钻、铜等金属结核资源,其资源总量大约有7万亿t。

4.海水资源

海洋是由巨量的水质组成的,全球海洋的总水量13.7亿m3。海水中深解有大量的盐类,据估计其总量可达500亿t。海水中区测定或估计出含量的有80余种元素。

5.海洋能源

海洋中蕴藏着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等自然能源

3. 中国海洋资源类型

海洋中的资源极为丰富,拥有地球上80%的生物资源,其中很大一部分可供人类食用,其食物总量超过陆地上食物总量的1000多倍,海洋中总渔获量每年可达8400万吨,至少可养活300亿人口。海洋中有着人类十分稀缺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占全球的1/3以上,目前的开采量已达6~7亿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4以上,而这只是刚刚开始;海洋蕴藏有3万亿吨富含锰、铜、钴、镍等的多金属结核矿;此外,还有许多新的矿藏不断被发现。整个海洋中的矿物总量也超过陆地的1000多倍。激荡不停的海洋是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潮汐能和波浪能可用来发电。在全球性浅水危机来临时,它还是被寄予厚望的淡水源泉(海水淡化)。

4.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面对海洋中所蕴涵的丰富资源,在人们认识到海洋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拉动和支撑作用后,各沿每国家、地区以及受利益驱动的不同群体纷纷加入海洋开发的行列。

由于海洋综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海洋开发技术落后,加之一些部门的急功近利,导致对海洋资源的严重破坏。

表现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低、不充分,造成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和严重浪费;近海渔业资源捕捞过度使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入海污染物总量逐年增加,致使某些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等等影响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

因此,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必须吸收人类在陆地开发中的经验和教训,尽最大可能防患于未然,不要重蹈覆辙。

5. 我国海洋资源现状

海洋是生物进化的发源地!地球上第一种生物体——单细胞生物就是在海洋中最早出现的!譬如:我们现在初中课本上学的草履虫!然后就出现了腔肠动物!也是在海洋中!...之后就出现了脊椎动物——鱼。再后来经过地壳变迁,气候变化的变化,自然条件的影响下鱼类慢慢“爬”上陆地...(有科学家认为鸟类也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环,而且还很重要不过我不了解不好意思!呵呵!)...出现了哺乳动物——灵长类(猴子猩猩等)之后就众所周知了猴子便成了我们大家!

人们常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生命起源于海洋,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就是细菌、蓝藻、一些单细胞组织,逐渐从海洋向陆地发展,又从猿到人,因此海洋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地球71%的面积是海洋。海洋能够吸收太阳能,太阳能的4/5被海洋吸收以后,再慢慢地向外发散能量。所以人类的热能、清洁空气来自于海洋。同样在海洋里有很多生物,海洋就是通过海洋中的植物吸收太阳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结果就产生了人类生命所需要的氧气。地球上的氧气大约70%,也就是每年360亿吨的氧气是从海洋产生的。除了产生氧气以外,它还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吸收的二氧化碳是大气的60倍。

6. 我国海洋资源的基本特点

海洋能有四个显著特点,它们分别是:

1.海洋能占海洋总水体的一大部分,而单位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所拥有的能量较小。这就意味着,要想得到大能量,就要从大量的海水中获得。

2.海洋能具有可再生性。它既不用烧煤,也不用烧油,而是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要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共存,这种能源就不会枯竭。

3.海洋能有较稳定与不稳定能源的区别。较稳定的能源有温度差能、盐度差能和海流能。不稳定能源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变化有规律,一种是变化无规律。属于不稳定但变化有规律的有潮汐能与潮流能。现实中,人们可根据潮汐潮流变化规律,编制出各地逐日逐时的潮汐与潮流预报,预测未来所发生的潮汐大小与潮流强弱。潮汐电站与潮流电站可根据预报表调整发电运行。波浪能则属于既不稳定又无规律的一种。

4.海洋能属于新型的清洁能源,使用它发电不必消耗燃料,也不产生废物、废液、废气,不需要运输。开发海洋能源不会产生新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小于传统的能源开发产业,而且利大于弊。可说是最具绿色环保意念的“蔚蓝力量”。

7. 我国的海洋资源主要有哪些

东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这些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目前仍是全国最大的探明矿区之一。

松辽平原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探明储量占中国的一半左右,大庆油田(中国最大油田)、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三大油田为全中国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东北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匀,60%在内蒙古东部,27%在黑龙江,13%在辽吉两省。东北油页岩储量占全国第一位,3省都有分布,具有开发潜力。南部沿海的海盐,东部山地的石灰石也极其丰富,发展化学工业和水泥工业条件有利。

东北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径流总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本区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有1200万千瓦,充分利用后不仅可以节约煤炭和石油资源,而且对东北电网的调峰、调频将起重大作用。 东北区南部濒临黄海、渤海,沿海渔场面积为5.6万平方海里。另外,还有水库、湖泊淡水面积1358万亩,为发展海运和水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北的资源对建立冶金、燃料动力、化学以及建材等基础工业有比较充分的保证。 总之,东北区除矿产与工业外,其土地、热量、水分、海洋、植物资源等条件,对建成为全国性的大型农业(粮豆、甜菜等)基地、林业基地、牧业基地以及渔业基地、特产基地提供了可能。

8. 我国海洋资源概况

自然资源概况

2022年度,全国共有耕地12760.1万公顷、园地2012.8万公顷、林地28352.7万公顷、草地26427.2万公顷、湿地2357.3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96.7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018.4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628.7万公顷。2022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耕地净增加约130万亩,全国耕地总量连续2年实现净增加。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建设用地供应方面:2022年,全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76.6万公顷,同比增长10.9%。2019年至2022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持续增长。

矿业权市场方面:2022年,全国新立探矿权362个,新立采矿权1384个。从出让方式看,以“招拍挂”方式出让探矿权172个,以“招拍挂”方式出让采矿权1083个。

地质勘查投入及成果方面:2022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1008.4 亿元。其中,全国油气地勘投入822亿元,非油气地勘投入186.4亿元。2021年以来,全国地质勘查总投入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海洋资源利用方面:2022年,批准用海面积19.0万公顷,同比下降16%。批准用岛10个,用岛面积135公顷。经初步核算,202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为9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

9. 我国海洋资源状况怎么样

海洋中蕴藏着一笔巨大的宝藏,这笔宝藏包括四个方面: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这些资源如果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化解未来的能源危机是毫无问题的。

海底是海洋动植物残骸的集聚地,这些海底沉积物中的动植物残体和有机质,形成了多余的带正电的氢离子,于是海洋表层和底层的电位差产生了,从而形成一个天然的巨大的生物电池。

海底的矿产资源,其种类之繁多,含量之丰富,令人惊叹。在地球上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中,有80多种在海洋中存在。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如钠、镁、硫、钙、钾、溴、碘、碳、氟、硼、铀等。它在海水中的含量是很大的,如果把它们都提取出来,平铺在全世界的陆地上,那么陆地的高度可以增加150米!

海洋每时每刻都在不息地运动着,这永不息止的海水运动,使海洋拥有了无穷的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等。

10. 我国的海洋资源利用现状

一、生物资源

据统计,海洋中有鱼类、贝类等动物和藻类等植物20余万种。在古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就捕鱼虾,以海洋生物作为食物的重要来源。到20世纪80年代,海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 6 000多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85%以上。水产品作为人类的食品,潜力还很大。

例如,仅南大洋的磷虾,据统计常年可维持在几十亿吨,若每年捕几亿吨,即可满足全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许多海洋生物还是重要的医药原料和工业原料。贝壳、珊瑚可加工成很受欢迎的工艺品。海鸟粪是极好的肥料。

二、矿产资源

人们最熟悉的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海底石油已探明的藏量占世界总藏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海底固体矿物如煤、铁等已发现的有20多种,其中多金属结核平铺深海底,总量达1万亿吨以上,含有锰、铁、铜、钴、镍等多种金属。

三、化学资源

海水中有丰富的化学物质,如氯化钠、镁、澳、碘、钾、金、铀等。其中氯化钠总储量可达4亿亿吨;铀的储量约40亿吨,是陆地储量的四千多倍。

四、动力资源

海洋中的波浪、潮汐、海流等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利用波浪、潮汐、温差、盐度差可以发电。据估计,仅潮汐一项每年可能的发电量就比人类有史以来已消耗的能量总和还要大 100倍。

五、水资源

海水本身就是重要的资源。海水可以在工业上用于冷却,在生活上用于冲厕等。在陆地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海水取之不尽,海水淡化的前景越来越大。

六、空间资源

当今,陆地已全部被人类占有,许多资源已感不足,而人口还在不断地增长。只有海洋和宇宙空间是两个待开发的领域。

比较来说,海洋对人类活动更为现实一些。事实上,人们在海洋空间利用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如围海造地、滩涂利用、浅海养殖、跨海架桥、开凿海底隧道、海洋运输、建人工岛、发展海洋旅游业等。随着科学技术和海洋开发利用的发展,海洋将越来越成为人类活动的空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