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物流网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动力,是船舶行业最大门户分类网站
全国: | 上海:
水上物流产品分类
  • 豪华私人船,多设施,旅行探险

  • 快速水上运动艇,多用途

  • 利用风力的船,多种用途

  • 设备多样,功能全面

  • 多样刺激,乐趣无限

  • 船只停靠的场所,设施齐备

主页 > 产品分类 > 船舶压载水管布置(船舶压载水管布置规范)
船舶压载水管布置(船舶压载水管布置规范)
来源:www.shuishangwuliu.com 时间:2022-10-12 22:25 点击:112 编辑:admin

1. 船舶压载水管布置规范

船舶空载时为了保持稳定,在起航时要将一定量的海水抽进舱底以增强抗风浪能力,到载货时再将水放出,这部分海水称为船舶压载水。也叫压载。压载一般指以下两种概念:1、专门用来改变船舶的浮态和重心位置的固体物和液体物的总称。2、专用以改变船舶的重量和重心位置的固体物和液体物的总称。

定义

船上压水或压重物,是为使船舶达到需要的浮态、稳性和操纵性而在船上增加重量的措施,称之为压载。增加的重量可以来自水压载或固定压载。水压载一般仅在空载航行或载货不足时进行。通常是向压载舱(艏尖舱、艉尖舱、双层底舱或深舱)注入适量的舷外水,这些舱称之为压载水舱。压载水舱中的压载水应尽量注满,以减少自由液面的影响。压载水舱中的压载水可在不需要时排出船体。固定压载是在船舶稳性不足时,在船舶的下部装入适量的压载物(如石块、压载铁或混凝土),以降低船的重心,取得较好的初稳性高。在船舶使用期中不再搬动,因此固定压载可计入空船重量。在压载时,要注意重量左右对称,在纵向适当分布,以保证船舶具有正常浮态和稳性。

航行要求

1、当船舶完成其卸货作业,就开始了压载航行,这段时间可以对货油舱内的设备进行评估和可操作性的维修,若在载货航次,就不可能对如加温盘管等设备进行舱内维修。

2、 如果上航次装载高倾点货物,货舱和舱底以及甲板管线须重扫一次。如果吸口浸没在聚油井里,货油会在井中凝固,堵塞管线。必须用热水冲洗或舱底加温后清除。

3、 如果需要洗舱,事先应及时报告营运人,以便确定LOAD ON TOP或者处理污油水。

4、所有货舱应惰化、正压、氧气含量低于8%。

5、一般压载方案会成就艉倾1~3 M的吃水差,细加注意,适当的艉倾会使航速增加达0.5 kn之多。压载量还得考虑航路、航道吃水限制以及桥梁、架空电缆高度的限制

作用及要求

船舶压载系统的功用是对压载水舱注入或排出压载水,以达到:

(1)保持适当的排水量、吃水和船体纵、横向平衡,维持适当的稳心高度。

(2)减小过大的弯曲力矩和剪切力,减轻船体振动。

(3)改善空舱适航性。

对压载系统的要求:

(1)压载水在管内的流动是有进有出,即要通过同一管道将压载水注入某压载水舱和自该舱排出压载水。因此在管系中不可设置止回阀,而要通过截止阀箱调驳。

(2)在大型船舶上,为防止海水自压载水管泄漏至货舱,压载水管都敷设在双层底舱中央的管隧内。其吸人口在各舱的布置,应有利于压载水的排出。

(3)首尖舱和尾尖舱的压载水管穿过首、尾隔舱时,最好设有可在上甲板启闭的闸阀,以便在船体首尾部撞破时立即关闭闸阀,防止舷外水进入压载水系统。[2]

2. 船舶压载水管布置规范要求

排空法:排空法又称为逐一更换法。指将船舶压载水用泵排放干净,清洗船舶舱底的沉积物,然后注入洁净深海海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比较彻底地对压载水进行有效置换,三种置换方法中置换最为彻底的一种,并且完成压载水置换的时间也比较短。该法的缺点是:由于排放压载水能够改变船舶的吃水差以及船舶的稳性,对船舶的固有剪力和弯矩也会产生影响,因此每个压载舱不能太大,这就会增加压载水舱的数量。排空的过程中,要进行细的计划和监控维持船舶的稳定性和吃水差。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行,不适宜采用排空法

溢流法:溢流法又称为注入顶出法。从压载舱底部泵入清洁深海海水,使原来压载水通过溢流孔从顶部排出的方法。该法的优点是:不改变船舶的稳定性和吃水差,对船舶局部强度影响不大,不会产生货物移动位置的不良后果;使用该方法时,不需要进行周密的计算,船员的操作较简单;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也可进行操作;对船舶的压载水管系不用作大的修改。该法的缺点是:置换过程中泵和管系的压力增大,容易造成对管系的破坏;置换过程中压载舱压力增大同样也存在着危险;采用这种方法的船舶顶部要设计溢流的端口。

目前,溢流法是在船舶上应用的最普及的一种压载水置换方法

稀释法:稀释法是通过管路的设计,将清洁的海水从压载舱顶部注入同时从底部排出的法。稀释法因涉及船舶设备、管路的改进或添置,因此仅仅在新船上使用。

过滤法:过滤法可直接滤去外来生物。通过选择合适网目的滤网,可以去除不同的生物群。一般来说,50um滤网可滤掉浮游生物,20um的滤网能滤去大部分浮游藻类。但是压载水中含有大量的絮状物,容易堵塞滤网,因此对滤网要进行反复冲洗,比较耗能和浪费时间。因此过滤法通常用于压载水的预处理。

超声波法:超声波可以在局部产生数百度的高温和数百大气压的高压,从而将海生物杀死并粉碎。超声波功率在水体中的空化效应所产生的高压、冲击波、声流和剪切力能够有效地破坏藻类的细胞结构,抑制叶绿素的合成。

3. 船舶压载水管布置规范图片

东圳水库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区西北8公里许的延寿溪中游(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东圳尾村)。东圳水库具有灌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游览等作用。是福建省大型水库之一,也是莆田市唯一的一座大型水库,是莆田市的“大水缸”和生命线工程。

水库拦河大坝长360米,高58米,顶宽8米,像一座巨大的屏障,横亘在天马、地龙两山峡谷之间,拦住了自仙游九鲤湖奔流而下的溪水,形成一个面积10平方公里、库容量达4.35亿立方米的人工湖。1962年,郭沫若来莆参观时,曾赋诗盛赞。今天,东圳水库已成为一个新兴的游览区。凌波荡桨,泛舟湖上,其乐无穷。两岸奇秀的山峰、蓊郁的树林,同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湖上置有各种娱乐设施,游客到此兴致倍增。市区有公路通达库区。

水库的年平均供水量3亿多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年用水量约1.2亿立方米,城区内河及南北洋生态补水年用水量约0.8亿立方米,生活及工业年用水量约1亿立方米。

东圳水库位于木兰溪中游,入库干流为木兰溪的最大支流延寿溪。延寿溪作为一条重要的泄洪通道,莆田市政府在下游段实施了东圳水库泄洪通道整治工程,通过清淤、拓宽打通了各卡脖子河段,满足全线不小于60米宽的泄洪通道。同时在河宽不足的地方通过新开河道分洪等方法,既满足了行洪要求,又兼顾了沿河荔枝林带保护。[2]

建设历史

枢纽工程

1958年3月,成立莆田县东圳水库工程指挥部,省水电厅晋江工程局刘序文、周连贵任指挥,工程师高宝善、副县长许子斌任副指挥。1958年6月动工,1960年4月竣工通水,共完成土石方2007万立方米,投工3643万工日,总投资4748.92万元,其中水库投资3192.07万元,渠道投资1556.85万元,淹没耕地1.17万亩,移民2666户;13382人,拆迁房屋14847间。

水库流域面积321平方公里,河道长40.5公里,总库容量4.35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80.5米罗零高程(下同),相应库容量2.827亿立方米,死水位高程50米,死库容400万立方米,正常水位面积17.756平方公里。 工程由大坝、输水涵洞、溢洪道3大建筑物组成。

大坝

高度58.6米,坝顶宽8米,防浪墙1道,高1米,坝长367米,粘土心墙混合坝型,坝心浇灌一道混凝土齿墙直接两岸山坡接合槽,迎水坡比自下而上为1∶4.22、1∶3.33、1∶2.94、1∶0.5,中间有平台3道,宽度分别为8米、2米、1.5米;背水坡比自下而上为1∶3;1∶3.30;1∶2.53;1∶75;1∶0.5;中间有平台3道,宽度分别为8米、2米、1.55米,内外坝坡均用大块石干砌护坡,坝底最大宽度354米,为石英斑岩基础。

输水涵洞

由大坝右侧山坡内坚硬岩层开凿而成,全长332.6米,直径4米,进水口高程50米,出水口高程38.033米。进水口建1座高35.5米的钢筋混凝土放水塔,安装两道事故闸门,两台各10吨的卷扬机,出水分叉管4道,输水量为26立方米/秒。

溢洪道

位于大坝左侧山坡上,宽60米、坡长190米,比降为1∶50和1∶7,岩石基础,进口设开敞式控制闸1座,分5孔,每孔净宽10米,闸底高程73.5米,闸墩4道,有启闭房1座和3米宽人行桥1道,安装5台40吨电动启闭机。

渠道工程

1958年6月成立莆田县东圳渠道工程指挥部。1959年9月渠系工程全面开工,组成9个民工团,分段包干,历时8个月,东圳水库干支渠工程于1960年4月竣工通水。

东圳干渠从输水涵洞出水口高程38.033米处开始,经大坝右侧天马山蜿蜒南行,绕过南山广化寺,跨过木兰溪,经过壶山山麓,直奔沿海。东圳渠系工程有干渠1条,全长89公里,支渠11条,总长87公里。

渠系沿线有大小建筑物24类计325座,其中较大的有下林、山牌渡槽,木兰倒虹吸管,红山水库、东湖、上营边的倒虹吸管等20座。受益的有城郊、渠桥、黄石、笏石、北高、东峤、埭头、平海、忠门、东庄等10个乡镇的225个行政村,1962年省水电厅核定其灌溉面积为30万亩,其中自流灌溉22.5万亩。  1963年冬至1964年春,修建石顶地面渡槽、钢筋混凝土输水槽,全长134米,底宽4.10米,高4.0米。

1960年5月,建成木兰倒虹吸管。为木质结构,双管并列,横跨木兰溪,全长356.3米,架设在22个跨溪排架上,木管内径2.1米,经10多年时间输水运行,木管腐烂,1973年冬动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水管内径2.4米,压载跨溪排架上,耗资98万元。

1978年,吸取河南特大洪水灾害大坝被冲垮的严重教训,县委、县府决定加高加固保坝工程。同年10月保坝(坝加固扩建)工程开工,坝顶高程由原来84.59米增至88.60米,坝长由原来360米增至367米,投资47.5万元,1979年12月竣工。

1978年,东圳水库干支渠扩建工程开工,渠三面皆用石块浆砌防渗,提高水的利用率,完成干渠1条,支渠23条,总长259公里,完成土石方328万立方米,投资1720万元,1980年春竣工。

同年冬,筱南隧洞开工,洞长318米,宽、高各6米,输水能力40立方米/秒,比原渠缩短3444米,完成土石方13760立方米,其中石方11710立方米,投资27.5万元,1979年底竣工,1981年正式通水。

1981年9月9日溢洪道改建工程动工,堰顶高程由原来75.5米降至73.5米,拆除实用堰坝2米,溢洪道下游筑护岸重力墙80米,导流墙27米,拆除10×5米的5扇人工手摇弧形闸门,安装5扇10×7米升卧式平面钢闸门,投资193.57万元,1984年8月竣工,最大泄洪能力4045立方米/秒,相应洪水位88.10米。

4. 船舶压载水管布置规范最新

液位计具体的现场校准步骤

  (1)首先要确定所测介质的密度

  介质密度可以用标准密度计测量,磁翻板液位计也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具体资料查取,介质密度需记录备案,确保介质密度能够符合液位计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虽然理论上介质密度对液位计的示值有影响,但是实际使用中液位计的零位和满度值都可以通过电位器直接调整过来。

  (2)其次要确定参考零点

  a)用游标卡尺测量连接管路内径D,磁翻板液位计在罐体上部确定一个标准液位的下尺点,如有条件,能够打磨成凹槽以免测深尺摆动,并作记号;

  b)在罐内不带压力的状态下以手动方式往储罐内注水,当水位略高于液位计进水管时停止注水,磁翻板液位计打开下连接法兰口手动球阀E并松开罐体与被校液位计间的连接法兰F(不取下,使水流不过冲),直到管路中无涌动流时,关闭E,取下法兰,待罐内液体平稳时打开E,再待呈滴流状态,稳定1min(必要时可通过排水阀门排水,提高检测效率);

  c)磁翻板液位计用测深钢卷尺测量从测点到水面间的距离ha,实际零位空高h0=ha-D/2,此状态即液位计测量零点。

  (3)各液位点的校准

  a)装上法兰,关闭E,继续往罐内注水,至翻板指示需校准液位的主刻度处,待水面稳定后测量输出电流Ii及水位空高hi,实际液位为:H0=h0-hi=ha-D/2-hi;

  b)继续其他点的测量磁翻板液位计直到满量程。

  (4)液位零点和满度的调校

  在确定参考零点的同时,调整零点电位器,使得输出电信号显示为4mA;满度调整在标准液位的上限值进行,调增满量程电位器,使得输出电信号显示为20mA。磁翻板液位计下行程测量中若输出存在偏差,参照此方法进行调整。现场校准需要重复以上步骤三个回程的测量

5. 船舶压载水管路图

压载航行是指向船舶压载舱室装载压载物,以调整船舶吃水及稳心高度,确保船舶具有良好适航性能的作业,常用水作为压载物。

在散货运输中,由于货流通常是单向的,船舶要进行长距离空载航行,为了取得必要的吃水以确保推进器效率和为了取得必要的稳心高度以确保安全,船舶要装载大量的压载水。

6. 压载水管理计划适用船舶

船舶更换压载水一般是冬天在长江航行时加的压载水,冬天到北方的时候需要更换海水,长江水域的水是淡水,是为了冬天防止压载舱结冰,夏天气候是不用更换压载水的。

再就是跑远洋航线的船舶,,到另外一个国家时需要更换压载水,时为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7. 船舶压载水调节流程

半潜船也称半潜式母船,它通过本身压载水的调整,把装货甲板潜入水中,以便将所要承运的特定货物(像驳船、游艇、舰船、钻井平台等)从指定位置浮入半潜船的装货甲板上,将货物运到指定位置。頭條萊垍

8. 船舶压载水管理

1.消防救生培训,演习

2.船舶防污染--油污,垃圾,压载水管理

3.保安及保安计划

4.ISM体系管理

5.船舶维修保养

6.航行安全

7.货物积载,装卸管理

8.船员管理---配备,证书,健康,职责

9.其他

9. 船舶压载水处理的标准

国内船舶压载水是需要大副记录备案的。国内航线的船舶压载水是由木匠,没有木匠的职位的由水手长来负责压载和排放的,装货时需要排放压载水,卸货时需要加载压载水,航行中需要每天二次测量压载水,由大副在航海日记中每天记载压载水的情况。

10. 压载水管理公约对船舶压载水的排放标准有什么具体规定

保护对象系指布置在500总吨及以上客船和2000总吨及以上货船上,总容积超过500立方

(含机舱顶棚在内)的A类机器处所内的用作主推进装置的内燃机;用作各

类驱动动力源(如发电机、空压机、液压泵等)的内燃机;锅炉(包括蒸汽和热油锅

炉)、焚烧炉、燃油型惰气发生器和燃油装置(如热油加热器、加热的燃油分油机)。

上述设备,无论是单件还是多件,如果安装在容积不超过500m3的A类机器处所内时,

或者上述设备(如辅锅炉、加热的燃油分油机等)单件布置在位于容积超过500m3的

A类机器处所内的单独围闭处所内时,均不必配置局部水基灭火系统。利用往复泵或其它高压泵浦产生高压,大约100bar左右,然后通过管路到各设备,单个设备通过电磁阀控制开关,可以是自动,也可以手动打开,自动情况下是通过每个设备上面的烟雾探头来实现开关的

11. 船舶压载水管理规定

船舶的压载水舱是放置压载水的船舱,用于提高船舶的稳性,所谓“压载”是指用于增加稳定性的重物。装载压载水的船舱就是压载水舱。 现在船舶的压载水舱一般有:艏尖舱(Fore peak tank)、艉尖舱(Aft peak tank)、左右顶边舱(Top side tank)、左右双层底舱(Double bottom tank)等。近年来由于船舶采用双底双壳的结构,增加了边水舱(Side tank)。 有的船舶设计把边水舱上下隔开,上面并入顶边舱,下面并入双层底舱。 双层底及首、尾尖舱都可作压载水舱,其压载系统能灌能排。

一般杂货船的压载水泵能在6~8h内将全船的所有压载水舱灌满或排空。它的排量要比舱底泵大得多。若破损使双层底舱与货舱连通,则可使用压载系统进行排水。